“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這是中國人民的抗疫精神!疫情期間,無數抗疫英雄逆行出征,與病毒搏鬥。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今天,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召開,黨和國家以最高禮儀禮讚在這場史詩般抗疫鬥爭中作出傑出貢獻的英雄們。讓我們再次走近他們,讀懂他們了不起的功績。
1句話
改變中國抗疫程序
“敢醫敢言”,這四個字常年掛在鍾南山辦公室的牆上,這也是他從醫生涯的真實寫照。
“目前已經證實了有人傳人,是在兩個地方,一個在廣東,一個在武漢。”
2020年1月20日下午,鍾南山公開發言,強調疫情存在“人傳人”現象,這個關鍵性判斷改變了中國的抗疫程序。有了早期的準確研判,一場史無前例的全民戰“疫”,從武漢到全國,全面打響。
武漢,經歷了整整76天1814個小時的封鎖,換來了讓中國至少減少感染70萬人。
鍾南山說,“健康所繫,性命相托”,就是醫務人員的初心。他是最早的逆行者。從1月18日開始,鍾南山的行程幾乎晝夜不停:
1月18日,剛搶救完病人的鐘南山從深圳回到廣州,接到通知後,又立即趕往武漢。因為春運期間票已售罄,他被安排在餐車裡。列車到達武漢的時候已是深夜10點多。
1月19日,武漢實地瞭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晚上飛往北京。
1月20日,列席國務院常務會,就如何遏制疫情擴散等提出具體建議,晚上媒體連線,向公眾傳播專業觀點,受命出任新冠病肺炎科研攻關專家組組長。
1月21日,在釋出會上解讀最新情況,為公眾答疑。
2800名
與時間賽跑救治患者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作為傳染病專科醫院,武漢金銀潭醫院是最早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
張定宇當時任金銀潭醫院院長。憑藉多年經驗,張定宇判斷這次的傳染病並不普通。他緊急佈置騰退了病房,抽調更多醫療力量新開病區,身先士卒,投入到抗擊疫情的戰鬥中。
張定宇身患漸凍症,腳步蹣跚。但他堅守一線,與時間賽跑,帶領醫院幹部職工救治了2800餘名患者,為打贏“武漢保衛戰”做出突出貢獻。
51天
疫苗研發展現“中國速度”
陳薇在抗疫一線
在武漢戰疫的4個月時間裡,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率領團隊研製的重組新冠疫苗讓世界再次見證了“中國速度”。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由軍隊抽組的軍事醫學專家大年初二(1月26日)緊急深入武漢,全力進行科研攻關,支援武漢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科學研究。陳薇,就是這支隊伍的領頭雁。
在武漢,陳薇率領團隊與北京後方科研基地聯合作戰,集中力量展開疫苗研製應急科研攻關。
2020年3月16日,重組新冠疫苗在武漢啟動一期臨床試驗,這也是全球首個進入臨床研究階段的新冠疫苗。
4月12日,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啟動。
8月11日,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
目前,該疫苗已經獲得俄羅斯和巴基斯坦批准開展三期臨床試驗。
三個“0”
把中醫藥寫進了抗疫的“中國方案”
張伯禮在武漢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臨危受命,在大年初三隨中央指導組奔赴武漢。
在武漢的80多天裡,張伯禮和同事進駐江夏方艙醫院,採取以中醫藥為主的綜合治療,截至“休艙”時,實現了“三個零”:564名患者零轉重症、零復陽,醫護人員零感染。
由於不分晝夜的高負荷工作導致膽囊炎發作,張伯禮在武漢進行了膽囊摘除手術。而術後的第三天,他在病床上又投入了遠端會診。
在張伯禮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中醫藥的作用體現在了新冠肺炎預防、治療和康復的全過程,總有效率達到90%以上。
1次痛哭
身先士卒與病毒零距離接觸
劉正印在湖北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離開病房渾身溼透(2月14日攝)新華社發
2020年1月26日,大年初二,劉正印作為第一批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的隊長,披甲出征。這一次,他在武漢奮戰了整整93天。
劉正印是隊伍中唯一的感控專家,本不需要親自參加臨床一線工作,但他卻是隊伍中第一批進入ICU病房的醫生之一。
到達武漢後,在他的帶領下,醫療隊就與武漢同濟醫院在24小時內共同開闢了十二樓C病房。幾天後,新的ICU病房籌建,到最後完工,也僅用了48小時。
病房很快就爆滿了。工作量最高的時候,32張病床用上了28臺呼吸機,醫護人員從ICU出來,衣服都溼透,全部都虛脫了。醫療隊抵漢之初,隊員們對疾病的認識還很有限。在一次會議上,討論病人死亡原因時,劉正印不禁痛哭,不停反思為什麼治療手段沒能有效挽留病人的生命。
大概正是這樣的醫者仁心,支撐他在武漢全力奮戰。“採標”是醫生接觸的病毒量最高的工作,很多醫護人員害怕,劉正印和師兄、感染內科主任李太生帶頭親自給病人“採標”,給大家鼓舞士氣。
劉正印在湖北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為病人“採標”(2月14日攝)新華社發
24小時守護
8000多人的陣地守住了
1月22日那天下班回家後,桂小妹簡單收拾了洗漱等用品後,當晚就返回社群。從那以後,她就再也沒有進過家門,50余天吃、住在社群。
桂小妹是武漢市青和居社群書記,隸屬武漢市青山區工人村街,下轄居民5235戶8230人,是華中地區最大的公租房社群之一,社群老年人多、殘疾人多、低收入多,困難群體相對比較集中。
疫情暴發,桂小妹和她的團隊社群共整合了21名下沉幹部、61名志願者和“紅色物業”工作人員,組建15個敲門小分隊,下網格、入樓棟、進家門。這些人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每天就像打仗似的,牢牢守住了陣地。
這段時間,桂小妹把被子鋪在社群活動室的桌子上當床,腰痠背痛地睡了兩個多月。即便如此,在疫情最嚴峻的那段時間,她每天只能吃兩頓飯,休息3-5個小時,24小時全身心投入到疫情防控阻擊戰中。
桂小妹說,最困難的時候,我的心理和身體都接近崩潰的邊緣,但我挺過來了,現在能得到居民的認可,我覺得再苦再累都值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