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全球數字化和數字全球化勢頭強勁,推動資源要素深層整合,融合發展不斷深化。在這個大背景下,全球化並沒有放緩或逆轉,而是透過與數字化融合,在新領域、以新形式實現新發展。這其中,“一帶一路”就是一種新全球化現象。
數字融合
“一帶一路”迎來新機遇
近年來,全球數字化發展程序不斷提速。有100多個國家已經制定了數字轉型計劃或數字化行動方案,美國《數字經濟議程》、日本“數字新政”、德國《數字化戰略2025》、澳大利亞《數字經濟戰略》等,全面推進數字化發展戰略佈局。
同時,數字全球化深入發展。透過數字互聯互通,全球化從形式到內容都發生了新的變化,並且廣泛融入各個領域,推動形成全球化新格局。不能再簡單從規模和速度上解讀全球化,而要從全新視角認知和理解全球化。
融合發展是數字化的本質特徵,數字化呈現線上線下一體、跨物理邊界融合,在推動國際區域合作模式創新的同時,也推動“一帶一路”進入融合發展新階段。
“一帶一路”倡議實施八年來,取得積極進展和系列重大成果,形成覆蓋廣泛的基礎設施網路和基於產業鏈供應鏈的經貿格局,以及多邊多維的國際合作體系。
在已有成果的基礎上,如何從互利合作走向融合發展,聚焦利益交匯點、發展契合點、戰略對接點,透過深度融合擴大合作空間,推動形成持續發展優勢。如何從利益共同體上升為命運共同體,超越經濟利益目標,尋求建立發展目標相近、根本利益相同,包容互動、命運與共的融合發展新生態。這是“一帶一路”面臨的新課題、新使命,也是推動“一帶一路”走深走實的核心要義。
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要以融合發展為路徑,以內外聯動、深度融合、系統整合、協同高效為重點。與沿線國家共同謀劃“一帶一路”融合發展大計,明確長遠發展方向,優化合作發展機制,創新融合發展方式。匯聚各方力量,聚集各種資源,合力推進“一帶一路”走深走實,不斷開創開放合作新局面。
堅持定位
明確“命運共同體”導向
共建“一帶一路”關鍵是互聯互通,要以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為目標導向,突出“一帶一路”國際“公共品”定位,進一步放大“一帶一路”的平臺效應、公共效應,以目標凝聚共識,以公共性增加共識性。只有目標明確、定位準確,才能吸引更多國家關注和響應,並積極加入其中,主動分享發展機會,從而形成共建共享新局面,推進形成可持續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
“一帶一路”是人類新文明的紐帶,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實踐平臺和現實路徑。人類社會先後經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並正在開啟數字文明。數字文明堅持“共生”理念,倡導協同發展和共享發展。這是人類文明的新境界,也是當今發展的新通則,對深化開放合作,推動共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一帶一路”把本國人民利益同世界各國人民利益凝聚在一起,朝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前行,不斷創造合作新機遇、拓展發展新空間。我們要同國際社會加強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共同為促進全球互聯互通做增量,讓更多國家、更多民眾共享發展成果。
要堅持“一帶一路”國際公共品定位,為融合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讓“一帶一路”更好服務沿線國家多樣化需求。“一帶一路”是最大的國際合作平臺和最受歡迎的國際公共品,要明確基本定位,提升公共服務能力,這是增強“一帶一路”吸引力的根本。我們要堅持走團結合作、互聯互通、共同發展之路,把各自的比較優勢集合成為共同發展優勢。
要始終秉持絲路精神,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推動共商深度合作、共建設施專案、共享發展成果,實現互利共贏發展。同時,“一帶一路”建設要更加體現普惠性原則,惠及所有參與方,提供更多分享機會。攜手打造開放合作平臺,為各國合作發展提供新動力。
統籌謀劃
塑造開放合作新亮點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關乎我國發展全域性的重大戰略任務,是與時俱進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塑造國際經濟合作新優勢的戰略抉擇。構建新發展格局從全域性發展高度進一步拓展了“一帶一路”發揮作用的空間。要把“一帶一路”發展納入構建新發展格局中統籌考慮和謀劃,塑造新結合點,擴大新增長點,聚焦新發力點。
