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很多家庭在有了孩子之後,為人父母的夫妻關係本應變得更加緊密,但卻出現了更多的矛盾衝突。很多爸爸們表示自己“沒變”呀,怎麼妻子總能挑出毛病來。殊不知,在有了孩子之後,爸爸們“自認為沒有變化”,就是一種認知落後的表現。

生娃後老公成“撒手掌櫃” 寶媽直言不勝任“為人父”

最近在網上看見了這樣一則求助帖,一位寶媽說,有了孩子後,孩子的照料問題和家庭料理一直是由自己在負責,老公儼然一位“撒手掌櫃”什麼都不聞不問。有時候正在忙著做家務,孩子哭鬧了,老公也只會坐在沙發上叫自己去看孩子,完全沒有要停下游戲的樣子。

孩子上幼兒園,老公也從來沒有接送過,連幼兒園具體在哪都不知道;孩子平時有個發燒感冒的,老公也只會指責自己沒有做好母親的職責。在我作為孩子的母親後,明顯感覺身上的責任更重了,要負責的事情也更多了,可是孩子的爸爸卻好像沒什麼變化,不能勝任“父親”。

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這樣的情景,在很多家庭裡可能都普遍存在著,在韓國,還專門有一個詞語,叫“大雁爸爸”用來形容這類父親角色缺失的男性。都說有了孩子後,女人就自然成為母親,而男人總是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承擔起早就屬於自己的父親角色。但是孩子每一天都在長大,孩子等不起父親角色意識的覺醒。

榮升奶爸後提不起責任感,3大原因成困擾

▶受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影響

一直以來,“男主外,女主內”的落後思想影響了很多代的人,即便是在男女更為平等的今天,仍有很多人的潛意識受到了這樣思想的影響,認為照料孩子和家庭就是女性的責任,所以很多男性在成為爸爸後沒有增加相應的責任感,卻能不感到絲毫的愧疚。

在這樣的刻板印象下,給男性的角色定位一般是有事業心的,強硬的,不為情感所羈絆的,這也容易導致很多男性不善於,甚至是不知道如何去承擔這樣一個感情色彩更多的父親角色。

不僅是男性會受到這樣落後思想的影響,不少女性也是如此,有時候,她們的一些言行甚至是把自己的另一半攔在了照看孩子的門外。總是過於積極地承擔育兒責任,很少主動向自己的另一半求助,甚至是在另一半要求主動承擔時表現出阻攔的行為。

▶沒有親身經歷過十月懷胎的歷程

從知道好孕訊息到臨盆分娩,在這長達數月的孕期裡,在懷孕引起的孕吐、肚子隆起和胎動,以及懷孕給身體帶來的不便中,女性對於孩子存在的感受總是要更加強烈一些。早在孩子出世前,女性的母性就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覺醒,而男性更多的時候處於旁觀的位置,這也是為什麼在懷孕的過程中,不少丈夫會說出像“不就是懷孕生個孩子嗎”,“怎麼懷孕了變得這麼嬌氣”這樣話來。

到了孩子降生,育兒問題變得更加現實時,母親往往能更好地銜接,而父親則常常感到手忙腳亂,不知道該做什麼。

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男性比女性較晚熟

愛玩是男生的天性,即便是有了孩子之後仍有不少男生表現出“玩心”重的現象,不少女性更是調侃,自己有了兩個“孩子”,這是因為男性要比女性更晚成熟。

英國《每日電訊報》曾經報道,根據研究發現,女性在32歲時達到完全成熟,而男性則是在43歲,比女性晚了將近10年;曾經有超過46%的女性表示自己常常感覺到男性的不成熟。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會覺得,男人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加成熟穩重。

榮升爸爸後提不起責任感很多時候形成了一種“假性單親”的家庭狀況,即夫妻雙方並沒有離婚,但是由於其中一方家庭責任感的缺失,仍然讓另一方和孩子產生了單親家庭的心理感受。父親角色延遲有或外界或內在的原因,但是爸爸們應該更多的有意識地去承擔家庭責任,這不僅可以減輕媽媽們的壓力,還可以更好的養育子女,維護家庭關係。

父親角色缺失,讓孩子成長受阻

▶影響孩子的認知和行為功能發展

根據心理學家埃裡克森的發展階段理論,嬰幼兒時期的孩子面臨的主要發展問題是信任關係,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本能的會和母親更加親近。但是隨著孩子的成長,他們會更多地受到父親的影響。

在孩子3-6歲時就進入了俄狄浦斯情結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會逐漸完成性別認同。對於男孩來說,父親是他們模仿和學習的物件,父親角色的缺失,很容易導致男孩發展成怯懦膽小的性格。正如塞萬提斯所說,父親的德行是兒子最好的遺產。

而對於女孩來說,父親是她們最先接觸,並且親密接觸的異性,父親言行的表現會大程度的影響女孩後期的異性交往觀念和擇偶傾向。

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影響孩子心理健全

就像家長的陪伴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陪伴一樣,父親角色的缺失也是身體和精神兩方面的。

雖然不少父親可能由於工作繁忙,陪伴孩子的時間很少,但是每一次和孩子的相處都是愉快的,相處時間少卻有精神和情感上的交流、溝通,那麼這也是高質量的陪伴。而有的父親可能確實和孩子共處在一個空間,但是精神上和情感上的互動卻很少,甚至更多的是不愉快的,那麼對於孩子來說,父親的角色仍然是有所缺位的。

父親角色的缺位往往會導致孩子感覺到關愛的缺失和孤獨,從而內心發展得更加敏感脆弱,性格也就更加內向。父親缺位的童年很可能是孩子們一段冰冷的回憶。

▶傳遞錯誤的親子關係

都說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父母相愛,而父親對於家庭責任的承擔不也是父母相愛的一個表現嗎?長期處在父親責任感弱的家庭環境下的孩子,也就無法形成正確的家庭親子關係。

一部分的孩子可能會認為這樣的現象是正常的,也是繼續受到了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女性應該承擔更多家庭責任”這樣思想的影響,長大後也就延續了這樣的家庭關係。

而還有一部分孩子可能會為母親感到不公,從而在心裡對父親生出牴觸感,於是到了後期,即便是父親的責任意識覺醒了,孩子也已經關上了情感交流的大門,把父親拒之門外。

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小編總結:

孩子的成長過程是一個不可逆的前進過程,有很多習性和技能,以及心理狀態都是在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父親角色的缺位必定會導致孩子的成長遇到更多阻礙。同時,爸爸更多承擔育兒責任還可以更好的體諒媽媽,提高共情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和媽媽溝通構建一個溫馨有愛的家庭。

【互動話題】大家身邊有這樣的父親角色延遲的情況嗎?大家認為這樣會對孩子產生哪些影響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分享。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40 字。

轉載請註明: 初為人父不能勝任“責任感”?“父親角色”延遲有因可循,得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