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倒吧!90後一個月花3000元,在北上深過不下去

讓大家用一句話總結一下這30天,有人說: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 · ·

事情是這樣的,2020年4月9日,出於對後疫情時期在一線城市年輕人消費方式的好奇,我發起了一個“3000元過30天”的挑戰。

規則很簡單:

1、每天記賬,晚上在群內分享,希望大家能儘量事無鉅細,這也是考察自己消費習慣的一個機會; 2、消費記錄包括但不限於淘寶、外賣、買菜、共享單車、通勤費等等; 2、水電費、房租、花唄及信用卡還款不計入消費記錄; 3、在家做飯、和室友一起開火的也要把平攤費用加進去; 4、因為是在疫情期間,也請大家關注一下自己特殊時期的消費和平時有什麼變化,可以及時記錄。

很快,我搖到了20位朋友,分佈於北京、上海、深圳,都是90後普通小白領,後來又有一位南京的年輕媽媽加入了我們。

然後,我又邀請了一位之前寫過豆瓣喪心病狂攢錢小組的成員,作為這次挑戰的對照組。主要也是想看看,我們的生活能力到底有多差。

22位好漢集結成功,挑戰開始了。

1.

/ “麵食的一百種做法”/

第0天,剛進群的大家都“充滿鬥志”,畢竟攢到就是賺到,誰不想給自己存點fxxk u money呢。

但事實上,作為老都市麗人,我們對自己的消費能力有著很清晰的認識。

喜茶、星巴克、麥當勞、口紅、香水、小裙子……這世界上的誘惑多了去了,想要把一個月的開銷控制在3000塊以內,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更何況,家裡還有個貓主子。

第1天,一則通知對我們的挑戰造成了巨大壓力:允許快遞人員進入社群配送。

本來,要下樓拿外賣的日子已經杜絕了很多超額消費,這個節骨眼上恢復配送,很難讓人能忍住不在半夜點一份小龍蝦。

北京的外賣有多好訂,我們的賬單就有多難看。

說好了要一起省錢,大家當然要互相分享一些小技巧了。

有人趁挑戰沒開始就囤了一大堆牛奶麵包,試圖用飢餓療法度過這30天的日夜。

除了並夕夕、聚划算、各種一折券,我們還開始分享家庭麵食的一百種做法,就像能堅持30天都吃掛麵一樣熱情。

豆瓣省錢小組的朋友是這方面的專家了,凌晨秒殺到了森馬0.97元T恤這種操作對她來說易如反掌,但是在我們看來,這件事簡直聞所未聞。

有人第一天就因為同事聚餐花出去400塊,揚言會用今後的省吃儉用補回來。

接下來,我們遇到了第一個挑戰——週末。

四月中旬,疫情已經基本穩定,雖然還不能聚會,可小範圍堂食依然放開。

但是為了省錢,很多人選擇了躺在家裡,畢竟躺著躺著就不餓了,餓著餓著就省錢了。

但還是不可避免要花一筆不小的費用去超市採購下一週的食材,不過沒關係,一切都能從工作日省出來,所有人都是這麼相信的。

和我們在超市裡一擲千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省錢小組的朋友總能用超乎想象的低價買到新鮮食材。

我們無法知道她的手機裡到底有多少神奇的app,因為每當她發出連結告訴我們“xxx有羊毛”、“xxx有低價”,我們手忙腳亂地下好app找到入口的時候,不是優惠已經結束,就是搞不懂遊戲規則。

我們開始感到壓力了。

進入工作日,有人真的能剋制住消費慾望,彌補之前的鋪張。比如用週末買好的食材自己做飯,上下班都刷已經充好值的公交卡,每天消費0元的大有人在。

但是,這才哪到哪啊。

一位追星的朋友,在疫情期間愛豆不營業的日子裡消費非常剋制,她曾經放出豪言說自己不用記賬,等到時間了看看微信消費記錄,因為自己幾乎只有通勤和吃飯兩樣支出。

“等疫情結束,看我追星花到飛起。”她說。

哦對,忘了說,她是羅志祥的粉絲。

2.

/ “星巴克太貴了,買個咖啡機吧” /

前十天就這樣平平無奇地過去了。

“中午食堂,早晚在家吃,衣服勸自己還沒換季,我覺得我已經清心寡慾了。”

大家都表示,因為要接受挑戰已經放棄了很多購物念頭,變得無慾無求。

真的是這樣嗎?

