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牛逼之人自有牛逼之處,對於世界最成功的企業家來說也一樣,成功之人也必有獨到的成功方式,下面我們來看看世界最成功的企業家在工作中所做的令人驚奇的事。
1.Elon Musk的“奈米管理”
特斯拉執行長稱自己為“奈米經理”,這意味著他比一般公司老闆更多實踐和參與。他對媒體表示:“我對產品有關問題從來沒有看到什麼是正確的,”他說。“這不是幸福的秘訣。”
2.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為了創造想法
管許多成功的執行長會坐在舒適的辦公桌上思考一下,維京老闆理查德·布蘭森(Richard Branson)喜歡走來走去,以創造出最好的想法。
布蘭森的工作方式實際上是由科學支援的。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在2014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當他們走路時,人們的創意產出增加了60%。
3.Michael Kors似乎每天都穿相同的衣服上班
時裝設計師Michael Kors喜歡每天穿相同風格的黑色皺紋毛衣,其他成功人士包括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賽格威(Segway)發明家迪恩·卡門(Dean Kamen),香奈兒創意總監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以及導演/製片人克里斯托弗·諾蘭(Christopher Nolan),也喜歡穿每天看起來一樣的衣服。
4.耐克公司執行長馬克·帕克(Mark Parker)——喜歡開頭腦風暴會議
耐克公司執行長馬克·帕克(Mark Parker)喜歡開頭腦風暴會議,以確保能進行思想碰撞。
這位運動裝老闆使用膝上型電腦來記錄,左側頁面進行正式的業務筆記,右邊的頁面用來繪製異想天開的創意塗鴉。
5.宮本龍喜歡猜測物體的長度
在我們的總結中,更為奇特的工作習慣之一就是任天堂宮內公司的總監,他是從Donkey Kong、Mario到“塞爾達傳說”的標誌性影片遊戲的創作者,他喜歡花費大量時間來猜測物品的長度,並隨時攜帶捲尺,以檢查他的準確性。
6.暢銷書作家丹·布朗(Daniel Brown)——喜歡提出顛覆的想法
暢銷書作家丹·布朗(Daniel Brown)在撰寫小說時,提出了一種獨特的想法,喜歡自我顛覆想法。
7.Anna Akbari每天吃同樣的食物
sociologyofstyle的創始人Anna Akbari透過每天吃完全同樣的早餐和午餐來保持簡單,這有助於她騰出更多的時間來做出更重要的決策。
史蒂夫·喬布斯已經有了類似的做法,並且經常在幾周內吃同樣的食物。有一次,蘋果執行長的皮膚甚至變成橙子,因為吃了太多胡蘿蔔。
8.最成功的編劇亞倫·索爾金(Aaron Sorkin)——在鏡子前行動了他的指令碼
地球上最成功的編劇之一亞倫·索爾金(Aaron Sorkin),喜歡在鏡子前面表現出他的指令碼。Sorkin的寫作形式是著名的動畫。
9.前惠靈頓郵政總編輯阿里安娜·霍芬頓——晚上八點鐘睡覺
前惠靈頓郵政總編輯和現任Thrive Global執行長總是確保她每晚睡覺至少8小時。2007年,霍芬頓從過度勞累和疲憊中坍塌,從此誓言儘可能多地休息。
她鼓勵她的工作人員睡覺,在她的辦公室裡安放睡房,併為員工提供免費放鬆課程。
10.南方公園的建立者——喜歡在辦公室裡培養恐慌
南方公園的建立者們不停地鼓勵員工在辦公室裡培養恐慌,喜歡在最後時刻做每一件事,常常在最後期限之前完成。帕克和斯通相信這種非傳統的方法實際上可以幫助他們更快更有效地完成工作。
懷孕生子對於普通女性來講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是說到木乃伊能懷孕生子簡直是無稽之談吧。可據說還真的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呢。
據美國《世界新聞週刊》報道,一埃及考古小組在開羅發掘出一具已逝世超過3000年的經防腐處理的女木乃伊。木乃伊看起來美麗依舊,考古人員把她帶回大學進行妥善的保護,並交由 該學院看守人西塔爾看守。
然而沒過多久,他們在對木乃伊進行掃描時,發現她竟然懷孕了。考古人員明確表示,女屍剛出土後的檢測,根本沒發現懷孕,其懷孕是在出土後。經過排查認定女屍肚子裡的孩子是學院看守人西塔爾的。
西塔爾也承認孩子是他的。他被這個3000年木乃伊的美色所吸引,並向她表達了愛意。西塔爾表示女屍也對他的愛意進行了回覆。(小編有一種人鬼情未了的感覺)隨後西塔爾和女屍發生了關係,導致女士懷孕。
專家們對女屍懷孕的神奇現象表示驚歎,認為是神蹟,對於女屍為什麼能懷孕的完全不知。現在女屍肚子裡的孩子已經7個月了,不久估計就能見到這個由3000多歲的死屍生出的孩子了。
由此可見啊,太美麗也是一種罪啊。
(2017-10-03)
關於顏色的學問札記
2017-09-05
知社學術圈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引言
在人類對大自然的感知中,最複雜但又最美妙的恐怕莫過於顏色,如圖1所示一幅水上藍天白雲虹霓,儘管極少人能看得懂其中深層次的美的學問道理,但男女老少大都能一眼被其奇幻的顏色組合迷倒。簡看人類對於顏色的認識與應用歷史,據作者追朔最早於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同時懂得建築、文學、哲學與密碼學的通才Leon Battista Alberti於1435年提出顏色混合的兩維色輪與三維色球理論(colour wheel/colour sphere)[1];兩個世紀以後通曉多學科的偉大天才牛頓於1671年公佈用稜鏡將白光分解成各顏色光的奧秘,猜想光與聲音一樣來源於振動,比如七色對應七音[2];經過一百多年,又一位曠世通才托馬斯∙楊(Thomas Young)在1802年的一篇論文中指出人眼對顏色感知的基本自由度僅有3種[3];當然,人類對顏色表示和應用的定量理論產生於1860年後,得益於亥姆赫茲(Helmholtz)與麥克斯韋(Maxwell)兩位科學巨匠確切的將紅綠藍定為光源與探測器的三基色,併發明瞭色品圖(chromaticity chart)成功連通了人類感知和自然物理兩個顏色世界;20世紀初,量子力學鼻祖普朗克(Max Planck)對黑體輻射能量跟溫度及光譜顏色關係根源的理論研究結果揭示出顏色與能量本質上的不連續性,引領並推動人類如今將顏色的理解和應用水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顏色的學問散落在人類認知的方方面面,從宗教的黑白無常、色即是空到藝術的音色畫色調諧,從顏色心理學到定量色度色譜科學,從基本粒子夸克之間強相互作用量子色動力學到用星光發射光譜和紅移研究的宇宙學,從真實自然的五彩到計算機虛擬世界的斑斕,一定有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寫幾十本書都不過分。即便作為儀器工程師,作者如就顏色測量這一小點具體討論開也包括光譜儀、色譜儀、光度計、色度計、照度計等儀器裝置,也夠開好幾門課[4]。但這些都不是本文寫作的動機,因為如果僅僅將已有知識顛來倒去的翻騰,難以重新整理自己或讀者的認知,浪費自己精力不說,還白白耽誤讀者寶貴的閱讀時間,很不值得,因而並非作者樂意而為之事。相反,如果文章讓不同認知程度的讀者在三、五分鐘的閱讀時間裡都能或多或少的發生一點對極其基本概念認知上的重新整理,哪怕作者投入更大的精力讓文章圖文更加精煉好懂,總體而言值得去做。因而本文只聚焦在作者思索多年且未曾透過已有的知識渠道獲得圓滿答案的三個問題點:
一、顏色波長單調變化與閉合成輪的矛盾?
