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印度碰上大英帝國——英國為什麼這麼"寵"印度?

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英國脫穎而出,依託海上優勢,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霸主,並在瓜分世界的狂潮中,攫取了大量的殖民地,建立起了覆蓋五大洲四大洋的日不落帝國。

不過,雖然殖民地眾多,但這其中,也是分了三六九等的。殖民地對大英帝國的重要性不同,英國對它們的重視程度,也存在著明顯的差異。

而一眾殖民地中,最受英國重視的,則屬南亞的英屬印度莫屬。在當時,印度被稱作女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而為了鞏固英國對印度殖民地的統治,英國國王甚至還曾專門跑去印度,加冕為印度皇帝。英國政府對印度殖民地的直接投入,也明顯高於其他殖民地

當印度碰上大英帝國——英國為什麼這麼"寵"印度?

這個就有些奇怪了。論面積,印度並不是最大的一個——加拿大、澳大利亞,都比英屬印度要大的多。論人種和文化,南亞上的族群和文化都跟英國風馬牛不相及,遠比不上諸如加拿大、澳大利亞等英國後裔為主體的殖民地純粹。地緣上,偏居歐洲西北段海上的英國,跟地處北印度洋板塊的地緣關係更是極端疏離。為什麼偏偏這樣一個板塊,在遍佈全球的英國殖民地中脫穎而出,成為英國的心頭肉呢?

在雲石君看來,主要還是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是物產豐饒,且開發成熟。瞭解世界地理的都知道,南亞次大陸的農業環境可以說是相當不錯的,現代印度只是當年英屬印度的一部分,耕地面積就已經超過了中國,而且降雨豐沛,土壤肥沃,農耕潛力比中國要高的多。而且,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南亞板塊本身也是準世界級的體量,又已經經過了數千年的農業開發,已經十分成熟——簡單的說,這地方撿到就是寶,拿來就能用,比起那些沒開發,甚至壓根無法大規模開發的加拿大、澳大利亞、非洲來說,簡直是太舒服不過。

當然,雖然農業開發成熟,但工業上,英屬印度當然是一張白紙。不過近代世界,工業本來就是發達國家自己的事兒——他們本土的工業化都還遠遠沒未成,哪還顧的著殖民地?在那個年代,殖民地的價值,就是宗主國掠奪資源的物件和傾銷工業品的市場,至於轉移落後工業——那是20世紀下半頁才有的事情。所以,農業發達工業空白的印度,在當時是非常適合英國需求,且能給它帶來巨大收益的——至於其他殖民地,要麼農業發達但體量較小,要麼面積巨大,但卻難以大規模開發,它們向英國提供資源和財富的能力,都不能和印度相提並論。

除了自然稟賦好,印度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勞動力豐富。雖然印度人普遍比較懶,但畢竟人多啊——光一個現代印度,人口都快趕上中國了,而英屬印度還包括了現在的巴基斯坦、孟加拉國和緬甸。這麼多人,就算勞動效率比中國人低點,創造出的財富依然是十分驚人的。

這一點很重要。畢竟在農業現代化之前,農業、手工業生產需要大量人口,光有地沒有人,再大的生產潛力也無法變現。而就英國本土那些人,呆在自家英倫三島搞工農業,或者參軍、當海盜都用的差不多了,哪還有那麼多人去填南亞次大陸這種準世界級地緣板塊的大坑?正是印度的大量土著人口,為英國在當地的殖民開發,提供了充足的勞動力

當印度碰上大英帝國——英國為什麼這麼"寵"印度?

當然,本土人口眾多,有利也有弊。好處是拿來就能用,但壞處是,數十倍於英國本土的人口體量,想同化它們,以達到對殖民地的徹底消化吸收,這難度就太大了。

但這對英國來說並不是問題。在之前的《地緣政治:征服世界的大英帝國,為何不徹底吞併它的殖民地?》一節中,雲石君已經分析過,英式殖民帶有明顯的資本主義屬性,它並不特別在意對土地的永久佔領,而主要是為了攫取物質利益。所以,這事兒要是換成俄羅斯人,確實夠他們頭大;但擱英國人身上,他們完全不在乎。

除了上述兩點,再一個讓英國人對印度情有獨鍾的地方,就是統治成本低。

這一點是很重要的。畢竟英國人搞殖民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賺錢。既然是賺錢,那就要注重成本,講究投資回報率。即便你殖民的地方雖然條件很好,能貢獻不少財賦,但如果統治起來成本太高,經常鬧事需要費錢費力去鎮壓,那這麼一算下來,可能就不划算了。

而印度在這一點上,就十分對英國的胃口——雖然它離英國萬里之遙,又有龐大的人口規模,文化、人種等也跟英國完全不搭,但英國在印度實施殖民統治所需花費的成本,可以說是相當低的。

