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飆狠話
“我家孩子最近不知道怎麼了,一旦情緒不對時,就揚言要‘打死爸爸’,甚至拿東西朝爸爸身上一頓招呼。”
“可當我們耐著性子決定要慢慢教育她時,又發生一件令我們尷尬至極的事情——有次和朋友們聚會,在寒暄期間,3歲的她竟說要把朋友肚子裡的寶寶‘殺死’,我萬萬沒想到她竟然會說出‘殺死’這樣的話。後來在她看圖講故事時,也出現了好幾次‘打死’‘殺死’這樣的詞彙。我和爸爸現在真的蒙圈了,不知道該如何給她解釋才好了”一家長提出了這樣的問題。
其實我很理解家長對此的焦慮,當“打死”“殺死”等殘忍詞語從天真無邪的小朋友嘴中說出來時,我們會因為其巨大的反差而感到極其的不適。但事實上,幾乎所有在3~5歲之間的小孩子,都會有這麼一個“亂說話”的階段。
孩子“亂說話”的原因究其原由,主要有兩個:
1.不明所以,在亂用
孩子在3歲後會進入一個“語言爆發期”,在此期間,他會盡全力將聽到的每一個新詞都吸收進自己的大腦,絞盡腦汁去揣測它的意思,並主動用這些新的詞彙去表達自己的看法。當然,在這個過程中,他其實是不知道這些詞用到此處是否得當,也不明白同樣的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是會有不一樣的效果的。
就比如說,當你愛意滿滿逗弄孩子說:“你真是媽媽的小傻瓜”,孩子可能不太明白“傻瓜”究竟是什麼意思,但因為你的語氣及表情,孩子會覺得它應該是“小可愛”的意思。所以在下次,他可能就亂用了:“媽媽你真是個大傻瓜”!
所以,就算孩子說要“殺死”“打死”某人時,他很可能就不太明白“殺死”“打死”帶給人的感覺,只會自己覺得“它只是會讓某人或某物消失不見而已”。畢竟這麼小的孩子,還不太明白“死亡”的概念,相應地也不懂得生命的寶貴,沒有對“死”的忌憚感,當然就會不分情況的亂用了。
2.明白所以,但就是要說
當孩子逐漸能理解並感受到“語言”帶來的力量(“攻擊”作用)時,他就會像得到了一件“武器”一般,但凡有衝突發生時,就立即拿出來去“攻擊”對方,以此來保護自己或刺痛他人。除此,孩子也會在閒來無事時將其拿出來揮舞兩把,藉此來感受自己的“強大”。
記得糖豆的小表哥和小夥伴吵架,可能因為他們並沒有聽到或接觸到很勁爆的吵架詞彙,所以他們把吵架活生生演成了說笑話——小夥伴說:“你個臭粑粑”,另一個說:“你個大臭屁”,小夥伴回懟說:“你個臭垃圾”,另一個再懟回說:“那你是髒垃圾桶”……
其實就算孩子沒接觸過什麼髒話,他也會對“罵人”無師自通的。
可從另一面來講,孩子選擇用語言去“罵”人,而不是選擇動手去打人,社會化程度又提高了一步,這未免也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只有野蠻的動物才會對看不順眼的另一方狂撓亂咬,而人類則會選擇用語言去刺痛別人的內心嘛!
所以,孩子就算明知“打死”“殺死”這些詞彙不好,卻故意去說出“打死”“殺死”某人/某物的話,其實也未必代表孩子真的想至對方於死地,孩子無非是在表達自己對對方的不滿或不歡迎而已。只是這些話說出來比較過分,讓人一時難以接受罷了。
當然,這兩種情況也可能是一同存在的:孩子知道這詞不好,但具體哪裡不好就不知道了,只知道大人在生氣吵架的時候會用到,於是當自己生氣時,也開始亂用去震懾或傷害他人了。
“理解歸理解,可有時候孩子說出來的話太氣人,自己接受不了又該怎麼辦呢?”
