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舊圖、虛構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原標題:警惕!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近期汛情謠言

中國網際網路聯合闢謠平臺盤點近期汛情謠言,歸納其型別和套路,提醒人們警惕。

一、上海公交車乘風破浪?災情舊圖“炒冷飯”

一些謠言用移花接木的手法,利用以往的圖片或影片,將其他災情“嫁接”到此次汛情中,極具迷惑性,加劇民眾的恐慌情緒。

嫁接舊圖、虛構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7月6日,上海釋出暴雨黃色預警,網上一段公交車涉水行駛的影片出現在當地微信群,並配文稱“上海一公交車乘風破浪”。7月8日晚,杭州新安江水庫洩洪,隨後網上有訊息稱“新安江洩洪後,西湖水漫過堤岸”,並配有圖片。查證發現,前者是2019年臺風“利奇馬”登陸上海時的景象;後者是2013年杭州西湖受颱風“菲特”影響,出現罕見的水滿現象。

7月16日夜間起,恩施市持續暴雨,汛情形勢嚴峻。“恩施市大龍潭住戶房屋滑入水中倒塌”的影片在網上悄然傳播。經搜尋發現,該影片內容發生地曾被冠以湖南、廣西、廣東等多地。造謠者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被依法行政拘留。

具體的地點、“現場”影片(照片),此類描述性的謠言在各類災難事件中從不缺席,信者傳者眾多,給網民造成心理恐慌,更影響救災效率,危害巨大。

二、京津冀迎特大暴雨?虛假預警“博眼球”

嫁接舊圖、虛構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7月上旬,北方迎來汛情,一則“京津冀將迎特大暴雨”的“警報”刷屏朋友圈。事實上,該則謠言早在2017年6月下旬京津冀大雨期間就已流傳。這則謠言中的“特大”“無法測量”“絕對”等字眼,引發人們的好奇心,博得了大量關注。

7月初,“近期將有強颱風生成,並登陸廣東或華南一帶”的颱風預警資訊引發關注,模糊了時間和地域資訊的傳言,收割了一大波流量。此後,中央氣象臺硬核闢謠:7月中旬,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生成颱風的可能性極小,更不會登陸華南沿海。

此類虛假資訊對真實預警資訊進行刪減、加量,再冠上聳人聽聞的標題或提示語,傳播得很快。這些涉預報預警的謠言多和公眾的生活緊密相關,利用公眾“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的心態,傳播廣泛。

三、南方洪澇來自宇宙的力量?荒誕成因“帶節奏”

嫁接舊圖、虛構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災情愈重,謠言愈甚。此時誕生了一種謠言套路:將汛情成因歸結為子虛烏有的天象——“180年週期白元年”“地球引力場、磁場紊亂”等。7月中旬,該謠言利用今年這場覆蓋面廣、持續時間長的強降雨,刷了一撥錯誤認知。

看似“好心又科學”的提醒,實際上謬誤百出,多家專業機構先後闢謠。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謠言所講的問題和我國南方的強降水以及今年的災害有任何關係。

四、關於汛情成因,三峽大壩歷年來頻頻“躺槍”

7月中旬,湖北、江西、重慶等地降水明顯,網上便有訊息稱“三峽洩洪導致湖北(重慶、上海等)城市內澇”,甚至有說法稱“三峽大壩洩洪,加重了中下游的洪水氾濫”。相關傳言均不屬實,前者是混淆了“城市內澇(防控)”和“三峽工程的調蓄”二者的概念;至於後者,權威人士闢謠稱,水庫洩洪只是水庫透過洩洪設施出流的一種形式,但水庫洩洪不等於水庫沒有發揮防洪作用。

【如何面對汛情謠言?】

誇大其詞的謠言不僅會造成社會恐慌、增加不必要的社會防災成本,更重要的是,它壓縮了真實資訊的“生存空間”。傳播氣象謠言是違法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規定,傳播虛假的或者透過非法渠道獲取的災害性天氣資訊和氣象災害災情,氣象主管機構責令改正,給予警告,可以並處5萬元以下罰款;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處罰。

關注氣象資訊,提高防災減災的警惕性是好事,但對資訊釋出渠道應“去偽存真”,切勿聽信“炒冷飯”“博眼球”“帶節奏”的謠言,相關資訊以有關部門權威釋出為準。(記者 吳睿)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48 字。

轉載請註明: 嫁接舊圖、虛構預警,警惕網上這些汛情謠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