二、三原色與三基色背後的物理聯絡?
三、不同的顏色測量和表示系統之間如何轉換?
本文采取札記的形式,目的是不限通常八股文章框架約束,而能靈活方便的表達作者本人對於基本概念的思考、問題的理解乃至困惑,摘掉說教的面具,和讀者平起平坐,一起探討問題本身的奧秘。自然,札記的形式一定存在不成熟和不完善的另一面,好在網路時代的文章發表容易,接受評審意見對錯誤進行修改也容易,為了避免後面的讀者不慎掉進錯誤的陷阱,請讀者看到錯誤之處時不吝反饋賜教。
圖1 水上藍天白雲虹霓顯示大自然的顏色之美(圖片源自https://physics.stackexchange.com)
一、顏色波長單調變化與閉合成輪的矛盾
當你跟一個畫家聊顏色的時候,畫家所展示的顏色世界通常是擁有高度對稱性與美感的,如圖2a所示的色輪;而一個科學家談論顏色時必定會提到如圖2b所示鋪展開的可見光譜,可惜對稱和美消失殆盡;還有一個介於二者之間的群體,從事顏色相關的設計、製作與測量技術工作的工程師,他們一方面要保證科學定量,另一方面也兼顧人類對美感的需求,因而其顏色世界在美感和精確性上均在科學家與藝術家之間,如圖2c所示的的馬蹄形色品圖,其中二維色品座標對應紅、綠二色的相對刺激值。這裡自然就會產生一個問題,科學家世界裡自然顏色從紅到紫的波長明顯呈單調變化,那為什麼不同顏色混合能閉合成輪?一定是人類對顏色的感知系統有些不易察覺到的巧妙設計,很多人清楚人眼有紅綠藍三種顏色感知細胞,但如何將解決單調色彩之間環向轉動的關鍵,我認為有兩點:
首先,存在缺口是因為自然界從紅光到紫光的波長單調變化與與人體對顏色的感知系統存在各種顏色包括紅光到紫光的連續變換,尤其是將物理中紅光與紫光的兩波段刺激組合理解成單色洋紅顏色區域,該缺口區域內的任何過渡顏色並不存在某個單一物理波長的光與之對應,只是橫跨紅藍兩端至少兩個波長被人的感知系統融合理解成單一顏色而已。
另外,三色感知之間有較大的不對稱性,如圖3所示,儘管極簡響應光譜模型看起來三種視錐細胞看起來無明顯差異,但根據三種視錐細胞原始的靈敏度光譜曲線[5],除了藍色感知靈敏度相對紅綠感知明顯偏低之外,還可以看到紅色視錐的靈敏度曲線在藍色光譜區域中也存在一個小肩,這說明人眼在結構和效能上用感知細胞的不對稱性彌補前一點提到的缺口,這從如圖3右下角所示國際照明協會CIE定義的標準觀察者光譜圖可以獲得更強烈的印證,即透過與相對單一的YZ刺激譜線明顯對比跨紅藍兩色區的X刺激曲線、適當的相對比值權重調整,達到更完美的模擬人類對顏色的感知結果,也就是說針對單調的自然色彩光譜,人眼相應的用不對稱的感知予以補償,以獲得整體上較高的感知顏色對稱性和美。
圖2 不同人群的顏色世界的差異
圖3 三刺激響應模型
二、三原色與三基色背後的物理聯絡?
