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觀劇報告:《羋月傳》 恭喜鄭曉龍,終於和於正一樣俗了2015.12.10日

由 舒培榮 釋出於 綜合

  近年來沒有一部劇的收視率會像《羋月傳》這樣起勢猛、長勢快——開播當天,北京衛視和東方衛視收視率都提升超過50以上,開播一週有餘,兩臺累計收視率已經位列2015年榜首。與之相映成趣的是,豆瓣評分一路下滑——從最初的8.0的期待值,一週之內跌破及格線,截止9日,評分已經跌至5.8分,距離《甄嬛傳》8.9的評分,可謂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收視極好、口碑極差,這基本上已經是《羋月傳》基本的市場反饋走勢。

  實際上,在一小時的長片花曝光之後,筆者已經對這部打著“《甄嬛傳》原班人馬”的作品持有極度的懷疑。因為,這明明就是一部顏值不夠、色彩斑瀾、審美雜亂的《傾世皇妃》啊!白蓮花般隱忍美貌的母親生下活潑調皮勇敢的羋月,在群狼環伺的環境下一枝獨秀,被壞人嫉恨被好人庇護,一路長大;鍾情於她的初戀情人子歇是人中龍鳳,生死不渝,卻不能相守;陪著姐姐羋姝嫁過去後,遇到的秦王對其又是一往情深不知從何而起,上演“《一簾幽夢》大叔痴愛蘿莉”的故事,以至於原本的姐妹情深變成了姐妹撕逼;然後剛猛又深情的義渠君,也被這個“又調皮又勇敢又美貌又被所有人陷害”所打動,不僅幫她清楚所有敵人,把她兒子送上寶座,還幹掉自己成全她“孤家寡人”的太后地位——這其中蕩氣迴腸、人神共憤的人物關係邏輯,真是深得於正古裝劇之精髓呢。

  人物命運陳舊乏味,通篇的情節橋段也充滿了“智商硬傷”的俗套氣息。以故事開篇為例,因太史令一番“霸星”的說法,尚在孃胎中的羋月便成了威後與莒姬的鬥法標的物,遭遇了威後的各種圍追堵截。而身為堂堂一國之後,威後使用的手段基本上都可以用“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來形容——以送兒子進入宮中做內侍為由頭逼迫女醫就範,動不動就下點墮胎藥,偏偏都非常愚蠢地被人抓住把柄;或者是在衣領上放點毒。說不清是因為美貌還是因為賢良或者其他原因偶然懷孕的向氏,在此後四年裡都是獨守空房,卻突然因為調皮的羋月被楚威王恩寵有加,恰如其分地成為威後的眼中釘。這都還不算新奇,因為還有更奇葩的情節在後面:向氏被設計被逼出宮還被強姦、與人生了一子,楚威王依然念念不忘,並未經查證便以“謀害”案試圖廢掉皇后和太子……


  這樣的橋段,讓人不禁想起80年代外婆講過的老故事,有著濃濃的“很久很久以前”、“有這麼一個傳說”的味道。這些老套的橋段與後來的於正劇有的一比,其情感卻遠不及於正劇的酸爽,充滿了隔夜飯菜的味道。連娘娘所謂“本不欲再接古裝劇,看完《羋月傳》劇本感覺很不一樣”的言辭,都讓人開始深深懷疑孫儷同學的審美和判斷力。

  在人物陳舊、橋段俗套的映襯之下,像“恭敬不如從命”這種千年之後的俗語、“買櫝還珠”這樣提前亮相的寓言故事、“才高八斗”“魚與熊掌”等內容被前置,也都只能算是毛毛雨了。

  至於服飾和顏色,只能捶胸痛罵自己見識淺薄——誰讓你信了邪!誰讓你信了鬼扯的宣傳語!

  《羋月傳》的質量之差,讓不少人都頗感乍舌。以至於不少網友評論稱,自打看了《羋月傳》,突然發現《武媚娘傳奇》和於正劇也沒有那麼可怕了。

  有意思的是,不論是《羋月傳》,還是《武媚娘傳奇》,亦或者於正的古裝劇,這些情節簡單粗暴、人物行為可笑的電視劇,遠比遼闊大氣、人物行為身份相符的古裝劇收視率要高。這也讓不少業內人開始反思,也許不是創作者出了問題,而是觀眾出了問題;也許不是鄭曉龍團隊做劇不顧質量,而是有《紅高粱》高收視率在前,主創真心懶得“包餃子給豬吃”。所以,人物行為邏輯也不需要符合人物的真實身份,只要符合大眾想象的邏輯即可——比如皇帝沒事就在後宮泡妞泡妞泡妞,喜歡上個女人就會不顧江山社稷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