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拍中國春節,外國人眼中的美麗中國年。話說,BBC去年派了幾個英國人
來中國體驗了一把原汁原味的春節
拍了一部紀錄片
《中國春節》
BBC拍中國春節 外國人眼中的美麗中國年
其中有兩位萌萌噠老爺爺
玩得各種開心
吃得各種滿足
一致表示:
這是我過得最棒的新年!
引得英國觀眾各種羨慕嫉妒恨……
中國觀眾也是一片點贊
目前,豆瓣打了8.0分
騰訊影片總點選量已達到3700多萬!
小編不僅連看了三集停不下來
而且全程納悶兒狀態:
為什麼我一個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兒
看著都是再熟悉不過的過年畫面
卻有一種莫名的新奇和感動呢?
有木有發現:
任何我們司空見慣的事物
一旦被冠上“地球”“亞洲”“中國”的Title
瞬間就會變得高大上?
先看這片名
中國春節——全球最大的盛典
英文譯名更炫酷
The Biggest Celebration on Earth
瞧這範兒端的,立馬精神一振
有木有?!
春運也不叫春運了
叫“地球上最大規模的人口遷徙”
是的,wuli北漂都成候鳥了~
科普更是無處不在——
不僅帶著我們一覽了
北京鐵路局排程指揮中心
當然也是亞洲最大的鐵路排程指揮中心~
還調出了一份資料
春運期間鐵路出行人數高達2億5000萬
一天就可以售出560萬張火車票!
BBC的這兩位老爺爺
還親身加入了摩托車遷徙返鄉大軍團
倆人共穿一件雨衣,有點萌~
在返鄉路的站點
喝了志願者為騎摩托車返鄉的農民工兄弟
免費提供的薑湯和粥
驚喜地表示:粥裡還有肉!
感覺心裡暖暖噠!
春節親人重逢畫面也捕捉得很到位
讓人忍不住眼睛一熱
畢竟,春運承載了太多中國人的悲歡離合啊~
說完春運,再看春晚
春晚也不叫春晚
叫“全球覆蓋範圍最廣的電視節目”
BBC特地走訪了春晚後臺
得到的資料又讓外國人嚇了一跳:
想上春晚,要和1000個節目競爭
有的節目準備期長達1年!
廣場舞不叫廣場舞
叫“中國老年人最喜愛的健身專案”
辣條也不叫辣條
叫“中國25歲以下年輕人最喜愛的小吃”
網紅辣條都出鏡了
真的很接地氣啊
至於辣條每年市場份額高達500億
小編和大家一樣樣的
也想馬上吃包辣條壓壓驚!
瞧這倆老頑童吃得停不下來了
還一致表示:
辣!條!好!好!吃!
還有“新發地”
本來是北京最大的食品批發市場
BBC給了個“北京飲食文化的靈魂”美譽!
wuli北京烤鴨爆肚豆汁糖葫蘆簋街小吃
都要靠邊兒站咯~
兩位老爺爺
在農貿市場都能玩得這麼歡脫
不愧是童心未泯啊~
除了這些
BBC還展現了許多
連中國人都聞所未聞的春節習俗!
查干湖捕魚?哈爾濱冰雕?
香港夜間花車遊行?維多利亞港的煙花?
包餃子吃團圓飯求籤逛廟會?
這些片中統統都有!
但是,還有你想不到的!
吃過1918米長的長壽麵嗎?
BBC特地尋訪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
最長手工面世界紀錄保持者劉輝
看到這一根無敵長壽麵的製作
(注意是一根哦)
我目瞪口呆!
但是,小編最喜歡的故事卻是這個
在河北張家口蔚縣暖泉鎮
有一戶姓薛的鐵匠世家
世世代代居住於此
已經整整500年了
薛家先祖發明過一種家傳技藝
打樹花
鐵水高溫熔化後迸濺成萬朵火花
因形似枝繁葉茂的樹冠,所以叫“樹花”
可以理解為一種廉價的“煙花”
但壯觀程度不亞於煙花
薛家規矩
打樹花父傳子子傳孫
世代相傳,傳男不傳女
如今已傳至第14代人薛建國先生
然而,他也是打樹花最後一代傳人了
薛先生只有兩個女兒
無法繼承他的絕技
縱然可以外傳
現在也很少有人願意
繼承一門這樣危險的技藝了
熔化的鐵水溫度高達1600℃
薛鐵匠的手上滿是令人心驚的瘡痍
談及這門手藝將在自己手中終結時
他的神情落寞又憂傷
這不禁讓人想起《百鳥朝鳳》的嗩吶絕唱
如此壯觀的打樹花
不久的將來,我們卻再也看不到了
打樹花即將消逝
煙花卻擁有著科幻般的未來
煙花設計師們已經在設計獨特造型的煙花
未來,當我們再看到這些造型獨特的煙花時
不知是否還有人會想起河北蔚縣的打樹花?
短短三集紀錄片
並不能道盡中國春節文化的精髓
這個比長城還要古老的節日
是每個中國人心中最深沉的情結
過年了
天涯海角也要回家
千山萬水也要回家
最後一起來看紀錄片吧
然後——回家過年!
第1集
《 歸 鄉 》
第2集
《 團 圓 》
第3集
《 歡 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