記得20多年前剛上初中時,物理課本上講顏色就提到三原色與三基色,已經記不清老師怎麼介紹三原色與三基色及其聯絡與對比的細節了,只是死記硬背三基色紅綠藍,三原色紅黃藍。這裡有幾個基本的問題,一是二維色調空間中(先不考慮亮度自由度)座標值只有兩個,而基的數目卻為什麼需要3個而不是兩個?這個問題比較簡單,因為與通常平面座標系不一樣,顏色混合操作沒有負向或相反方向操作,如果兩個基最多智慧覆蓋兩個象限,要覆蓋四象限,只能再增加一個基。第二個問題,兩種顏色系統差異是什麼,也是比較清楚的已有知識,如圖4所示,三基色與三原色分別屬於顏色相加與相減空間操作,通俗的說,三基色增空間混色操作比如顯示單元或探測單元中多基色光混疊,那麼混合種類越雜越接近於白色,而減空間中混色操作比如多種顏料混合,混合種類越多,顏料吸收的波段越寬,反射或透射的就越窄,則混合種類越雜越接近黑色,因而將增空間的三基色用於減空間混色操作,或者減空間中的三原色用於增空間混色操作都達不到覆蓋整個顏色空間的效果。最後一個問題,三原色與三基色之間的內在物理聯絡是什麼?在人類已有的知識庫中檢索未見答案的情況下,作者經過幾天的思考和總結獲得一個備選答案如下:
在平直或極座標顏色空間的色輪中將三原色與三基色分別標記出來,如圖5所示,可以看到三原色與三基色分別佔據一個半輪,兩個半輪之間共享紅綠線,主觀上對應顏色能量的盈虧或四季中的秋春兩季,而第三個顏色分別是黃色與藍色,分別對應主觀上的暖色與冷色或四季中的夏冬兩季,很好理解增空間中的顏色操作需要冷色調作為基,減空間中需要暖色調作為基,否則操作結果就不是覆蓋整個色輪,而是分別走向白與黑的極端。那麼這兩個半輪之間的關係怎樣?根據簡單的對稱性介紹[6],兩個半輪貌似辛對稱symplectic symmetry,它是數學物理學家外爾Weyl構造的詞[7],具體說明參見本文第五節名詞索引,它透過旋轉90度操作讓其中一個基反向並與另一個基交換,但從圖5中不難看出辛對稱並不能很好的用來刻畫三原色與三基色兩個半輪的關係,關鍵在於上一節提到的色輪在紅色與紫色之間存在對稱缺口,儘管被人類視覺系統掩蓋,但客觀存在,該缺口的存在不允許兩個半色環之間進行簡單的旋轉對稱操作,那應該是什麼呢?根據研究基本的代數群的幾何表示[8],尤其是二維色調系統中可能用到的所有的對稱操作,用座標、矩陣、對稱線等彙總表示如圖6所示,這時不難發現可以滿足冷暖色調進行正負對調的對稱性除了辛是一個可能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但在數學物理研究中很少被提及的一個對稱,如圖中用紅網圈出的交換反演對稱,文獻中找不到一個可拿來稱呼的名稱,作者這裡不妨模仿外爾製造symplectic(“對稱”與“復”詞根組合)和華羅庚先生翻譯成“辛”,構造交換反演對稱操作的英文名稱invexchange,中文“印”,用來描述顏色增空間與顏色減空間之間,滿足色輪上紅-紫顏色存在內在破缺帶來的新的對稱變換同時保持不變的內在聯絡。更普遍的應用可推廣到圓環對稱性因為存在內部裂縫而破缺的條件下的保持增減互補對稱不變的情形。有人認為顏色基的選擇可以任意選擇,比如圖4中在增空間中做增操作形成的淺藍-洋紅-黃CMY三色可以作為減空間中的紅黃藍的替代,實際上印表機顏料中也在使用這樣的混合,與黑色blacK一起構成的CMYK色系是最經濟的一種配色方案,但作者認為在數學物理角度看,CMY不能替代甚至撼動紅黃藍的三原色地位,仍然參考圖5所示的內在破缺位置,不難看出M與CY不大一樣,是人類假想的顏色沒有單一波長光與之對應,因而說三原色與三基色是天然選擇了紅黃藍與紅綠藍,這一對互為印對稱的顏色基,無法被其他組合取代。
圖4 三原色與三基色的加減混合組合比較
圖5 三基色與三原色在色輪中的分佈對稱性圖示
圖6 自然界幾種基本對稱性圖示
三、不同的顏色測量和表示系統之間如何轉換?
物理的世界離不開測量,顏色也一樣有其度量和測定方法,大體上分為相對比較法和直接光譜測量法兩類,相對比較法常見的有美女做臉-粉顏色匹配或pH試紙比色等很好理解不予多說,其中直接光譜測量又分為被動與主動兩種方法,被動法可以用來測量光源的色度引數,人眼是一種典型的被動法測量系統,被動法的不足是難以測量物體的本色,因為光源、照射角度等引數未能預先設定,而主動法則可以透過統一設定光源和照射角度等條件,獲得更加客觀的色度測量結果,儘管物體的顏色仍然受表面粗糙度、吸附物質等因素的影響,但透過可控的表面操縱預處理手段,對物體本色測量的精準度在技術上作者認為可以做到儀器分辨範圍之內,具體的測量原理方法細節讀者可以參考色度學工具書[4]。本文對複雜的顏色表示系統之間的轉換做點簡要的討論,這個學問知識庫中是現成的,但讀者要自己去挖掘歸納恐怕不如這裡總結出來幫助讀者以較短的時間理解其中的學問。
一個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不同的顏色表示系統?答案很簡單,因為顏色的應用場景很多,且多個場景的表示和應用不明顯共享參變數。如今數碼時代3歲嬰兒都會拍照,殊不知不到1秒的拍照過程涉及到隱藏的顏色相關過程其實相當複雜,參考作者彙總結果如圖7所示,拿一幅作者所在辦公大樓在藍天下一角的照片舉例,該數碼照片的拍攝過程是一個顏色獲取、記錄、處理、顯示過程,在感測器對自然風景成像,第一步是模擬觀察者將原始多頻點探測器響應訊號轉換成XYZ三刺激值(此時可以順便獲得色溫資訊,避免後期轉換會碰到同溫異色更異譜的麻煩),XYZ可以透過無損的線性矩陣變換獲得紅綠藍RGB值或一個六位十六進位制數表示的顏色,用於儲存、釋出或雲共享;此時如果要在螢幕顯示,還涉及到gamma伽馬校正,否則會因為線性RGB色度空間與人眼感知的非線性不匹配帶來顏色失真的問題(屬於網上搜索結果一堆的已有知識,不多講);隨後,如果要將風景列印或數碼沖印出來,需要將RGB轉換成到前面提及的經濟的CMYK油墨配色座標體系;還有一種現在可能不太常用的情形是將數碼照片黑白顯示,這時需要使用灰度彩度引數分離的亮度色差Yuv系統;最後值得一提的是工業、藝術等調色繪畫的應用場景中平直色調空間亮度色調實部虛部LAB或圓柱色調空間色調飽和亮度/色調飽和色純HSL/HSV系統則會經常被用到。
另一個是多個座標系統之間怎樣變換?為供對數理感興趣的讀者提供方便,作者蒐集了多個顏色系統之間變換的公式放在圖8所示的大矩陣當中,可見這些轉換中有部分透過矩陣聯絡,但要注意到矩陣並非萬能,在變換空間之間存在非線性扭曲情況下,用於線性變換的矩陣則無法使用。當然,對於變換過程不關心、也許只會偶爾應用一下變換的讀者,推薦使用這個線上轉換工具https://www.easyrgb.com/en/convert.php。
圖7 多種顏色表示系統的應用關係圖示
圖8 多種顏色表示系統的轉換公式矩陣
四、結語
最後以幾句簡短的文字歸納本文:
顏色豈為空?實為波飛蕩;
如若空是色,真空必落漲。
穿行幾多域,神隱百變換;
縱有圓環缺,對稱印有常。
五、相關名詞索引
辛矩陣/辛對稱/辛群 (symplectic matrix, symplectic symmetry, symplectic group),辛矩陣代數定義是一種行列式(determinant)為1,且滿足乘以任意向量後再被其轉置矩陣乘後向量大小和方向均不發生改變。幾何上便於理解的影象是圍繞中心軸做直角旋轉操作前後互為辛對稱。一組反覆做辛矩陣運算得到不可約操作構成群且矩陣元中包含可微變數,稱該群為辛群。