為什麼印度的殖民統治如此之低?這主要從兩方面來說:

首先,印度四分五裂,缺乏大一統的基因。

這是印度的老毛病了。雖然印度文明跟華夏文明有著同樣悠久的歷史,但在政治形態上,印度跟中國是截然不同的。中國搞了幾千年中央集權,大一統一直是華夏政治的主流;但在印度,四分五裂才是這個文明的常態,政治上的完全統一,在英國人到來之前,從未在南亞次大陸實現過,偶爾幾個強勢帝國,也只是統治了次大陸的主要地區而已,而且即便這種主要板塊的統治,時間也都不長,程度也並不高,地方勢力依然有相當強的獨立性。文化上,印度更是亂成一團,從未實現書同文、車同軌——直到現在,別說巴基斯坦、孟加拉了,即便現代印度內部,各地語言也都不同,彼此之間連基本交流都很難做到。再考慮到當時的英屬印度境內除了本土的印度文明,還有中世紀外來的伊斯蘭文明,人種方面,也有印度斯坦人、達羅毗荼人之區別,這種內部分裂程度,可以說是相當嚴重。

當印度碰上大英帝國——英國為什麼這麼"寵"印度?

文化和政治上的分裂傳統,極大的降低了英國人的殖民成本——因為根深蒂固的分裂,印度本土勢力面對英國,完全無法形成合力,很容易被殖民者各個擊破、分而治之;甚至,英國殖民者還可以利用各個土邦、宗教之間的矛盾,以夷制夷,不用親自動手,就將本土可能存在的威脅扼殺掉。

而除了政治和文化的分裂,印度文明特殊的意識形態,也極大的降低了英國的殖民成本。印度文明,或者說印度教文明,推崇種姓制度,將人分為四個階級以及賤民,而且階級身份由出身決定,下流階級和賤民無論如何努力,理論上都沒有逆襲的可能。這種種姓制度,極大的扼殺了下流階級抗爭和奮鬥的慾望,同時,印度教又大肆鼓吹輪迴轉世,宣揚“今生受苦,來世就可享福”的理論,讓下流階級和簡明從主觀意識上,消弭改變自身命運的意識。

這種做法,使得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下流階級——吠舍、首陀羅、賤民等,思想上高度奴化,習慣接受今生的不公,接受別人的剝削。對他們來說,既然橫豎都是被剝削,那剝削的到底是剎帝利、婆羅門還是英國人這樣的外來種族,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同樣,由於種姓制度的泛濫,以及文化、政治上長期的四分五裂,印度人,尤其是下層印度人,也沒有什麼家國意識,對他們而言,既然在一生下來就毫無權利,還註定一輩子不能翻身,那自然對統治他們的領主,對朝廷什麼的也就毫無忠誠可言。

這對英國來說,實在是太美妙不過了。畢竟英屬印度人口是英國的幾十倍,又距英國本土萬里之遙,如果這裡的人有抗爭意識,那英國要應付起來,還真的是相當麻煩。

而在這一點上,中國跟印度就完全不同。

首先,中國雖然也有階級,但中國沒有種姓制度,階級之間是可以流動的。所謂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太平之世,寒門可以透過科舉躋身上流社會,亂世之中,乞丐和尚朱元璋或者流氓混混劉邦,也可以憑自家能耐成為大明天子,大家也並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妥。所以,中國人天生具備強烈反抗意識,對壓迫和剝削的忍耐力,比印度人要高的多,抗爭意識也強烈的多。

其次,雖然古代中國也沒有國家意識,但家國情懷卻一直存在,而且有強烈的族群意識,對異族統治的接受程度低。雖然歷史上,漢族政權也有被異族消滅的情況存在,但這個過程都十分艱難,損耗也十分之大;而且異族為了維持對漢族統治,都必須儘量漢化,否則很難長久。

如果印度有中國這種國家民族特質,那英國就麻煩大了——它想搞殖民,成本會高到幾乎無法承受。但印度的特質,與中國截然相反,這就極大的降低了英國的統治成本,讓它能夠長期在當地維持一種小投入,大收益的利益格局。而這,正是資本主義導向的英式殖民,最中意,最期待的。

優良的自然稟賦,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以及政治、文化上的分裂以及精神上的順從習性,印度的所有一切,簡直就是為英式殖民量身打造的。這樣的殖民地,投一個子兒,能賺回10個,派1個英國兵,能鎮住幾千上萬個印度民;如此低投入,高產出還有這麼大體量的殖民地,翻遍全球,除了印度,還能到哪兒找去?有了這麼些計較,英國對印度如此鍾愛,甚至將其捧為女皇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也就不難理解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256 字。

轉載請註明: 當印度碰上大英帝國——英國為什麼這麼"寵"印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