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論語]
美國《科學》雜誌近日以封面文章形式,釋出了中國量子衛星實現量子糾纏太空分發“一步千里”的世界跨越;前不久,我國在南海試採成功奏響“冰與火之歌”;去年,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成為中國“天眼”……這些世界紀錄讓中國自主創新的進度條一次次被重新整理。
為什麼近代科學舞臺上,作為後來者的中國,如今卻能屢創佳績,頻頻引領世界?國內外的很多專家將其歸納為天時、人和、地利——近年來,中國高度重視科技創新。
正如國際著名科技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安諾傑所言:“中國的一個成功因素是將資金、資源和人才投入科研時一直有明確目標,並有長期計劃。”
“不能總用別人的昨天來裝扮自己的明天,即使是過著‘緊日子’也不能放鬆對科技工作的投入。”在中國,這是全社會達成的有力共識。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支出達到15440億元,比上年增加9%,佔GDP比重為2.1%。美國《華爾街日報》近日刊文稱,中國的研發投入在2009年、2013年已經分別趕上日本和歐洲,有望在2020年前超過美國。
建設世界科技強國,關鍵在人。已故傑出科學家黃大年,彷彿沒有時間停下喘口氣,將一個個高階科技專案推向世界前沿,直至生命定格在58歲。有人說他是個“瘋子”,他卻毫不在意:“中國要由大國變成強國,需要有一批‘科研瘋子’,這其中能有我,餘願足矣!”
“十二五”期間,我國科技人才隊伍迅速壯大,人力資源總量超過7100萬,R&D人員總量535萬;回國人才超過110萬,是前30年回國人數的3倍。
如何啟用人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中國長袖善舞。《“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關於進一步完善中央財政科研專案資金管理等政策的若干意見》《關於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聚焦科技人員和社會反映突出的體制機制問題,一系列科技改革和創新發展的檔案與舉措,讓廣大科研人員迸發活力。
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各國紛紛搶佔未來產業發展和國際競爭的制高點。在2017年全球經濟復甦乏力的背景下,人們更加關注第四次工業革命何時能夠到來。對此,中國發布實施《“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研究提出科技創新2030-重大專案立項建議、國家實驗室組建方案並經中央審議透過……一系列引領中國科技創新的重磅規劃和方案密集出臺,清晰定位科技創新供給的新座標。
辭去普林斯頓大學講席教授的終身職位,放棄500平方米的獨棟花園別墅……談起自己的回國決定,著名科學家施一公曾這樣表示,“那隻用了一個晚上”。
施一公迴歸的祖國,早已不是那個剛從積貧積弱中爬起的國家。如今的中國,從科研環境,到機制和人才建設,都取得長足進展。從“天眼”探空到“蛟龍”探海,從頁岩氣勘探到量子計算機研發,深空、深海、深地、深藍,中國科技突破全方位出現,一批“叫得響、數得著”的科技成果驚豔全球。
美國《華爾街日報》就此刊文稱,中國在科技創新上“重回世界之巔”。
(作者: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