印矩陣/印對稱 (invexchange matrix, invexchange symmetry, invexchange group),印矩陣是一種行列式(determinant)為-1,且滿足乘以任意向量後再被其轉置矩陣乘後向量大小和方向均不發生改變。幾何上便於理解的影象是平面內X=-Y直線映象對稱操作前後互為印對稱,與先後次序無關的反演與交換連續操作的效果類似。一組反覆做印矩陣運算得到不可約操作構成群且矩陣元中包含可微變數,稱該群為印群。可能其重要性未被數學界充分認識,尚未見正式命名,因而本文姑且為之起一箇中英文名稱:“印” invexchange,用來刻畫顏色增空間與顏色減空間之間的對稱變換,更普遍的應用可推廣到圓環對稱性因為存在內部裂縫而破缺的條件下的保持增減互補對稱不變的情形。
色空間(color space):定量表示顏色的三維空間。
三原色(three primary colors):紅黃藍RYB。
三基色(three principal colors):紅綠藍RGB。
三刺激值(tristimulus),單位坎德拉每平方米cd/m2。
色調/色相(hue):色調空間的相位角,0-360度之間取值。
明度(lightness),顏色的相對明度指數,0-100之間取值。
彩度/飽和度/色濃度(chroma, satuation),距離等明度無彩點的視知覺特性來表示顏色的濃淡。
色品,色品座標(chromaticity coordinates),三刺激值相對於他們總和的比值,無單位,x,y,z取值範圍在0到1之間。
色差(chromatic aberration)ΔE:用色空間的笛卡爾距離作為衡量色知覺差異。
色溫(color temperature):即把某個黑體加熱到一個溫度,其發射的光的顏色與某個光源所發射的光的顏色相同時,這個黑體加熱的溫度稱之為該光源的顏色溫度,簡稱色溫,單位K。
主觀色能/紅綠度/複數色調實部(subjective color energy, real part of complex color number):主觀上區分顏色的能量盈虧,綠色表示能量欠缺虧損,但生命力強,偏紅表示富足盈餘度高,類似季節中的春、秋兩季,而類似冬、夏的純藍或純黃的主觀能量則不盈不虧(此時實部為零)。注意這裡色能的概念,尚未見正式命名,是本文姑且為之起的一箇中英文名稱,僅僅是主觀定性表達,與物理與工程中的能量之間無定量的結構或性質關聯。
主觀色溫/黃藍度/複數色調虛部(subjective color temperature, imaginary part of complex color number):主觀上區分顏色的溫度貴賤,藍色表示色調溫度偏冷,但潛力大,而黃色表示色調溫度偏暖,類似季節中的冬、夏兩季,而類似春、秋的純綠或純紅的主觀溫度則不冷不暖(此時虛部為零)。注意這裡色溫的概念,僅僅是主觀定性表達,與物理與工程中的溫度之間無定量的結構或性質關聯。
六、參考文獻
【1】C. Parkhurst and R.L. Feller, Who invented the color wheel, Color Research & Application, 7(3), 217-30(1982)>>介紹可朔源最早色輪構想與1435年。
【2】I. Newton, New Theory about Light and Colors, Phil. Trans., 6, 3075-87(1671)>>牛頓公佈白光稜鏡分解實驗結果。
【3】T. Young, On the theory of light and colours, Phil. Trans. R. Soc. Lond., 1802, 92, 12-48(1802)>>Young公佈視覺三基色的論文。
【4】金偉其、胡成捷,《輻射度光度與色度及其測量》,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6>>顏色原理和測量的工具書。
【5】G. Buchsbaum and A. Gottschalk, Trichromacy opponent colours coding and optimum colour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in the retina, Proc. R. Soc. Lond. B, 220, 89-113(1983)>>人眼視錐細胞靈敏度光譜研究論文。
【6】梁昌洪,《話說對稱》,科學出版社,2010>>基本的對稱性生動介紹的書籍。
【7】Hermann Weyl, The classical Groups: their invariants and representations, Princeton Univ. Press, 1939>>symplectic辛對稱的結構性質和造詞起源。
【8】柯斯特利金,代數學引論(第3卷),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介紹典型群相對好懂的書籍。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9-05)
說起范冰冰,你可能最先想到的是“女神”“會穿““會打扮”這幾個標籤,而且最近李晨求婚范冰冰成功之後,冰冰又在國內火了一把,這次,範爺火到了全球了。
在美國權威影視雜誌《綜藝》評選的“全球最有影響力500人”中,范冰冰代表自己工作室創立人與製作人成功入選500人之中,成為中國入圍者中唯一的女性,唯一的女性,簡直就是國人的驕傲!好樣的!
國外的報刊上這樣寫道範冰冰:“范冰冰在2013 、2014 、2015連續三年被列入福布斯中國名人榜,也在2016年被Vanity Fair評價為國際上最會穿著的人之一。”
她擁有了事業,也擁有了愛情。這部現實版武媚娘傳奇,終於被范冰冰寫出了不同結局。從沒有演技到擁有演技,從緋聞纏身到擁有愛情,這真是這個時代最好的勵志故事
剛剛收穫愛情的范冰冰,現在又獲得這樣一個至高無上的榮譽,真的是可喜可賀。所謂的人生的大贏家啊,就是冰冰姐這樣的,不知道有多少人羨慕范冰冰呢,小編我算一個。
大家為冰冰送上祝福吧,希望她能早日跟李晨結婚,不要再拖了。
(2017-09-30)
T-PrimeGTE概念車,被稱為“全球最先進SUV”,看起來比較霸氣時尚,層次感也比較分明,迎合了年輕人的審美標準。
T-Prime GTE前臉運用了大眾最新家族式設計理念,採用多幅格柵設計,兩側內建燈帶式LED日間行車燈的前大燈與中網格柵完美匹配,車身側面線條較為硬朗,尾部線條下滑明顯,有溜背式設計風格,彰顯運動感。
另外,新車前保險槓兩側還配備了大眾插電式混動車型常帶有的“C”字型日間行車燈。
顯得比較有立體感,透露出一股野性來,不管從那個角度來看,視視覺效果都很好。直瀑式前臉進氣格柵辨識度很高,大燈造型看起來很方正,相當犀利,引擎蓋上的豎式線條營造出很強的肌肉感。
動力,T-Prime GTE基於MLB模組化縱向平臺打造,配備的是一套插電式混動系統,由電機和一臺2.0T發動機組成,並匹配4MOTION全輪驅動系統和8速自動變速箱,最大功率376馬力,擁有50km的純電動續航能力。
內飾的顏色搭配比較協調,搭配了木質紋理的搭配,顯得比較高階大氣,真皮包裹的多功能方向盤手感非常好,真皮座椅製作工藝比較精細化,質感很好,坐上去很舒適,空間大小也比較合理。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Note'”:大眾也開始玩燈了
網友“龍行天下”:這車起碼也要10w快吧
網友“王帥”:哪裡最先進的,為了點選率逼聊都不要了?
