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6月10日電(記者王陽)走進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苑莊鎮南陳村,道路兩旁的白蠟樹筆直挺立,聯合收割機在麥田中穿梭,確保顆粒歸倉,眼前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
然而,過去南陳村一直戴著“集體經濟薄弱村”的帽子:村集體年收入不超3萬元,村幹部在三間跑風漏雨的瓦房裡辦公,久而久之,班子不團結,群眾不擁護。
去年開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模式讓村集體經濟獲得“第一桶金”。汶上縣鑫眾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後,盤活120畝閒散土地,拆除廢棄房屋,復墾土地,種上了國槐、白蠟、法桐等綠化樹苗。
“原來這一片除了沒頂的老房子,就是長滿野草的拋荒地。眼前這些樹苗3年後每棵樹能掙40元。”負責包保南陳村的苑莊鎮黨委委員何西安介紹。
種樹僅僅是個開始。在去年11月的一場主題黨日會上,村裡黨員們又討論起合作社的發展問題,南陳村黨支部向全體黨員發出了倡議:以資金入股的方式入股合作社。三天時間,村兩委成員、黨員籌集入股金超過80萬元。
南陳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理事長王宗佔說:“我們考慮到合作社的運營目標不光是為了強村,更重要的還在於富民,合作社理事會成員積極動員全村群眾以土地入股和租賃相結合的方式入股合作社,目前入股的土地超過600畝。”
合作社採取“糧食種植 苗木套種”的方式統一“種地”。目前,小麥種植面積超過500畝,大豆的種植面積超過100畝。同時,在600餘畝土地上套種了苗木2.4萬餘棵。合作社還吸納村內農機手加入,為統一管理和收割提供技術支撐,並多次聘請農技專家現場授課提供技術培訓。
合作社優先僱用以土地入股的村民到合作社農田裡“打零工”,讓他們可以在“家門口”就業。孟昭坤是合作社的一名“管理員”,每天在各個大棚間來回巡視。他說:“今年我74歲,年紀大了不願意出去打工,來合作社幹活不僅每月有固定收入,還能顧家,家裡人都很高興。”
在利潤分配上,合作社對所有經營專案進行總核算,從經營利潤中提取20%作為公積金,用於滾動發展,剩餘經營利潤村集體分紅30%,社員分紅70%,以提升全村收入。
苑莊鎮黨委書記李振生說,我們用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發展模式,村集體以資產資源入股合作社,支部書記任合作社理事長,充分發揮支部的引領作用,動員更多的黨員、群眾加入,發展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可以說是用“紅色黨建”促進了“黃土地”增收。
據統計,目前,汶上縣在工商部門註冊登記的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已達12家,其中土地股份合作社4家,生產經營性合作社6家,服務(勞務)型合作社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