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推動衛生應急踏上新徵程

由 欽慶敏 釋出於 綜合

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日前在北京舉行的全國衛生應急工作會在總結2020年工作並分析當前形勢的基礎上提出,開局之年要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工作為重點,統籌做好衛生應急各項工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社會穩定。

建立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新冠肺炎疫情是1918年大流感以來全球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也是百年不遇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過去一年,各級各地衛生應急人員經受住了嚴峻考驗,宏觀上統籌協調疫情防控各條線,中觀上細化制定防控措施,微觀上深入研究個案資料。

國家衛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對去年和今年年初發生的多起城市和農村聚集性疫情進行復盤和回顧,引導各地充實完善應急預案,有針對性地補短板。要研究提出評價各地聚集性疫情防控效果的指標體系和方法,引導各地做好防控工作。同時,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為切入點,研究建立對省級衛生應急工作進行績效評價的指標體系和方法。評價要採用綜合簡約的客觀量化指標,既揭示各省在全國所處的相對位置,也揭示自身進步的速度和幅度,評價結果每年向省政府提供。

“未來,當遇有較大聚集性疫情或有較大傳播擴散的風險,可隨時派出國家應急處置工作組,會同地方力量,力爭在1個~2個潛伏期內控制疫情,努力降低和減少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上述負責人說,今年,將組織各地開展不同場景下的應急處置演練,盡力縮短從常態到應急處置態的變軌切換時間,同時動態分析全球疫情態勢,為國家實時最佳化調整防控戰略和策略提供參考。

去年,我國北方和西部地區鼠疫疫源地鼠疫宿主活動較為活躍,內蒙古自治區、雲南省連續發生4起人間鼠疫疫情。會議要求,2021年要保持鼠疫防控工作勁頭不松、力度不減,同時做好人禽流感、埃博拉病毒病、中東呼吸綜合徵、尼帕等突發急性或輸入性傳染病防範和應對準備工作。要研究新發未知傳染病的多點觸發預警機制,從醫療機構的症狀監測提早到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建立因病缺勤缺工缺學資訊報告制度。

下好應急處置“先手棋”

完善預案管理是衛生應急重要的“先手棋”。上述負責人表示,2021年將加強衛生應急預案管理,按照分類管理、分級負責的原則,組織修訂《國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和《國家突發公共事件醫療救援應急預案》。

該負責人同時表示,要總結既往緊急醫學救援實踐經驗,依據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完善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和社會安全事件的衛生應急預案,構建分層、分類、高效、實用的衛生應急預案體系,探索並推動衛生應急管理結構化、資訊化和標準化。

會議強調,2021年,要強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和風險評估。大力提升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綜合監測能力,切實發揮醫療機構病例發現報告主陣地的作用,加強醫療、疾控機構疫情監測和報告管理。探索將監測防線前置到社群、企事業單位,加強社會各類單位和社群的主動監測報告,及時獲取突發急性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相關線索,切實做好監測工作。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風險評估方法和制度,堅持日會商、月評估和年度彙報。一旦事件跨地區、跨省份,要及時向上級衛生健康部門報告,同時必須做好區域間的資訊通報和聯防聯控。

“現在距離北京冬奧會舉辦僅有11個月。”上述負責人說,要完善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總體方案,並提出賽時防疫工作方案和建議,加強北京、河北及周邊省市的聯防聯控,確保賽前及賽時不發生輸入性疫情。“環京周邊省市要堅決落實不明原因發熱、呼吸道症狀患者的首診負責制,可採取患者不動、專家動的方式,將診療問題解決在當地。”

促進衛生應急隊伍轉向“綜合性”

各類衛生應急隊伍是突發事件應對處置的拳頭力量,據介紹,截至2020年,全國佈局的四大類59支國家衛生應急隊伍全部建成並有效執行,利用2020年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和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系建設補助資金,正在更新換代2015年以前建成的34支國家衛生應急隊伍裝備及車輛,加強56支國家衛生應急隊伍培訓演練、運維保障,併為23支國家緊急醫學救援隊配備移動生物安全二級實驗室。

加強衛生應急隊伍建設是推進衛生應急工作的有力抓手。據悉,2021年,將繼續擴大衛生應急隊伍的種類和規模,注重加強直轄市、計劃單列市、省會城市以及樞紐城市的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切實提升大城市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和輻射帶動作用。以國家衛生應急隊伍建設帶動地方隊伍建設,形成多層級、各類別衛生應急現場處置力量。促進衛生應急隊伍功能由“單一化”向“綜合性”發展。融合醫療、防控、檢測、管理等多專業,打造可以獨立處置突發事件的“作戰單元”。加大日常隊伍培訓演練力度,開展形式多樣、注重實效的平急結合演練,積極投入應用和實戰。

上述負責人強調,“十四五”期間,將繼續推進實施衛生應急“一體兩翼”發展思路,豐富完善“一案三制”,緊緊圍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預防控制”和“突發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兩個重要職責使命,更好地發揮統籌協調、決策支撐、組織動員、綜合管理作用,切實提升應對各類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能力,加快形成與新階段新徵程和健康中國建設相適應,覆蓋衛生應急管理全過程、全方位的衛生應急體系。(記者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