網友“長江”:感覺發動機艙太亂
(2017-10-07)
雲卷峰巒天地間,凝是銀河又一天。久居山底低眼界,不登塔雲難為仙。從世人對它的稱讚來看塔雲山猶如人世間的夢境!
尤其金頂觀音殿,建於塔雲山萬仞絕頂之上,三面懸於萬丈深淵,可謂鬼斧神工,令人歎為觀止,被稱為“秦楚一柱,絕頂道觀”。它也是世界上最險要的屋子。
金頂觀音殿三面懸於萬丈深淵,是用四根石柱插入石縫,用石條鋪墊立基,廟頂用黃銅鑄尖。
翹簷上的銅鈴隨風舞動,青龍活靈活現形欲騰飛起舞,其工藝精湛堪稱一絕。
這裡獨特的景色,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觀看,外國人看到後稱讚中國人真厲害。
除了誇讚,外國人還好奇這是怎麼修成的,如此美,如此經久不衰。
(2017-10-07)
連體人是一種罕見的妊娠現象,它是由一個單獨的受精卵分裂而成的。
但這種現象並不經常發生,在每10萬次懷孕中約有一例發生。大多數連體胎兒死於胚胎期,分娩成功率只有二十萬分之一。
世界各地仍生活著不少連體人,生活中除了不便,還要接受很多異樣的目光。
有理論認為,連體人不是一個人,而是兩個人。連體的形態與生俱來,也無須改變。
就如這個世界上其他的男性女性一樣,連體人也可以享受生活的快樂。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QQ殺我”:最後兩圖怎麼解決人之三級
(2017-10-02)
談起老師的影響,估計每個人都得講出一段故事。
而這些故事中,影響我們最大的,當然我指的是比較積極的影響,一定不是最有學識的那個。
一定是最有情懷的那個。
“情懷”這個詞,聽到不要誤會,不是讓你大談特談什麼愛國之類的。
而是對“教師”這份職業,懷有一種崇高的使命感、拯救欲、真正想從內心看到一顆顆小苗能夠快樂成長。
第一次在教育領域聽到“情懷”二字,真的有種從鼻子裡噴出來的冷氣。
且不說這些娃崽有多麼的調皮不省心,單單就成績而言,在高考教育制度的今天,不就是讓他們好好學習嗎?
談什麼虛無縹緲的情懷,純粹是一幫閒的沒事,脫離實際教學,就想找點說法唬人的東西吧。
可漸漸的,當你不再年輕,學生也畢業了一茬又一茬。
可慢慢的,當你經歷世事,見證了一些學生不同發展的時候。
才好似漸漸明白。原來,一個老師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有那點可憐的知識。
更是一種思維,一種學習的習慣,一種積極的價值觀啊。
他沉默寡言,成績中下等,可是眼神裡始終透著一股不服輸。
單獨聊過之後,在那樣的年代,我給他寫過一個紙條。
大意好像是,壓力,你把它背在背上,它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可你墊在腳下,它可以讓你看到更遠的風景。
估計是自己隨手從哪裡抄下來的吧。
放榜後,這個孩子意外地上線了。孩子的媽媽特地來了一趟。
她說,老師,孩子把你的那張紙條貼在了他書桌的正上方。
孩子說,他不能辜負你。
這個故事已經過去了至少八年。
在沒有失去聯絡的那段時間裡,只要有節日,他一定會用心寫好自己的祝福,第一時間送上。
我很慶幸,在那個18歲少年的心裡,有了積極的種子。
(2017-09-25)
王汎森:大學太緊張,出不了好學問
2017-08-12
雅理讀書
建設世界一流、追逐大學排名,這似乎是亞洲大學都無法免俗的一場遊戲。臺灣高校過去20年來,邁出的教改步伐不小。相對於大陸院校,臺灣地區一些高校的學術和科研已躋身亞洲領先水平。但成天圍著歐美高校設定的指揮棒轉,做出了符合世界級水準的學問卻無法解答本土社會亟需解決的問題,這些都構成了對臺灣高等教育的困擾和挑戰。
臺灣高校走過的路、積累的經驗,甚至在辦學程序中遭遇的曲折、遇到的問題,能給大陸高校哪些借鑑和啟示?最近,臺灣“中研院”副院長、院士王汎森受華東師範大學之邀來滬講學,本報記者對他進行專訪。
——《文匯報》編者
編者按
本文原載《文匯報》。若您閱後有所收穫,歡迎關注並分享“雅理讀書”(微訊號:yalipub)
盲目將學院升格大學會升出很多麻煩
Q
您一直關心高等教育的發展。臺灣高校總體數量不少,但辦學質量怎樣?
