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為什麼說是大英帝國給了印度一個統一的強國身?

由 完顏翠琴 釋出於 綜合

事實上,最早來到印度建立據點的歐洲國家並不是大英帝國,而是開闢新航路的葡萄牙人。16世紀初,葡萄牙殖民者在印度馬拉巴海岸的果阿、達曼和第烏等地建立據點,獨佔了印度與西方的海上貿易,稱霸於印度洋。到17世紀,荷蘭、英國和法國相繼東來,18世紀中期前後,英、法在印度的爭奪加劇,最終英國勝出,法國萎縮為幾個小小殖民點。

這時的“印度”一詞還只是個代指南亞次大陸的地域概念,不是一個國家概念,與我們今天的“東南亞”、“遠東”、“東歐”、“北歐”等差不多。

這片廣闊的因比一般大陸要小而被叫做次大陸區域,雖然三面環海、北有喜馬拉雅山和喀喇崑崙聳峙,看似形成了一個獨立的地理單元,但悲催的是,在其歷史上的絕大部分時間,卻沒有實現大陸的統一和文化的傳承,問題就出在次大陸的西北有一個叫做旁遮普的豁口,這塊平原地帶是古印度文明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西歐、中亞的侵略者進入南亞次大陸的通道。歷史上諸多入侵者都是透過這個地方進入印度大陸的。

亞歷山大大帝、雅利安人、突厥人等頻繁的征服,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帶來了複雜的宗教和文化,這當中有兩個教派影響最大,一個是本土的印度教,一個外來的伊斯蘭教,兩個教派之間持續了近千年的鬥爭,讓印度大陸的統一遇到了難以逾越的障礙。

歷史上,雖然印度也出現過統一的帝國,但都未能成大氣,沒有真正完全統一印度大陸。奧朗則布當政時期曾於十七世紀末把南部的德干高原地帶統一起來,但時間僅有十幾年,之後又陷入長期的分裂狀態。末代封建王朝莫臥兒帝國的絕大部分時間裡,其統治區也始終限制在北部的平原地帶。

18世紀中期,當英國殖民者於來到印度大陸時,這裡還是一個公國土邦林立、教派紛爭複雜的大陸,從1757年開始,英國人利用各個公國和教派之間的內部矛盾,各個擊破,到1849年這近百年的時間先後收服了孟加拉、邁索爾、馬拉特、旁遮普等公國。至此,英國殖民者把整個南亞次大陸統一為“英屬印度”。

從此,英國殖民者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進行統治。把印度分為直接統治區和間接統治區。直接統治區約佔的三分之二的領土,四分之三的居民。間接統治區有大小五百多個土邦,由當地王公主持邦內事宜。所以,英屬印度不僅統一了南亞次大陸,還為印度打造了一套完整的國家行政治理體系,從而使原本鬆散的各個王國、部落整合為統一的國家實體。同時,為進一步掠奪,牽引印度生產製造英國國內所需產品,促進了印度的工業化水平的提高,為後來印度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經過二戰,英國國力大減,同時世界民族解放運動風起雲湧,英國不得不承認印度獨立。1947年印度正式獨立,繼承了英屬印度的絕大部分領土,同時得益於英國留下的國家治理模式和工業化基礎,又因為本身體量巨大,這樣就使剛剛獨立的印度成為亞洲響噹噹的強國。

圖片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