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匠心!西樵這些歷史悠久的傳統手工技藝,你知道哪些?
南海西樵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資源
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龍舟說唱、西樵大餅製作技藝、
香雲紗(坯紗)織造技藝、
南海醒獅(採青技藝)
……
西樵,有16項非物質文化遺產,
其中包括省級1項,市級7項,區級8項,
傳習所10個、傳承人16人。
這些優秀的傳統文化是西樵瑰寶!
它們值得被瞭解、被熱愛、被傳承~
樵見“非遺”,
西樵鎮文化發展中心推出系列影片,
圍繞“手工技藝、民俗活動、
舞蹈武術、文學曲藝”
展現西樵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今天我們走進 傳統手工技藝篇!
戳影片,瞭解南海廣式旺閣醬油釀造技藝、西樵大餅製作技藝、南海竹編、傳統繅絲技藝、香雲紗(坯紗)織造技藝
南海廣式旺閣醬油釀造技藝
南海廣式旺閣醬油釀造技藝
從選豆到發酵再到曬制,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細心完成,
才能釀造出好的醬油。
而在最重要的發酵環節
控制豆的溫度和溼度尤為重要,
如果發酵成功了,
對品質來說就成功了7成!
西樵大餅製作技藝
2016年西樵大餅製作技藝
被列入佛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一揉一掰、拍下案板、放入烤爐
製作西樵大餅和麵方式以搓、疊為主,
酵頭最重要!
餅面呈沙梨色,入口酥軟,
才是好的西樵大餅。
西樵大餅製作技藝由初學到上案臺,
必須經過三年的實習和實操。
南海竹編
西樵鎮的百西大地村,
迄今已經有700多年曆史,
這裡曾是遠近聞名的雨帽村。
慢工才能出細活,
破竹、刮青、加工、上油.....
看似普通的雨帽,
要經過九道工序才能成品。
雨帽已逐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但是傳統手工藝竹編要繼續發揚光大。
傳統繅絲技藝
西樵至今還保留著
擁有千年歷史的“桑基魚塘”。
過去,西樵曾創造
“一艇生絲去,一艇白銀回”的輝煌。
繅絲分為前繅和後搔,
前繅最主要的環節就是抽絲剝繭,
將絲條從蠶繭變成絲,
後繅實際是復搖。
剝繭、選繭、煮繭、抽絲剝繭,
從蠶繭到一條條雪白的絲,
過程十分不容易,
而這種技藝也逐漸被機器取代。
香雲紗(坯紗)織造技藝
香雲紗在“染整”前,
需要由一根根蠶絲織造成坯紗。
香雲紗的織造技藝起源於南海西樵。
香雲紗的絞綜織造技藝
代表了當時廣東最高的織造技藝水平。
解絲、撥經、漿經、
遊經、打緯、織造這6個工序,
最核心的技術是絞綜,
而這一技術成就了廣東香雲紗的獨特之處,
通風透氣又舒適~
近年,
西樵鎮積極探索非遺傳承新方向,
結合傳統民俗活動開展
創新方式傳播“非遺”魅力,
多領域嘗試非遺與產業相融發展。
讓我們點亮西樵非物質文化遺產,
延續傳統文化的命脈!
完
來源:南海西樵
編輯:柳陳
【來源:珠江時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