首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要利用好“一帶一路”業已形成的開放網路優勢和物流大通道格局,立足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提升吸引全球資源要素的能力,把強大的內需優勢轉化為競爭發展優勢。
我國有14億多人口,人均GDP已經突破1萬美元,是全球最大最有潛力的消費市場。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的吸引力,有利於促進更廣泛深入合作,擴大互利共贏機會空間,推動“一帶一路”深度融合發展。
其次,實現經濟迴圈流轉和產業關聯暢通,以強大的國內大迴圈推動國內國際雙迴圈。要更好發揮“一帶一路”內外聯通優勢,在推動國內國際雙迴圈中起到助推器和加速器的作用。
一方面,充分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透過“一帶一路”最佳化市場資源配置,精準對接供給需求,使之成為全球資源配置中的強大推動力。從而進一步強化國內大迴圈在雙迴圈中的主導作用,塑造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另一方面,要以國際迴圈提升國內大迴圈效率和水平,提升我國生產要素質量和配置水平,推動我國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透過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增強我國出口產品和服務競爭力,增強我國在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創新鏈中的影響力。這是我國經濟轉型發展的持續性需求,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實現路徑,有助於放大新發展格局和“一帶一路”的協同效應。
新發展格局為“一帶一路”合作伙伴提供了更多市場機遇、投資機遇、增長機遇。“一帶一路”要適應新格局變化因勢而動,要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進一步最佳化“一帶一路”的著力點。結合國內國際雙迴圈,“一帶一路”也要雙向發力,既要擴大對外開放,也要融入國內發展,著力提升國內發展的強大支撐力。從而進一步增強“一帶一路”的發展動力,提高吸引力、擴大影響力。
區域對接
構建融合發展體系
推動“一帶一路”與區域重大戰略互促共進、融合發展,抓住了“一帶一路”發展的關鍵,有利於形成協同效應、放大極化效應。“一帶一路”不能沒有國內的有效支撐,只有和區域重大戰略緊密結合,融合互動、相互支撐,才能向走深走實邁出堅實步伐。國內區域重大戰略也不能僅限於域內資源整合,自成體系、自我發展,要主動融入“一帶一路”,提高開放性,增強主動性。
要採取多種形式深化與長江經濟帶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等區域重大戰略對接,透過深度融合,促進形成發展合力。一是要走出傳統的連接合作方式,既要注重硬連線,也要注重軟連線,超越單純物理連線方式,更多透過線上線下資源整合,全方位互聯互通,實現數字化聯通,平臺化運作,綜合化推進。二是把國內區域重大戰略與“一帶一路”整體貫通,一體規劃發展,協同推進落實,推動形成內外結合的開放發展優勢。三是以區域重大戰略為核心支撐,推進“一帶一路”產業鏈供應鏈支、節點建設,強化產業支撐能力。四是發揮“一帶一路”開放大格局優勢,形成對國內區域開放的強大引力,助推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
“要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和共建‘一帶一路’的融合,加快長江經濟帶上的‘一帶一路’戰略支點建設”。“一帶一路”要雙向發力,既要擴大對外開放,也要強化內生髮展,著力透過提升國內發展的支撐力,提高主導力、增強吸引力、擴大影響力。透過“戰略支點建設”,有利於推動絲綢之路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深度融合、相互支撐,形成協同發展優勢。並且透過江海聯運,與海上絲綢之路對接,進一步強化長江經濟帶陸海統籌的優勢。
在加強與區域重大戰略融合的同時,還要與相關國際組織和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對接與合作。尤其要注重與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相對接,在區域合作框架內形成合作共識,使各方都公平享有互利共贏機會,全面提升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通關水平,推動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和融合發展機制。