第11天的時候,我們對前十天的消費行為進行了一次小型總結。

有朋友已經花掉了三分之二的預算,原因是——大家在分享省錢秘笈的同時,也成了變相種草。

比如自制酸奶,就先得買個酸奶機;

想吃健康食品,就要買個空氣炸鍋;

在家做飯想配點蒜泥,搗蒜神器很有必要;

星巴克太貴了還是自己做咖啡吧,然後就買了個咖啡機。

諸如此類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行為,很多很多。

我們都明白,培養自己延遲滿足的習慣是抑制消費的一大利器,但是生活已經那麼苦了,為什麼還不能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滿足一下自己呢?

而攢錢小組的朋友,還是在默默地吊打著我們,比如用攢了很多的天貓農場陽光換來了0.01元2.5斤蘋果。

又比如發現了並夕夕上雲南的洋蔥10斤不到10塊錢。

我們被她帶著輾轉各種app、小程式、微信連結,可是竟然薅不到一分錢。

省錢不是靠抑制慾望的,如果省錢是一間學校,那我們都是一年級的小學弟,而攢錢小組的這位朋友,已經讀到了博士。

4月23日,世界讀書日,你猜怎麼著?

都市麗人不會錯過任何一個提升自己的機會,買書當然也是其中一項。

週末,同樣也是一道越不過去的大山。

去理髮店做一個同事都看不出變化的髮型,花了480;

或者去海底撈解個饞,一下六分之一的預算沒了。

有人去打了第三針HPV,一下花了1323元。

有人給因為疫情從過年待到現在的爸媽買了回家的機票,又是一筆鉅款。

還有人交了29000的房租,雖然不用計入本次活動,但是足以讓人肉疼好幾天。

跟接下來的事情比起來,這些都不算什麼,因為,五一長假來了。

3.

/ “既然已經超了,就多花點吧” /

最後10天,已經沒幾個人分享賬單了。

基本上群裡分成了三種人:

1、已經超過3000元破罐破摔報復性消費的;

2、即將超過還在硬抗的;

3、省錢小組的朋友。

五一期間,省錢小組朋友的賬單是這樣的:

其他人的賬單是這樣的:

省錢小組的朋友還在各種神操作撿漏:

其他人進入了挑戰失敗後的報復性消費:

更可怕的是,5月5日,某寶有個購物節,那一天,除了豆瓣小組的朋友,沒有人報自己的賬單。

之後的幾天,有人試圖用退貨挽回損失,而更多人是互相安慰著“已經超了就再多花點吧”苟且完了最後幾天。

30天很快就過去了,最後成功的朋友總共只有兩位。

省錢小組的朋友,只花了803.13元,榮得桂冠。

還有一位上海的朋友,30天花費2710.39元,也成功完成了挑戰。

剩下的20個人,全部陣亡了。

讓大家用一句話總結一下這30天,有人說:阿姨,我不想努力了。

4.

/ 下次一定 /

事實告訴我們,面對疫情這樣的突發情況,即便造成了一時的“財務危機”,也並不會一下子影響到我們的消費習慣。

倉鼠病得久了,一時半會兒還真治不好。

比如我們也會有意識地學習別人的省錢小妙招,但是複製了不知道往哪兒貼上。

比如我們永遠無法抗拒那些6·18、5·5、11·11之類的購物節,即便知道打折並不牢靠,但還是心甘情願地往裡跳;

比如週末和假期是最難逾越的鴻溝,辛苦了好多個工作日,誰不想吃頓好的呢?

自己做飯就能省錢嗎?這恐怕也是個偽命題。

首先,客觀原因決定了在北京買菜似乎只能去超市,包裝精美的小湯山蔬菜有多貴,相信每一位社畜都心知肚明。

當然,還有一個主觀原因,就是不會砍價。即便是走進了菜市場,也是兩眼一抹黑地一頓亂買,在家煮一頓火鍋,事後一算賬,好像和去海底撈差不多,還得自己洗碗,摔!

十天後,我又在群裡跟大家討論這次挑戰的意義,有很多朋友表示,記賬是個好習慣,今後應該延續下去,順便督促自己好好賺錢。

還說了很多“再來一次我一定行”的夢話。

而攢錢小組的那位朋友呢?

她正在參加單位組織的免費療養。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978 字。

轉載請註明: 拉倒吧!90後一個月花3000元,在北上深過不下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