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夏天多雨 專家教你去溼
市民在人民廣場玩。上游新聞記者 李斌 攝
昨天,天陰陰的,這是入伏的第三天,卻一點也沒有人們印象中盛夏酷暑的樣子。不過,氣溫雖然不高,但人們走在戶外還是感覺到了不一樣的暑熱,而且滿身溼漉漉的。對於重慶獨特地形造就的“重慶溼”,中醫專家給大家支了招。
氣溫不到30℃ 吹著涼風背溼透
中午1點,主城氣溫不到30℃。天氣陰沉,走在路上偶爾有一襲涼風吹過。“感覺確實不像三伏天,但還是熱。”這是家住渝北嘉州路的何苗對這個夏天的感受,明明氣溫不高,但總是一身汗。
除了週末,何女士每天早上8點40分左右都要從家裡走到嘉州路軌道交通站去坐車,十多分鐘的路程,只要不下大雨,每次都是一身汗,“感覺像在一個蒸籠裡,風明明是涼的,但就是熱。”
溼熱,是不少重慶人對這個夏天最大的感觸。家住江北大石壩的秦女士日常很注重養生,在她的記憶裡,往年只要氣溫不超過35℃,她在家一般不會開空調,“就用風扇就行。”但今年,秦女士家的空調7月初就斷斷續續開起來了,這半個月,雨水頗多,但秦女士發現,看起來涼快的天,在家卻熬不住,“太悶熱了,不開空調開電扇的話,一會兒身上就粘乎乎的。”
重慶獨特地形
形成了“重慶溼”
天氣不熱卻一身汗,吹了涼風背溼透的原因是什麼呢?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專家邢德冰介紹,重慶的地理特徵,加上這個夏季多雨,讓人們遇上了“重慶溼”。
邢德冰介紹,重慶位於中國西南部、四川盆地東部,地處長江上游,位於北半球亞熱帶內陸地區,屬中亞熱帶溼潤氣候。重慶主城位於長江與嘉陵江匯合處,夏季又多雨,獨特的地理環境及氣候特點決定了重慶居民多溼多痰,而且,重慶常年日照偏少,造成了溼氣得不到宣發。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重慶的夏季溼邪較重,容易傷脾,加上又有暑熱,人們很容易感覺到頭昏、身重、四肢無力、食慾不振等。
重慶的三伏天,既要防暑,也要防溼邪。開空調並不是壞事,但空調的氣溫不宜過低,可以將製冷功能調整為除溼功能,減少室內的溼氣,但要注意,開空調的時候最好能同時開窗通風,讓新鮮空氣流通。
另外,偶爾吃一次火鍋也不錯,重慶傳統的火鍋中有花椒、辣椒等各種香辛料,都有除溼的功效。不過,在日常飲食方面,更應清淡、多樣化,宜補氣清暑,健脾養胃,多食易消化營養豐富的果蔬,冬瓜、薏仁、綠豆等食物,都有除溼的效果,也可適當食用蔥、蒜、醋,既能殺菌防病,又能健脾開胃。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石亨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