透過內外雙向融合,把國內發展優勢與沿線國家的差異優勢更好結合起來,化存量優勢為增量優勢。透過融合發展既要激發經濟合作發展潛能,又要推動釋放發展紅利。讓更多國家共享“一帶一路”紅利、分享中國改革開放紅利。
精準施策
打造“一帶一路”升級版
推進設施聯通提檔升級。設施聯通是“一帶一路”的根基,也是“一帶一路”凝聚力所在。設施聯通不僅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為貿易暢通和資金融通提供強有力的基礎支撐。要持續推進設施聯通提檔升級,加大基礎設施佈局最佳化和結構調整,推動實現設施功能最大化和投資效益最大化。要從專案思維轉變為發展思維,著眼於長遠利益謀篇佈局、規劃發展。
發展貫通“一帶一路”的通道經濟。以中歐班列為主體形態,帶動沿線通道經濟快速發展。中歐班列促進了口岸經濟、樞紐經濟的繁榮發展,為內陸城市對外開放拓展了新空間,同時也加速了要素資源跨國流通,降低了企業生產成本,提升了產品國際競爭力。要以此為契機,推動“產銷一體化”“運貿一體化”“進出口一體化”以及區域合作一體化。著力提升樞紐集結能力,大力拓展回程貨源,加快運貿集結點和產業加工區佈局建設,讓通道經濟更加流暢、更有活力、更具功能性。同時,要促進國家物流樞紐與“一帶一路”通道經濟互聯成網,共享共用和一體化銜接,補齊短板、最佳化佈局、協同聯動、高效運作。
構築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形成基於鏈條合作的內在有機聯絡,構建線上線下、全流程一體化的供應鏈體系。深化國際產能合作,形成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深層利益機制。推動產能合作向產業鏈合作轉變,構築互利共贏的產業鏈供應鏈合作體系。在全球產業競爭轉向產業鏈競爭的大背景下,加強產業鏈合作才能縱深推進“一帶一路”產業合作發展。透過工業網際網路廣連線、全聯通,發揮個性定製、協同製造優勢。深化國際產能合作,拓展第三方市場合作,擴大雙向貿易和投資。
深化經貿投資務實合作,提高投資合作質量效益。健全多元化投融資體系,創新融資合作框架,引導資本、技術、商品、人才等各類要素資源集中匯入和有序流動,推動形成“市場迴圈+產業迴圈”的雙向開放格局。
加快推進“一帶一路”數字化發展。數字化賦能“一帶一路”發展,是全面提升開放發展水平的關鍵之舉。要以“建設數字絲綢之路”為引領,推進“數字一帶一路”建設。一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透過數字化“推動實施更高水平的通關一體化”。二要深化數字經濟合作,在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上有新突破。推動“一帶一路”跨境資料流動,更好發揮資料流動對經濟增長的貢獻。三要建立服務於“一帶一路”各類數字園區,打造跨越物理邊界的“虛擬”園區和產業叢集,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四要“積極發展絲路電商”,推動跨境電商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快發展,積極發展數字服務和數字貿易,培育外貿新功能。五要基於數字技術推動形成“絲路文化”傳播優勢,形成多元互動的人文交流格局。透過數字賦能“一帶一路”建設,全面提升“一帶一路”建設水平,著力打造“一帶一路”升級版。
推進發展低軌衛星物聯網建設,為“一帶一路”網路化聯通提供有效支撐。低軌衛星物聯網作為新一代資訊基礎設施,能有效推動物聯網、大資料、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快製造業、農業及服務業數字化、網路化、智慧化發展,釋放數字經濟效能。同時,低軌衛星物聯網能夠解決全球空中、海洋、80%以上陸地沒有網路覆蓋的難題,特別是對於完善“一帶一路”數字基礎設施,實現線上線下一體化,遠端近程零距離,推動“一帶一路”網路化發展具有現實意義。從而有利於加強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深度合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
(北京工商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課題組 執筆:白津夫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