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全有上將在老山輪戰中給越軍上了一課,戰後由軍長升為司令員
1984年4月為了收復老山,我軍打響了兩山輪戰的戰鬥。這是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時期,其中的一場經典戰役,但最終還是中國解放軍以壓倒性的優勢取得了勝利,但是越南軍隊也因此付出了慘重的傷亡代價,被中國軍人擊斃這麼多士兵,越軍自然是心有不甘且憤怒的。便開始在中越邊界搞事情,建造軍事基地,並看準時機,在我軍往回撤的時候將老山佔領,可以說越南的種種舉動,已經對我軍構成了極大的威脅。於是在1984年,我軍開始在老山、者陰山集中對越軍實施打擊作戰,最後成功擊退越軍,收復了老山和者陰山,在整場戰役中,為了更好的提高我軍的實戰作戰能力,我軍又相繼調動了10個集團軍的兵力來老山和者陰山進行戰鬥,兩山輪戰也由此而來。
自古以來,只有實踐得來的才叫真實和正確,軍隊的實力究竟是強還是弱,只有在一場戰鬥中把別人打到服氣,才能得到最佳體現。當初和越南作戰,我軍派出了18個野戰軍,戰場上,已經一段時間沒有實戰過的中國軍隊找回了原來的感覺,也有一大批個人能力十分突出的人表現格外亮眼,比如廖錫龍、王祖訓、傅全有等,解放軍的真正實力得到了充分體現。可是在這場戰爭中,但是中國軍隊應該意識到自己的表現並沒有做到最好,很久沒有參加實戰的原因,很輕易能看出我軍訓練不足,在武器領域的沒有太大進展,而且,軍隊體制沒有完善好的地方還是很多,由於這些因素,才讓我們在精簡軍隊發展武器這條路上走上了正軌,中國軍隊開始變得越來越強大。
時勢造英雄,困境造勇者,每一個被稱為英雄的人,除了自身的勇氣與膽識過人,更要抓住一個個機會。在老山輪戰的戰場上,中國軍隊中有一位名叫傅全有的上將。 傅全有出身於中國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若是他出身時中國沒有被戰爭陰霾籠罩,他可能到死都還在山西原平,做著家裡祖祖輩輩都做的事,務農。事實卻並沒有這樣發展,傅全有在16歲時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在軍營裡積極向上、勇氣過人,並在軍中擔任排長一職,解放戰爭戰場上,比較重要的沙家店、延慶、宜川、蘭州等重要戰役中都有他的身影,為解放戰爭貢獻了自己的力量,需要重點突出的是在蘭州戰役中的傅全有,帶領部隊抓獲了兩千多俘虜,可以說是野戰史中抓俘虜數量之最,隨後傅全有還出現在瞭解放大西北和朝鮮戰爭的戰場上。回到中國後,傅全有在軍政大軍高階系學習結束後,在軍隊中的軍銜也還只是參謀長。幾年後的老山戰役,使傅全有有了保衛祖國,再立大功的時機,在老山輪戰中,傅全有運籌帷幄,不僅掌握了老山戰役的戰局,還制定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對越軍造成了巨大打擊,經此一役,中央後來授予了傅全有上將軍銜。
在老山戰役中,不得不要提到的一個軍隊就是南京軍區第一軍,它在此戰中的成功其實也還要對虧了傅全有等將領們的成功部署除了針對越軍所指定的“mb-84”的反撲作戰計劃以外,此外,我軍又入滇作戰,並從外區調動部隊進行支援,在第一軍先到達前線以後,此時的傅全有對於目前的戰勢,心裡早有打算,按照當前的戰爭形勢來看,他非常有必要在開戰前做好十足的軍事部署,奪取戰場的主動權,為奪取勝利製造機會,傅全有等將領們開始緊鑼密鼓的進行一系列的戰前準備工作,集合軍隊進行臨戰訓練,並做好戰爭必需物資,事情不分大小,傅全有將軍都要親自過問,他心思細膩,凡事都要考慮周全,在作戰過程中,戰場上的一切動向都被 傅全有將軍密切關注著,這樣能讓他對於戰場上的形勢及時作出反應和應對,找到其中最適合攻擊敵軍的戰術策略,在歷經了一輪又一輪的激戰之後,戰爭的勝利終於被我軍順利拿下。
