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化:城市管理助力鄉愁“迴歸”,為“鄉村振興”騰空間促民生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好轉,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在廣州市從化區,風光旖旎的鴨洞河生態廊道和生態設計小鎮周邊區域,成了廣大市民外出度假的一處“網紅打卡點”。根據從化區官方資料顯示,在“五·一”假期,生態設計小鎮總接待遊客近10萬人次。

但在2019年,鴨洞河沿岸並沒有這樣的風光——許多違法建設“盤踞”在河岸沿線,河岸上雜草和各類農作物夾雜而生,人居環境亟待整治。在當地重拳開展拆違治亂的基礎上,透過近一年時間的整治改造,鴨洞河生態廊道重現風采,與不遠處的生態設計小鎮會展中心相映襯。據瞭解,近年以來,從化區城管部門大力推進違法建設治理工作,助力人居環境顯著提升,全面鋪開農村垃圾分類工作,紮實改善鄉村地區公廁品質,提升群眾如廁環境,一批美麗小鎮實現顏值“再提升”,服務配套更齊全,為從化區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騰空間提質量。

為“鄉村振興”騰空間:違建農莊攬客的“吆喝聲”走遠,濃濃的“鄉愁”回來了

鴨洞河屬於流溪河一級支流,長度約10800米,從化區良口鎮良明村位於鴨洞河沿岸,自然風光優美,受益於當地優質的溫泉和生態資源,一批農家樂在20世紀90年代便發展起來,有不少村民透過經營小農莊賺得“第一桶金”。但“野蠻生長”的農家樂也導致了當地村莊建設規劃混亂、汙染較多,生態環境受到影響。2019年春節後,從化區城管部門會同良口鎮,在良明村開展了數次集中拆違“攻堅”,以“碧水園農莊”為代表的一批“5星級農家樂”被依法拆除,為建設鴨洞河生態廊道掃清了違法建設障礙。

現在的鴨洞河,河道里一隻巨大的水牛雕塑栩栩如生;河岸兩邊,格桑花們爭相綻放,隨風搖曳;沿途還設有多個親水平臺,市民群眾在這裡可以郊遊野炊,親近大自然。據介紹,在經過違建整治、河道清障後,歷經近半年時間的生態修復,曾經淤積的河道現已被多個綠岸灘塗、觀景平臺、生態溼地和親水步道所取代,不僅能涵養水源、保持水土等目的,更具有消除汙染、淨化空氣、消聲降噪、調節氣候等重大的生態價值。

“以前這些農家樂建設水平良莠不齊,有些看起來好像古色古香,其實與原本的生態環境是格格不入的。”有當地群眾表示,透過拆違復綠後重新設計後,山水重現,違建農莊攬客的“吆喝聲”走遠,濃濃的“鄉愁”回來了。

據資料顯示,從化區農村面積佔全區總面積的84%,是廣州市的農業、農村大區,自然資源非常豐富。因此,在一些水源地、農林地內,存在不少違法建設,嚴重影響了當地環境,甚至制約了地區生態產業發展。“在流溪河沿岸,部分農家樂沒有達到統一的標準,卻私自打著特色發展的標籤,不顧破壞生態和水源的後果,私搭亂建的現象十分突出,尤其是沒有經過專業部門的稽核勘驗,汙水排放無序,給流溪河水質造成汙染。”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2018年開始,從化城管全面打響了“拆違護河”“拆違護路”“拆違通路”“連片拆違”4類拆違攻堅戰,狠抓違法建設整治不手軟,指導鎮街推進鄉村地區違建拆除工作,實現“拔釘除刺”。

截至2020年5月初,從化區拆違面積已超過560萬平方米,鄉村風貌得到恢復,為從化區全域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提質增效鋪平道路。

為“鄉村振興”提品質:“村村通”廣播造氛圍,最偏遠村曾吹響分類“衝鋒號”

呂田鎮蓮麻村是廣州市最北的行政村,也是最北的一處特色小鎮。雖位置較偏,但生活垃圾分類的熱度並不低。早在2017年,“讓垃圾分類成為習慣”為主題的廣州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現場會就在這裡召開,吹響了全市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衝鋒號”。