王汎森:過去20多年來,臺灣許多原來的工專、商專,或技術學院都升格為大學。記得我念書時,臺灣只有30多所大學,現在則有160所。這導致了一系列問題,首先,“少子化”令生源變少,學校招生出現困難;同時,臺灣的教育資源也被稀釋。
在臺灣,即使是私立大學也需憑學校的表現和人數,領取教育部一定的補助。過去,教育部用同樣的錢可以較為集中地進行資助。可當教育資源稀釋後,力道就有所不足。
胡適曾在1947年提出學術獨立十年計劃。按他的想法,一個政府應集中精力栽培10間大學,因為以其財力,只能扶持這麼多。現代高等教育是非常花錢的。19世紀以來的大學所花的錢當然也不少,但都沒有現在這麼多。
胡適(1891年12月17日—1962年2月24日),原名嗣穈,學名洪騂,字希疆,筆名胡適,字適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
更為嚴重的是,臺灣的工專、農專、商專等許多原來具有很強“實做”能力的學校,在升格為大學後,使用和普通大學一樣的評鑑標準,只講求做研究、寫論文。在這個過程中,它們“實做”的傳統喪失了,不管是畫建築圖、技術改進還是農業培養。這個問題最近又開始被注意到。
餘年前,我曾擔任過一次全臺灣科技大學評鑑的副總召集人,當時聽了一些意見,感到問題已經很嚴重,但不知為何沒引起注意。等到這兩年臺灣經濟衰退,人們才開始慢慢再度關注這個問題:公司、工廠覺得招不到需要的人才,可是大學又發現培養的人才過剩。其中部分蹊蹺就在於缺少“實做”人才。人才是有分工的,大學培養了這麼多高等人才,可是招工方不需要沒有實做能力、只會寫論文的人。
其實,早期臺灣企業裡在第一線工作、最好、最有拼勁的員工往往是那幾所有名的專科學校畢業的學生。而且,這些學生也在發展生產的第一線。那次評鑑的時候,一個與會的建築師說,現在從工專學校畢業的學生已經不會畫建築圖了,都要從頭教起。
一個地方的高等教育,必須既有研究高深學問,也有強調實做的。德國的高等教育就分工明晰,全世界經濟蕭條時,德國的經濟相對穩定,失業率也低。相反,亞洲國家卻把不同分工的高校全都變成一個模樣,最後高不成低不就,高深的學問研究不如別人,實做的也不如別人。
“過度緊張的地方”
出不了高度原創性的學問
Q
您曾不止一次談到臺灣高校過度競爭化的問題。很多人都認為,大學實行“優勝劣汰”,才能產出豐碩的科研成果,提升教育質量。臺灣高校的情況如何?
王汎森:我一直在觀察臺灣的整體學術表現,過去20年中,臺灣高校學術質量進步很大。但在進步的同時,也出現了過度強調競爭而導致的問題。
激烈的競爭把整體學術水平推到了“高原”的狀態,可是真正豐沛的、原創的東西一時還出不來。適度的壓力是有助益的,但過度的緊張會壓垮人、出不了好學問。我們用這麼大的壓力,一直“逼”、一直“打”,終於打出了世界水準的東西,用英文在國際上和別人較量,但在世界級水準的研究上,卻看不到更具有突破性的成就,沒有獨創的東西。我們在進步的同時也被那些固定的標準綁住了。
大陸甚至整個亞洲地區的大學都在走同樣的路,都在追逐歐美國家給我們設定的標準。達到標準固然不錯,但下一步我們怎麼走?在我看來,是時候該追求有自己特色、有獨創性的、還要能呼應自己社會需求的學術研究了。
這個問題在臺灣的另一個體現,是對大學世界排名的追逐。大學排名,真是一個很俗氣的標準。臺灣大學掛出橫幅,要努力進“百大”,到那一刻我才知道,原來我的母校不是百大!臺灣中研院前院長李遠哲,諾貝爾獎得主,他也是臺大畢業的。每次看到這樣的布條,他說自己都覺得很不好意思,哪有一個學校把“百大”當作一條命在拼的。
臺灣大學
把“世界百大”作為奮鬥目標,不能說高校沒有進步,確實,有一些大學裡的“朽木”被清除掉了。但我們同時要看到,有得就有失,大學也因此失去了它從前傳道授業解惑、甚至帶有一些悠閒思考的味道——大學變成了福特式管理的超級市場。
Q
您理想中的大學,應有怎樣的一種治學環境?
王汎森:大學應該慢慢恢復為一個精神至上、有些餘裕的地方。當然,餘裕不是懶惰。歐洲中古時期,人們覺得散在歐洲各地的大學是歐洲精神的堡壘,能多少享受有別於基督教教條的思考的自由。現在的大學卻變成了最緊張的地方,太硬了,而且越來越硬。
最近,臺灣的高校在評鑑這件事上有重要轉變。評鑑本來的目的是提升研究和教學水準,但過去10年做得有點過火。系自評、校評、教育部評,每隔幾年要大動干戈一次,文書擺了一桌。去年院士會議的時候,幾位院士,包括林毓生先生和我,聯名提議要求修改評鑑標準。這一意見後來引起了教育部門的重視,臺灣開始允許一定水準之上的大學自己辦評鑑,理想目標是發展學校自己的特色。因為各個學校所擅不同,有些是人文科學,有些是生物醫學,不能用一概標準來評鑑。
林毓生(Yu-sheng Lin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校區歷史系教授、當代著名學者。
但是,當臺灣高等教育正逐漸從原來的一體化標準中走出來時,卻發現最大的阻力是大學的領導階層。因為一些學校被束縛慣了,或是覺得自己定標準不足以服人,最好還是教育部制定統一標準。真是“演戲的人要散,看戲的人不散”。
推行文理學院和通識教育
當是未來努力方向
Q
除了評鑑標準之外,臺灣高校近期還有什麼值得注意的轉變?
王汎森:去年,我和幾位院士希望在臺灣推行文理學院(Liberal artscollege),但沒獲得什麼響應。
臺灣現有的160所高校中,有一大半將來應當轉成文理學院。文理學院的特色是:就最基礎的學科做極為深入的培養,包括物理、化學、數學、英文等等,還有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表達。另外,文理學院裡的老師都非常關注學生的學習,師生比例很小,彼此關係緊密。在文理學院,老師如果研究做得好,非常歡迎,但是教學是評鑑的重要標準。
在美國,文理學院做得很成功。斯坦福大學的一位教務長曾做過統計,發現美國科學院院士出自文理學院的比例遠遠超過其應有的。克林頓、老布什、奧巴馬都受過文理學院的教育。奧巴馬當年讀的是西方學院(Occidental College),2年制。這個學院的一位老師恰巧在臺灣當客座,他告訴我,奧巴馬在西方學院最受益的課之一是西方政治哲學,羅傑·波希教授的“從十誡到上帝之死”。這類課的影響可以從奧巴馬的思維風格與言語表達上看出來。由於文理學院講究領導、溝通和演講的能力的培養,因此從這裡出去的學生擔任領導和主管的比例也相當高。
大學時代的奧巴馬
對於我們這個凡事講求實用的民族而言,會覺得文理學院的教育理念有一點“高大空”。西方好的大學的本科教育不那麼現實,這段教育的目的是為一個人的終生所用,而非只是眼前求識的準備。這包括人生理想的樹立,遇到挫折時的心靈慰藉、與人溝通的方法、自我學習的能力……這些東西是終生所需的。等一個社會認識到教育的真諦之後,才不會把大學當成一個就業訓練所。
我在普林斯頓大學唸書時,那裡有很多美國南部有錢人家的孩子,畢業後會回家繼承家族企業。但學生們選得最多的卻是歷史系,專業的企管、法律或財務,是到研究生階段再學。因為他們覺得,要做領導者,必須要先懂得人的世界,而歷史正可以擴充心量,一個人不可能做拿破崙,但是在讀他的事蹟的時候,整個人的經驗和心靈歷程就延展了。
拿破崙·波拿巴,即拿破崙一世(Napoléon I),出生於科西嘉島,十九世紀法國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法蘭西第一帝國的締造者。
Q
目前,很多國內高校都在試點開展通識教育。在臺灣的大學裡,通識教育推行得如何?你如何看待通識教育?