在赫赫有名的老山戰役中,第一軍部隊過硬的作戰本領被展現地淋漓盡致,雖然敵軍有著比我軍更加龐大的軍隊規模,但是他們卻能夠用智慧化解困難,扭轉局勢。就是這樣的第一軍部隊,從來不畏懼任務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困難,在執行任務的時候,全部且出色地完成了組織安排的三次出擊作戰任務,任務過程中,摧毀了越軍28處陣地,不僅如此,他們還成功地繳獲了敵軍大量的槍支彈藥,而我方的傷亡人數卻比較小,他們不僅僅只是取得了顯赫的戰績,第一軍已然成為了一支優秀的作戰部隊。繼老山戰役的偉大勝利,第一軍也打響了自己的名氣,不僅是因為他們在戰爭中的出色表現,更是第一軍隊不同於常人的毅力。他們在老山戰役中的突出行為,不僅僅為他們贏得了軍委和昆明軍區的通報表揚和嘉獎,同時,也為後期作戰時的其他部隊提供了可以參考的例子。
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持續期間,由於傅全有軍長貫徹始終的正確指揮,在研究了越軍的戰術特點後,針對性地制定了四期陣地建設計劃,不止如此,他還提出了“寧可挖工事累死,也不讓炮彈炸死”的戰鬥號召,強調了修築工事的重要性,極大提高了我軍對於修築工事的熱情,部隊開始抓緊時間修築工事,與此同時,傅全有開始制定各種計策巧妙地反擊越軍的工事計謀,越軍的“塹壕延伸式”戰術在我軍的精密部署下形同虛設,挽回了當時我軍在戰場上的劣勢。當時的情況並非文字所描述的那樣輕鬆,充滿了未知的驚險和恐懼,當時的我軍只是剛剛接手陣地,還並未做好迎戰的準備,而越軍,因為早已守株待兔,所以顯得輕車熟路,我軍的炮火優勢在越軍的新戰術“塹壕延伸式”面前被全面壓制,越軍在壓制我軍炮火後,又瞄上了我軍陣地及後方運輸線,用炮火進行輪番轟炸,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我軍一線守備部隊只能長期處於高度戒備狀態,並且補給也難以運送給一線守備部隊。所幸所有的困難都在傅全有等領導的正確抉擇下被化解了,我軍由被動挨打轉為主動攻擊,最終平安無事。
對於每一場戰役,關鍵在於指揮員對於局勢的敏感程度以及對於整個軍隊的指揮能力。傅全有就擁有這項優秀的能力。他對於領導班子的領導是非常認真負責的,在老山輪戰役中,讓越軍從此不敢隨意挑釁中國。戰役後期,整個軍隊採用的多種戰術都將越軍狠狠地蹂躪了一番,我方軍隊更是在這場戰爭中不斷樹立起必勝的信念,正是憑藉著對這一系列戰術兵法的充分利用,使得戰役在進行到後期時,我國邊防部隊在傅全有軍長的帶領下步步穩贏,讓越軍一步一步擊退在邊境以外,並快速將敵人的陣地佔領,讓敵人無地可依,最終成功讓越軍對我國產生敬畏之情。在老山輪一戰中,他會將朝鮮戰場上所獲得的經驗時刻記於腦中,結合當時的作戰情況,充分運用於老山輪一戰中,這也促使了這次戰役的完勝。
1979年中越自衛反擊戰受到了大眾矚目,前期的自衛戰勝利來得非常輕鬆,僅用一個多月的時間便打贏了,維護了我國領土主權,而老山輪戰卻花費了5年的時間才得以完成。其實,結合當時的軍備力量和實戰情況,解放軍在這場戰爭中有絕對優勢,這場實力的較量在1979年就已分勝負,中越的5年自衛戰聽起來耗時費力,實際目的是給士兵和基層指揮官一個鍛鍊能力和提升素質的機會。而且,這一次戰爭讓越南心服口服,讓越南意識到和蘇聯聯手想統領東南亞純粹是痴心妄想,給中國改革開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