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教育中,死亡教育一直是避而不談甚至是忌諱的話題,導致兒童對死亡教育重視程度幾乎是空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多少會遭遇寵物、親人、朋友的死亡,如果一味避而不談,兒童對死亡的焦慮、恐懼及哀傷無法得到及時得當的調適與引導,一旦碰到死亡事件,壓抑的情緒以及扭曲的認知,會以異常的行為反映出來,這將會影響兒童的心理健康和健全人格的發展。
而很多家長即使在這方面進行過引導,也只是把死亡美化,沒有正面回答。很對家長都是這麼給孩子解釋“死亡”這個詞:
1、只是睡著了,要睡很久很久……
2、走了,去了很遠的地方,暫時不回來;
3、去了天堂,特別漂亮的地方……
這是家長最普遍的解釋,但是無論哪種一種,都是對死亡的錯誤的解釋。
白巖松說:“中國人討論死亡的時候簡直就是小學生,因為中國從來沒有真正的死亡教育。”
馬東在《奇葩說》總結說:如何面對生死這件事,是我們漢文化缺失的一課。
在《經典詠流傳》中,當胡可說:有一天可能爸爸媽媽老了,不可能永遠陪在你們的身邊,你們是親兄弟倆,才是一直可以攜手走完這一生的那個人。
此時小魚兒天真地問:“那要是老了的話,會不會死?”
面對小魚兒的意外發問,胡可直面回答“人都會死的”,並暖心安慰孩子。
沒想到這個生死話題引得安吉、小魚兒抱頭痛哭,小魚兒直接在臺上哭著不停地說“我不想人老了會死”,畫面讓人潸然淚下。
事後胡可還認真安慰孩子們,讓孩子知道,不要擔心父母會死,爸爸媽媽會陪他慢慢長大,即使有一天會死亡,也是在他長到很老很老以後,而不是現在。
我們認為,死亡這件事情太殘酷,無法短時間消化,就會把死亡說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讓孩子容易接受。但是這種矯枉過正的作法,很多時候會讓孩子曲解死亡的真正含義,從而誤導孩子。
“只是睡著了”這種說法會讓較小的孩子混淆睡覺和死亡;
“去了很遠的地方”會加劇孩子對已故親人的期盼,讓孩子沒有安全感;
“去了天堂”讓孩子對死亡有了一個美好的幻想,會讓孩子對死亡產生嚮往。
保羅薩特曾經說過:生命的悲劇在於它永恆的處在不斷縮減之下。只有在災難面前似乎才驚醒,我們不禁要問:生命的短暫和易逝,為什麼我們平時沒有意識到?
答案其實很簡單——我們缺乏生命教育,尤其是生命教育中的死亡教育。
01那麼我們該如何正確引導死亡教育呢?不同年齡段有不同的教育方式。
1、4歲以下
4歲以下的孩子對死亡是毫無概念的,孩子無法區分死亡和分離。這個階段的寶寶不需要刻引導死亡的概念,只需要讓孩子明白分離的含義。分離不等於失去就可以了。
2、4-6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對事物已經具備一定的認知,可以簡單的思考和判斷事物。父母這會階段可以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死亡是一件不是那麼愉快的事情。也可以做一些比較簡單的比喻讓孩子理解。比如:玩具徹底壞了,不能玩了比作死亡,讓孩子對死亡有個初步的認識。
3、6-9歲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基本能理解死亡是生命結束的意思,但不完全,可能存在自己的想象:被妖怪殺了等等。
這個時候家長需要用一些書籍、繪本對孩子進行引導。有一本書《爺爺變成了幽靈》是個不錯的繪本,家長和孩子一起閱讀,消除孩子對死亡的神秘感。
4、9歲以上
這個年齡段以上的孩子,就能正視死亡了,並且能對死亡產生一系列的不同情緒。這個時候的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引導孩子在面對死亡時,如何宣洩自己的情緒,如何正確看待生離死別,正視死亡,敬畏生命。
這個階段的孩子,當遇到親人、朋友病危或寵物死亡時,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力所能及的幫忙照顧臨終的病人或寵物,帶他們參加葬禮以表達哀悼和追思,鼓勵他們表達內心的感受和想法,使他們從中學習到真愛,使他們感受到溫暖和勇氣。
這也給他們將來能夠成熟面對失落感或挫折的力量,引導孩子以積極、健康的心態去面對死亡,從而讓孩子學會珍惜有限的生命。
02作者寄語
正確的死亡教育,即是我們不拒談死亡,更不會把死亡說得那麼可怕。因為死亡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
“死亡教育”的本質就是讓孩子對生命的全新認識,瞭解死亡是不可逆的,讓孩子們敬畏生命,善待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