王汎森:過去20年,臺灣的大學開始陸續建立通識課程。可過去5年,又興起了一股激烈的檢討風氣,認為許多通識課程已經淪為垃圾學分,比如把珠寶鑑定、口腔保護等都列在其中。
通識教育課程必須經過仔細審視。一個人的通識包括哪些東西?一個大學生除了他本來的專業之外,還得有表達、溝通的能力,學好母語和至少一門外語。網路的普遍使得原本的專業知識一查就有,這一點就已對教育產生了衝擊。但為什麼學習還是要緊的事情?因為學習並不只是獲得這些查得到的知識,而是習得把這些知識串起來、形成整體、宏觀認識的能力。通識的目標在我看來應該是培養在各個專業之間或之上的“通達之識”。
治學的年輕人最缺的是對遠景的想象
Q
回顧您的學術道路,您覺得您那一代學者和現在的臺灣青年,在治學上有什麼差別?
王汎森:我那個年代的臺灣青年,追求知識幾乎沒有分科的界限,所以我們基本上什麼書都讀。如果你不小心看到這一代人的書架,你會以為他們在讀八種學問。但是現在學習變得專業化,最多跨出去一兩格。
還有一點,我這一代的臺灣讀書人還有很強的“道”的抱負,這個“道”的抱負現在大概會被認為有點迂腐、老派。
王汎森教授書法作品
這個“道”不一定是儒家原來意義的“道”,而是有一個關懷的目標。臺灣那一代的青年多少都有治國平天下的想法,這種期待會轉化為一種公共服務的精神。現在,這種公共服務的精神正在失落中。一半以上的年輕人已經不欣賞、不接受這樣的想法。年輕人受後現代等各種影響,對比較趨向中心的思考、宏大的敘述已經沒了興趣,並且還有一點冷嘲熱諷。這就是代際間的差別——老一代覺得要談時代走向,年輕一代卻覺得“你到底在說什麼啊?”
Q
您能給現在立志於學術的年輕人一些建議嗎?
王汎森:德國小提琴家穆特說,你要教一個人造船,最有效的辦法是告訴他船在大海上航行的美好,他就會自己想辦法去求得各種知識、技能,來建造一艘大船。對學問本身有一個遠景和想象,其重要性在許多具體方法和技巧之前。
至於我的學術“遠景”,則是余英時老師給我樹立的榜樣。餘先生常講,民國以來很多學者寫過一兩本有名的學術著作之後就金盆洗手了。但我在餘先生身上看到,做學問是長韌的追求。餘先生現在83歲,每天還沉浸在知識的王國中。前不久臺灣東華大學的一個學生說想要了解餘先生對我的影響。我告訴他,老師對我的影響,前一個階段以學術為主,但到最近這些年,又增加了生命歷程的榜樣這一點。餘先生做學問的精神讓我感受到一種價值和意義,也因此,一些來自政府或國內外大學工作上的催促,我都回絕了。
有一個學術楷模其實非常重要。而現在很多年輕人在追求學問的過程中,缺少的正是一些遠景和想象。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澈、”:那些逼逼 上大學學生 出去玩一玩 就好像喪盡天良的人呢? 傻子
網友“無情”:都說活到老學到老,那總不能一輩子在學校裡吧。
網友“哦 歐”:大學學的東西到畢業差不多都留在那裡了,在社會一點都用不到。
網友“tooper”:現在的大學不是太緊張,而是太兒戲。本科生出來工作都跟高中生似的狗屁都不會
(2017-08-12)
不假外求,嘆美性善:《大學問》系列之三
2017-08-03
讀書與國學
儒家經典研讀第三期:《大學問》之三
陽明者,奇人也。十二歲寫詩“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於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見山高月更闊”, 流傳千古。十五歲立志 “為國靖難,討平韃靼”, 遭父拒絕,立志做聖賢。三十八歲被貶龍場驛,悟“知行合一”,承心學。打土匪,平叛亂,擒藩王。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可謂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 《大學》為《四書》之一,《大學問》是陽明先生答弟子問的著述。《大學問》篇幅雖短,乃陽明思想精髓也。今邀諸君共閱《大學問》,解陽明之奇。
圖片來源:中新網
《禮記·大學》
節選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楚楚
簡釋
大學:大人之學,學做君子之學。
明明德:1.讓德性復歸光明,彰顯出自身的光明;2.明而又明,不斷變光明。每個人生來都有光明的德性,教育的意義在於德性不斷復歸光明。
親:親近仁愛。親民:透過教化讓人民互相親近仁愛。
止:守,停留。知止:知道目的地。
至善:最完善的境界。止於至善:追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定:確定的奮鬥方向和目標。
靜:心態平和寂靜,不胡思亂想。有了明確的奮鬥目標,心中踏實,不胡思亂想,自然心氣清淨。
安:安穩其身而心不動。此處專職意志堅定,注意力集中。
慮:精審詳盡的思考。
得:得到,達到預期目標。
定、靜、安、慮、得:儒家修身養性的階梯。
得:掌握到為人處世的恰當的尺度。
本:根,引申為根本。
末:梢,引申為枝末。
王陽明《大學問》
節選
曰:“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其說何也?
