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
現如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也逐漸發現如今的小孩是越來越早熟了。
早熟問題是不少家長都會面對的一個問題,它對於孩子自身來說,也是有不小危害的。
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日本孩子了。提起日本的初中生,大家腦海中浮現的都還是影視劇中,那身著水手製服,十分甜美可愛的形象。
日本小孩究竟有多“早熟”?
然而實際上,日本初中生的早熟現象十分普遍和嚴重。
日本每年都有國民美少女大賽,參加比賽的都是12-17歲這個年齡段的女孩子,奪冠者也更多是在13歲左右。
這個年紀都是正值初高中的階段,對於大多數中國孩子來說,正是埋頭苦學的時候,根本沒多少時間能花在外表上。
可從日本的這個選美大賽來看,這些參賽的選手看著都比實際年齡大得多,比如第15屆的冠軍井本彩花:
你敢相信她才13歲嗎?
第14屆的冠軍高橋光,她僅12歲。
第九屆的冠軍河北麻友子,那時她才11歲。
很難想象,這些妝容精緻,穿著成熟的女生,是最大也不過才13歲的初中生。
或許有人說這些人只是少數,再看日本的普通初中生:
去過日本的國人都會有個共同發現:那邊的女性,走在大街上都是妝容精緻的,無一例外無論老幼。
這一特點跟韓國相似,他們認為,女人出門化妝是對人的一種尊重。
在這一文化背景下,女孩子很小就開始學化妝,初中生基本上就都會帶妝出門了。家裡人對此也都是鼓勵的態度,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而在中國,一是社會對女性化妝這件事並沒有上升至尊重他人這一高度,中國女性出門化不化妝完全取決於自己的意願;
二是初高中這階段的孩子學習壓力重,注意力並不在打扮外在上;
三是這階段無論是家庭還是學校,對孩子的穿著打扮的要求都只有“得體、乾淨、整潔”這三點。、
總之整個社會環境都認為此時的孩子,還沒到應該化妝打扮的時候。我們也能發現,大部分中國女生,都是在上大學後才逐漸學會化妝的。兩國完全不同的社會觀念,造就了中日初中生外在形象上的差異。
並且日本初中生的早熟不僅僅表現在外表上,在觀念上也能看到是明顯不同中國同齡人的。
日本有檔綜藝,就專門邀請女生討論對穿著、未來以及伴侶的看法。其中就不乏有些小學女生,而她們的想法卻讓大人都驚訝。
這些小學生對未來伴侶的期望,大多數都傳達出同一個觀點:有錢更最重要。
這樣的口吻語氣,怎麼看都更像是位成年女性吧!
中國網友1:
“真的完全沒有孩子童真的感覺了。”
中國網友2:
“對比之下,還是更喜歡我那10歲還在玩過家家的妹妹。”
中國網友3:
“作為一箇中國家長,還是覺得什麼階段才該做什麼事,過度早熟沒什麼好處。”
總之看過中日初中生的對比,大部分中國家長都覺得受不了日本初中生的早熟,這麼一看還真是自家孩子更好更順眼些。
如今孩子的早熟,大多是因為隨著通訊技術和網路技術發展,孩子過早接觸了太多不符合他們年齡階段的外界資訊,加之父母沒及時干預,就很容易變成這般“成熟”的樣子。
早熟的危害
1. 過早失去童真,和對世界的探索慾望
孩童心理早熟,會讓孩子過早失去本屬於他們年齡階段的童真、好奇心。
他們將無法真正以孩子的視角去看社會,從而喪失對新事物的好奇心,以及對世界的探索慾望。
2. 造成行為能力和情感控制的不平衡
孩子觀念早熟與自身能力之間的極度不平衡,可能會讓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形成人格障礙。
早熟現象若得不到及時干預、矯正,可能會造成今後的交往能力下降、行為和人格障礙,甚至於犯罪。
3.身體發育產生影響
身體的“早熟”的孩子,身體生長週期較之同齡人會明顯縮短,成年後身材會更矮小。
也更容易致使早戀和性行為提前的現象發生,繼而對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那麼家長該如何預防孩子早熟呢?
1. 對孩子日常進行監督
電視和網上的資訊魚龍混雜,孩子三觀還在塑造階段,分辨能力不足,很容易就會被一些資訊誤導。
孩子在看電視和上網的時候,家長要充分發揮自己的監督作用,教孩子分辨不良資訊,引導孩子健康上網。
2. 給孩子一定的自由,允許孩子犯錯
大部分孩子都有逆反心理,家長越不讓孩子做什麼,他們就越想做什麼。若是家長把孩子管教得太嚴格,事事都干涉,孩子難免會生出對著幹的念頭。
家長要給孩子一定的自由,比如讓孩子根據自己的喜好佈置自己房間,選擇愛好,讓他們在其他地方也能找到快樂,就不會過度沉迷於虛擬的世界了。
同樣也要給孩子犯錯的自由,一定範圍內允許孩子犯錯,能讓孩子在錯誤中得到自我教育。
3. 學校和家庭合作,對早熟現象進行正確引導
在這件事上,更重要的是老師和父母要充分溝通,雙方站在同一戰線上。在孩子有早熟苗頭後,要及時弄清楚原因,給予正確引導。
平時鼓勵孩子多與同齡人交流交往,有同齡朋友的陪伴,孩子不符自身年齡的交往能降低很多。
4. 家長要多關注孩子,與孩子溝通
很多孩子的早熟是在無意間形成的,家長若對孩子有足夠的關注,就能及時發現不同。
並且很多時候家長也能透過與孩子溝通,發現孩子思想上的一些轉變。
若是發現孩子想太多,要及時引導和開解,讓孩子放下一些無謂的心理負擔,關注與其年齡相符的事。
兜媽寄語
孩子的“早熟”現象在如今社會很常見,但常見不代表就是對的。
恰恰相反,這還會影響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這就需要家長和學校進行正確的引導干預。
我是兜媽,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記錄和分享有溫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兒經驗與趣談,關注我,隨時獲取科學靠譜的育兒乾貨!歡迎留言或評論區告訴我你的想法!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絡刪除,謝謝)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