近年以來,垃圾分類工作作為廣州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化區城管部門在農村垃圾分類工作上持續發力,因地制宜做到“一村一思路、一村一規劃、一村一風格”,有效提升了農村群眾的分類意識,促進了農村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助力農村鄉風更文明,生態更宜居。

2019年,廣州市鄉村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暨鄉村公廁建設進展情況通報會在從化區鰲頭鎮西塘村舉行——西塘村是從化區另一個特色小鎮“童話小鎮”。居民不到300戶,日產生活垃圾約為500kg。當地設定了垃圾分類的紅黑榜,每個月參與垃圾分類成績突出的村民將登紅榜,受到表揚,表現較差的村民則將“掛名”黑榜。緊鄰紅黑榜的美麗超市內,水杯、牙膏、牙刷等生活用品則可以透過垃圾分類獲得的“美麗銀行”積分換取。這一套智慧設施成為“美麗西塘”的一處特殊的風景。

據介紹,西塘村是從化區開展農村垃圾分類的標杆示範村之一。為了方便村民參與,減輕阻力,從化區城管部門牽頭制定農村分類“七步法”,簡化農村垃圾分類工作操作流程,並建立了高辨識度的垃圾分類標識體系,方便群眾辨識。2019年以來,從化區城管部門按照“一屋、一室、兩點、兩桶、兩車、兩榜”的標準,細化農村垃圾分類設施建設和收運裝置配置,以西塘村為試點,引入智慧投放模式,開辦“美麗銀行”“美麗超市”,實現垃圾分類全程一站式智慧化運作;有條件的地方引入生物處理等技術,積極推廣垃圾就地減量處理。同時鼓勵各鎮街探索和建設符合自身實際的特色鄉村,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提高垃圾分類工作水準。

“今年將在去年的基礎上,繼續打造7條市級的示範村和19條區級示範村,並以此為基礎逐步向全區221條村全面鋪開,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分類知曉率達95%以上,減量比例達35%以上,資源化利用率達20%以上。”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農村特點,從化區城管部門今年還將嘗試用各村(居)“村村通”廣播,每日廣播垃圾分類常識,表揚好人好事,營造農村垃圾分類宣傳氛圍。“村居廣播非常接地氣,農村地區的群眾接受程度比較高,符合鄉村風俗和生活習慣。”此外,還將透過“網際網路 垃圾分類”模式開展宣傳,提升垃圾分類知曉率,推動線上線下交流互動,進一步調動網民群眾參與垃圾分類的自覺性、積極性。

為“鄉村振興”增體驗:美麗鄉村更有美麗廁所,“廁所革命”融入山水之間

在生態設計小鎮會展中心周邊,一排排現代化的裝配式公廁與環境相融合,為往來遊客如廁添方便;在溫泉鎮南平靜修小鎮,潺潺鳳溪兩岸綠道邊,古色古風的新型裝配式公廁在樹蔭裡隱約顯現……乾淨、衛生、環保的新型智慧化公廁,雖只是配套設施,但因充分考慮了周邊環境需要來進行設計裝飾,這些新型公廁成為了從化區美麗小鎮們的別樣靚麗註腳。

從化區城管部門表示,小廁所關係大民生,小細節體現大文明,廁所面貌煥然一新,提高了民眾生活品質,也為全區實施建設鄉村振興戰略示範區提供助力。廣州市“廁所革命”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從化區城管部門始終把“廁所革命”作為改善人居環境衛生面貌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一項重大工程來抓,如透過把鄉村公廁建設與人居環境整治、美麗鄉村、特色小鎮等專案統籌推進,提升鄉村公廁品質;透過把農村戶廁改造與人居環境整治行動、鄉村振興戰略緊密結合,切實改善農村居民“如廁”問題,有效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據介紹,2019年以來,從化區推進、完成各類鄉村公廁建設(改造)約90餘座,有效提升了農村群眾的如廁體驗。“廁所革命,三分靠建設,七分靠管理,我們持續完善全區公廁管養水平,探索科學高效的管理運營模式。”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西和村、南平村等鄉村公廁,探索透過成立專職保潔隊伍加強無害化保潔,透過宣傳改變村民過去不文明的“如廁”習慣,為從化區鄉村公廁探索了有益經驗。