曰:人惟不知至善之在吾心,而求之於其外,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生意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則志有定向,而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矣。無支離決裂、錯雜紛紜之患,則心不妄動而能靜矣。心不妄動而能靜,則其日用之間,從容閒暇而能安矣。能安,則凡一念之發,一事之感,其為至善乎?其非至善乎?吾心之良知自有以詳審精察之,而能慮矣。能慮則擇之無不精,處之無不當,而至善於是乎可得矣。
識仁
註釋
謹按:“知止而後有定”,朱子謂所當止之地,即至善之所在也,定,志有定向。其意蓋在於事事物物皆有定理,故須先去格物,知至善之所在(即知當某事時事理當然之極為如何,如是同時去力行,漸漸則可豁然貫通)。文成公之意蓋謂:雖然知止是止於至善,然至善並非是以透過讀書等方式為主要、根本的方式,而是體會到“至善是心之本體”,或因為一時有悟,或是先有篤信而後至於自得(二者未必不相因)。雖然“至善是心之本體”,卻“未嘗離卻事物”(離卻事物,即非儒學),此心此知,必因事物而彰顯。值得一提的是,後儒言至善乃是極致,如何初學便知得?又言悟得本體方是工夫,做得工夫方知本體,豈非一矛盾?若在理論上,大可說明,但落實到工夫,卻不易言。竊謂初學故未必能知至善,卻可勉然向內做工夫,漸漸求放心,雖不如悟後工夫自然無病,卻亦有積善成德指理,況如此用功,亦必有見得時。然此必有知識方可,此知識當是一輔助。
“定而後能靜”,用心向內,自然少雜念,所謂心不妄動。
“靜而後能安”,朱子謂所處而安,文成公之意亦如是。竊謂所處而安,不徒安於所處之境地,乃是安於心體。
“安而後能慮”,朱子謂處事精祥,文成公亦此意,只文成公是明白地在良知上說。
“慮而後能得”,朱子注得其所止,文成公亦此意,故曰:“至善於是乎可得矣”。此得不同於知止,知止只是一時發見,隨開隨蔽。
附:若未能有明快直接之發見,不可希高慕外,只需踏踏實實做工夫,久久自得。一有欲得之心,反自作艱難,勉之。
求仁齋
補充
陽明曰:“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然亦未嘗離卻事物。本注(《大學章句》)所謂‘盡夫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傳習錄》上)
又曰:“心即理也。此心無私慾之蔽,即是天理。不頂外面添一分。以此純乎天理之心,發之事父便是孝。發之事君便是忠。發之交友治民便是信與仁。只在此心去人慾存天理上用功便是”。(同上)
又曰:“至善只是此心純乎天理之極便是。”(同上)
佐藤一齋曰:“交友治民以至萬事莫非此心之理所聯絡,故至善,只求諸心而無不足耳。”(《傳習錄欄外書》捲上)
文淵閣
討論
01
不假外求
楚楚:“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也,而求至善於事事物物之中,生意支離決裂,錯雜紛紜,而莫知有一定之向。今焉既知至善之在吾心,而不假於外求,”這句我有疑問。不觀察外界的生意盎然怎麼體會到至善是啥呢?
識仁:至善之在我心,言不必外求。外求者,脫離此良知而於事事物物上討一個天理來。體會天地生意,若不反求諸己之良知,則天地自天地,聖人自聖人,我自我,全無用處。唯天地生意與我一般,方能體察此生意。此與隨處體認天理不同者,在於點出此固有之良知。
楚楚:當一個人震撼於天地造化神功的時候,已經有所感了,為什麼非得反求諸己呢?支離破碎固然不對,也不能全然否定外求吧。
清康:自然中也有不幸的事情,也有災難啊。
楚楚:不能因為有災難就過於悲觀啊。如果我們試圖理解儒家,就應該從儒家的思路入手吧。
識仁:外求,不是對於外界的體察和感受,而是脫離了自己的良知。良知,就其用而言,是知善知惡的,若不能有感應,也談不上良知了。既然有一震撼,自然是有感應了,這一震撼的便有內的意思,只自覺不自覺。
02
性善
楚楚: @識仁 那對自然,良知認為是有善惡的嗎,還是超越善惡?胡宏認為在善惡之外還有一個超越善惡的自然界,其震撼是一種審美體驗,而不是道德體驗。胡宏所認為的超越善惡,到王陽明那裡就是無善無惡的了吧?
識仁:超越的自然界一語,還望講明。據我所知,理學家言心性多無超越而另成一世界之意。
五峰(胡宏)似言性無善惡,未嘗言此性獨立於世界之外。
舉知善知惡一語,只是言此良心必有感應。若審美、道德種種分別,此良知卻似不全。
楚楚:“人有不仁,心無不仁。”
止於至善:性善不與惡對:
或問性,曰,“性也者 天地之所以立也。”曰,“然則孟軻氏、荀卿氏之以善惡言性也,非歟?”曰,“性也者,天地鬼神之奧也,善不足以明之,況惡乎?”或者問曰,“何謂也?”曰,“宏聞之先君子曰,‘孟子所以獨出諸儒之表者,以其知性也。’宏請問曰,‘何謂也?’先君子曰,‘孟子道性善雲者,嘆美之辭也,不與惡對。’”
——胡宏《知言》卷四
清康:接近告子“生之謂性也”。
止於至善:所以朱子也批評胡宏,認為他的主張是“性無善惡”。
識仁:若不言生之謂性,則生為妄生,性為死性。若只言生便是性,又是不知性。
楚楚:
因為湖湘學講善惡不足以言性,是善惡作為後天的道德評價不足以言說先天本性,並不能簡單倒過來說性不可言善。
在胡宏,性與理、善的關係,是性為萬理之總體,善則是現實之理的規定和後天的道德評價。換句話說,要強調性的至上性,就有必要透過嘆美之辭的手段將性本體與善相對分割,從而構成性無善惡(性無法言善惡)說。結合現實的評價活動看,善惡評價當然可以言說,但卻不應與性之本體混同在一起。例如,在胡宏,要將聖人與眾人區別開來,關鍵在本性的發現有中節不中節、或正或邪的不同,由此而給予“正者為善,邪者為惡”的評價;但是卻不應將此引申到本體,故“世儒乃以善惡言性,邈乎遼哉”!“節”屬於社會的價值標準,後天人性或中節而正、或不中節而邪,善惡的評價於是施加於其上。但若將此後天的善惡評價直接用來規定先天本性,則是既動搖了性本體的地位,也不瞭解人的語言能力和範疇系統都有無法跨越的限制。
--向世陵《理學講義》
胡宏的湖湘學強調先天本體之性不能被道德評價,但是並沒有說後天社會無法做出性善、性惡的道德評價。
帶讀:識仁
討論:文淵閣
編輯:田楚雨
審校:求仁齋主人
欄
目
介
紹
“文淵閣”儒家組目前正在研讀陽明先生的《大學問》,深入文字,鉤沉義理。今後還會學習《大學》、《傳習錄》等儒家典籍。希望您能給我們提供寶貴意見,給我們留言,或是加入我們研讀經典的行列中來。讓我們向經典學習,為自己生命的成長提供借鑑!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