根據情況的不同,可以將其分為兩種:
1.正兒八經的髒話,聽完之後不想再聽孩子說第二次的話
這些髒話十有八九會與生理行為有關,但因為孩子孩子小,所以你也不必給他解釋太清楚。你只需要明確告訴他:“剛才你說的那個話,是一個很髒很不禮貌的詞彙,你看媽媽從來都不會說這樣的話,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以後不說這個詞了,好不好?”
語氣平靜,態度平等,首次說出髒話的孩子在看到你的反應時,通常就不會再說第二次的。
“但也保不齊有的孩子太調皮、被周圍的壞環境影響太深的孩子,就喜歡看你被惹惱的樣子,這可怎麼辦呢?”
那你可千萬不要著了孩子的道了,因為你對他髒話的反應越大,他可能越開心、越得意,反而會刺激他說髒話的慾望。你需要做的是,淡定告訴孩子:“你說的話太髒太沒有禮貌了,我實在聽不下去了(邊說邊捂上耳朵),如果你想說,就請關門到房間裡自己說。倘若他還在不停說,就要付諸行動,把他拎到一邊去。”
若你的行為、表情堅持且認真,孩子也一定會閉嘴不再說的。
2.過不過分,具體要分情況來看的話
就拿“打死”來說,在生活中也經常會用到:打死蚊子、打死害蟲。
就“殺死”來說,也是生活及書本中常用到的詞:殺雞殺魚,殺死惡魔等。
話過分不過分,具體要分情況來看。如此一來,你就沒辦法簡單粗暴地一刀切,要求孩子“不可以講”這些詞了。
因為孩子還小,經歷的少、理解能力還太弱,你是沒辦法和他說太多關於邏輯及道德上的東西的。你只需要明確地告訴他:“你的這個話,會讓對方有很差的感受,你是個有禮貌的好孩子,我們不這樣說”。當然,之後你也需要教孩子,如何用得體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就像開頭家長說孩子要“殺死”腹中胎兒一樣,家長完全可以告訴孩子:“‘殺死人’會讓他人感到害怕,你是個友好善良的孩子,我們不說這樣的話好不好?”
之後也要教孩子用正確得體的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媽媽知道阿姨們都去關注另一個未出世的小寶寶,你會有點失落,可是你可以告訴媽媽說,沒人關注,自己會很不開心……”
即使孩子在心情差的時候對你說狠話,你也不要因此就覺得傷心難過,更甚至惱羞成怒攻擊孩子,倘若如此,那你與小孩子又有什麼區別呢!
其實,在孩子對你說狠話時,你只需要做好這3步就好了:
- 平復自己的情緒(自己冷靜一下,若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默唸20個數)
- 平復孩子的情緒(讓他大哭、大鬧一場,或給他愛的抱抱都可以)
- 再給他擺事實,講道理(你剛才說的話真的讓媽媽很傷心,我也知道你很生氣,但你可以說出來自己的感受,這樣媽媽就能好好處理你的情緒了。只是不要再說“打死”“殺死”媽媽的話了,好嘛?)
孩子由“野蠻的小怪獸”變身為“文明的社會人”是需要花費很長的時間的——孩子1歲左右出現的一言不合就亂打人、咬人的行為,可能需要你孜孜不倦教到3歲,孩子才有可能對自己的暴力行為有所控制;在孩子3/4歲出現語言暴力行為時,可能你也需要花費2年甚至更多的時間去教導、糾正才能行。
而在此期間,你著急也是沒有用的,只要你能持之以恆、堅持去做,孩子或早或晚都是能學會的。
其實,相對於教導、糾正孩子,父母以身作則、控制好自己的言行才是更重要的——假如有天自己不小心說錯了話,也需要及時作出道歉,哪怕對方是比自己小很多的孩子呢。給孩子做好了榜樣,就算你水平有限、沒有什麼好的教育方法,孩子也不會比你差到哪裡去的。
願所有處於、以及即將處於“亂說話”階段的孩子,都能被自己的爸爸媽媽耐心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