據介紹,今年從化城管部門將繼續加強對全區各類公廁管理機制的督查,透過專職保潔隊伍與巡迴保潔隊伍的結合,每天不低於2次保潔檢查,全面落實鄉村公廁不低於12小時開放。進一步提高全區公廁品質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倡導有條件的公廁擺放綠色植物、燃點衛生香、採用節能節水及智慧除臭裝置等措施,持續提升農村群眾的“如廁”體驗。

為“鄉村振興”潔容顏:田間地頭裡垃圾沒了,收運處理體系效果出來了

“以前農村群眾總喜歡隨地堆放雜物,有時候垃圾積累多了,便就地焚燒,田間地頭‘狼煙四起’,非常影響環境。”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近年以來,從化區城管部門帶頭深入鄉村,指導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促使從化區農村人居環境品質得到改善提升。“田間地頭沒有了生活垃圾,村容村貌的改善是非常明顯的,舊時乾淨整潔的村居環境又回來了。”記者走訪中,有村幹部表示。

農村生活垃圾能被及時收運處理,重點區域實現日產日清,這讓以往有村民為圖方便,就地焚燒積存垃圾而導致的“狼煙四起”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乾淨整潔的農村環境背後,是從化區全面統籌,健全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的結果。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從化區村莊共建成垃圾收集點近2500個,在各村統一配置生活垃圾分類收集容器、環衛作業車輛一批,有效解決村莊生活垃圾收集問題,自然村已全部完成村莊垃圾收集體系建設。此外,從化區城管部門持續組織開展“清掃垃圾,清潔鄉村”農村生活垃圾治理專項行動,全面清理存量垃圾、衛生死角及垃圾亂堆亂放。據統計,2019年共出動村幹部、群眾約30萬人次,清潔村莊2077個次,清理衛生死角近7萬處,清理大件物3萬餘件,清理零散垃圾約4萬噸。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是動態的,需要開展經常性的檢查,為此我們組建了一支‘領導幹部突擊隊’,深入一線督導人居環境問題。”從化區城管部門主要負責人介紹,36名幹部成立了9個乾淨整潔城鄉環境巡檢督導組,在2020年1月—4月期間督辦各類城市管理問題2278宗,不僅促進提升村容村貌,還間接指導、助力了各村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督導工作成效顯著。

為“鄉村振興”促民生:管道天然氣貫通北部山區,五鎮三街全覆蓋

2018年初,一股“暖流”抵達從化區呂田鎮——廣州北部山區通天然氣了!“呂田用上管道天然氣,對於從化以及廣州市來說,都是管道燃氣發展的重要時刻。”從化區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作為廣州的“北極”,呂田在沒有通管道燃氣之前,當地群眾只能使用瓶裝燃氣,遇到寒冷的冬季,瓶裝燃氣使用存在許多不便。呂田鎮的“通氣”,讓廣州“北極”和中心城區用上同質的管道天然氣,使山區群眾的生活質量得到大大提升。

據介紹,近年以來,從化區城管部門一方面加強燃氣執法工作,壓縮無證經營的“黑燃氣”生存空間,保障群眾用氣安全,降低安全隱患,2019年組織各類專項檢查20次,整改安全隱患296宗,封停工廠燃氣點供設施7家;另一方面,則全力推進管道天然氣的發展,尤其推進管道燃氣進農村,不斷提升群眾生活質量。經統計,2016至2020年,從化區實現燃氣管道五鎮三街全覆蓋,累計敷設市政天然氣管道279.27公里,新增居民覆蓋使用者數76233戶,新增非居民使用者覆蓋使用者數937戶。

“今年將繼續強化天然氣管網建設,以良口鎮碧水新村為試點,探索管道天然氣進農村發展模式,並將成功經驗進行推廣,提升農村管道天然氣使用率。”從化區城管部門有關負責人介紹。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372 字。

轉載請註明: 從化:城市管理助力鄉愁“迴歸”,為“鄉村振興”騰空間促民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