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人生故事”獨家,如需轉載,請註明,轉自號。
著名的作家龍應臺曾經說,“父母跟食物一樣,都是有期限的。然後,食物過期可以再買,但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很多人總認為,孩子還小的時候,哪怕與自己並不親近也沒有關係。等到長大了懂事了,關係自然就貼近了。可從事實上來看,或許並不是完全適用於每一個人。
幼年時期,孩子與父母的相處,將會決定以後的相處模式。之前在網路上看到這樣一位網友自述,這位網友當了媽媽,孩子一直跟母親生活,自己由於工作忙碌,沒有太多的時間陪伴在孩子的身邊。現在孩子跟自己越來越不親近,讓自己很是受傷,卻也不知道怎麼辦才好。這位網友表示非常難過,卻只能自己安慰,認為孩子還小,等到懂事了之後就自然會跟自己親近。
或許這樣的想法,生活當中的很多人也會具備相同的觀點。可實際上,犯罪心理學李玫瑾教授指出:“在孩子最初的幾年,誰養的就跟誰親,對誰的心理依賴更大。”出生的前三年,特別是剛剛出生的第一年,孩子會對於照顧自身的人產生非常濃厚的情感依賴,依賴的主體則主要是照看這自己的那個人。這種等孩子長大了之後,就可以跟自己關係親密的想法,可以說是大錯特錯的。
心理學家的研究表明:孩子到三歲才能形成客體穩定性與情感穩定性。而客體穩定的概念,是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之下,孩子一歲半即可形成。情感穩定的概念,則在良好的養育環境之下,要到三歲才能夠逐漸養成。換一句話說,只有在形成這兩個觀念之後,孩子們才能夠承受跟媽媽長時間的狀態分離,否則孩子會將這種短暫的分離視為永遠被拋棄。這裡的長時間,所指的是“兩個星期以上”的時間段。
有些人長大之後,比起回到家中,會更喜歡待在學校或者自己獨居。想到這裡,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很多人與父母關係感覺並不親密,這種現象的產生,多半是由於幼年時期缺少父母的陪伴,與父母沒有建立好情感依賴的關係。有些人覺得,自己最大的感覺是,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自己覺得跟父母怎麼也親密不起來,彼此之間的關係就彷彿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心理學家講,“孩子幼年時期,是父母和孩子建立親子關係的重要時期,錯過了這個關鍵期,很難再讓孩子和父母變得親近。”雖然說我們自己已經沒有辦法選擇自己的父母,也避免不了被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可我們能夠決定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父母。仔細想想,孩子需要我們陪伴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精打細算下來,自己成為父母,真正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其實也只有那麼短短的幾年時光。
或許有些人心中難免抱怨,說,“我並不是不愛孩子,也不是不想陪孩子,可是我這麼努力地拼命工作,還不都是為了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但自己有沒有想過,錢總是賺不完的,孩子卻遲早都會長大,他需要我們的時間並不算多。如果一旦錯過了那個培養感情的最佳年齡階段,孩子所產生情感依賴的物件將會很難改變。或許等你想要抽出時間陪伴孩子的時候,他們早已不需要你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