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老師,是對孩子心性養成最大的影響因素。毫不誇張的說,父母的三觀,生活習慣,各種為人處事的方式都對孩子有著不可磨滅的影響。父母在孩子面前哭“窮”,便是家庭教育最大的失敗。
我的父母,是標準的農民階層,家裡雖不富裕,但由於姥姥家屬於小康家庭,所以媽媽從小的金錢觀便是要在自己能力範圍裡買最好的最貴的。因此,我和哥哥的從小便過著高於同等家庭的優越生活。但是,隨著我們的長大,家庭負擔的逐漸增加。父母的觀念也越來越不同,不再像以前那般“捨得”,開始了各種節衣縮食。最明顯的體現就是媽媽在金錢方面對我的強勢洗腦,我步入高中後,哥哥參軍。家裡花了很多積蓄為他打點,由此對我來說就意味著家裡變得越來越“窮”,越來越節儉。
進了高中以後,學業的壓力,父母的操勞,母親無止盡的嘮叨都讓我喘不過氣來。每當我想買雙稍微貴點的鞋又或者是花高價去補習班的時候,媽媽那些“咱家現在欠了外面呢麼多錢,將來還得供你上大學……”諸如此類的嘮叨都讓我像著魔一般壓抑住自己的想法。我不想週末回家看到他們壓抑、惆悵的臉。不想唯一的放鬆時間都充斥著父母的爭吵,母親的抱怨。所以我開始變得“小氣”,變得“懂事”,我變成了大家口中自律的人,不網購,不愛買新衣服。其實只有我自己知道,我變得越來越自卑,越來越狹隘。
我可以在高中畢業後的暑假任勞任怨的打工,我也可以為了省幾千塊的學費選擇了自己並不是很喜歡的專業。可有誰知道,我內心多麼羨慕那些暑假去各地旅遊,大學想學什麼就學什麼的同學,又有誰知道我在默默地為自己家做了一些“自以為是”的付出。
父母害怕哥哥不安心當兵,對他總是報喜不報憂,而我作為女兒卻要聽著他們訴苦,聽著他們抱怨,承擔著一切,再默默變得更節儉,更自卑。曾經我覺得這對我來說是一種成長,是一種鍛鍊,是良好價值觀的養成。直到上大學我才知道,金錢觀對女孩子的重要性。
和舍友一起購物,她們總是不那麼在意價格,更看重品質,在為人處事方面也做得到落落大方,不斤斤計較。而我總是在所有東西里選擇最便宜的,看待事情也總是格局不夠,十分狹隘。
記得一次和舍友一起的帶團經歷,同樣的全陪團,同一家旅行社,給予我倆的報酬和回憶確實在截然不同。舍友沒有吝嗇幾十塊錢,給早早出車來接她的司機師傅買了早點,還把自己所賺的差價給了旅行社一部分。而我十分心疼那些自己好不容易賺到的錢,所以換來的便是司機師傅的拖沓,遊客的不滿,以及旅行社也再沒主動找我去帶團。
父母幫我養成的便是如此狹隘的格局,我並不是反對父母教育孩子要節儉,但如果用力過猛,那便會把孩子的心性養窮,的抱怨並沒有用,父母真正要做的是讓孩子懂得一個可以物質上貧窮,卻不能精神上貧窮,要在做人的格局、教養做到富足。
希望所有的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時候,能設身處地為他們考慮,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心性和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