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奶粉檢出致癌物一事,似乎被證明是虛驚一場。
8月17日,香港消委會通報近期檢測的15款嬰兒配方奶粉,發現全部樣本均含有汙染物氯丙二醇,且有9款含致癌物環氧丙醇。其中包括雅培、美贊臣、惠氏等知名外資品牌。
訊息一出,輿論一片譁然。被點名公司緊急出面否認,稱自家產品符合相關法規和標準,安全合格。 香港食安中心也於隨後澄清,以聯合國糧農組織及世衛專家委員會相關參考值,全部奶粉均無超標。
據國家註冊營養師李純在其微博解釋,汙染物氯丙二醇普遍存在於奶粉中,只是含量多少的差別,目前各國奶粉標準對此均無限量規定,因此無標可超。至於致癌成分,目前只有歐盟對奶粉提出要求,且檢測出的9款均在限量之下。“不良成分當然越少越少,但有時加工副產物,真的不好完全避免。”
雖是誤會一場,但在相關新聞評論區,仍有不少使用者表示,“不要迷信進口”,“國產奶粉挺好的,容易買到,也更符合中國人體質”。
而當時間倒回十餘年前,受“毒奶粉”風波影響,進口奶粉曾是無數父母搶購的物件,一度斷貨。
據尼爾森資料,“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後第二年,中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前三名,均為國際品牌,多美滋、美贊臣和惠氏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4.2%、11.6%和8%。
到2013年,由於赴港人士大量購買奶粉,香港奶粉一度嚴重缺貨,部分進口品牌幾乎斷貨,以至本地父母走遍十幾家店,遍尋不得。“奶粉荒”背景下,香港方面推出極為嚴厲的奶粉“限帶令”,將嬰幼兒奶粉列為法定儲備食品,每人每日限購1.8公斤出境,多人因非法攜帶被捕。
當時對於“限帶令”,各界看法不一。
有聲音認為,香港此舉過於自私,且與自由貿易精神相違背。SOHO中國聯合創始人張欣就曾質疑:全世界的奶粉公司都可以給香港自由港供貨,為什麼香港商家不多供應,而要限購。創新工廠董事長李開復亦表示:“多帶一點奶粉就要坐牢,童話也不能這樣寫。”
但也有聲音認為,內地家長對國產奶粉信心如此不足,需要內地反思。“對於香港的規定,我們不要大驚小怪,要解決喝奶的問題,還是需要培養國內自己的品牌。”
時至今日,自己的品牌是否已經培養起來了?
恰逢國內外奶粉企業陸續公佈半年報,從業績表現看,中國飛鶴上半年收入87.1億元,同比大幅增長48%,淨利潤27.5億元,同比大幅增長57%。澳優上半年收入為38.5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6%,淨利潤為5.75億元,同比增長32.1%。
相比之下,外資奶粉品牌業績表現則遜色許多。
據半年報:雀巢旗下惠氏嬰幼兒配方奶粉,銷售縮減有所放緩,但仍在下滑;達能專業特殊營養業務銷售收入同比增長僅2.7%,且第二季度專業特殊營養業務在中國市場的銷售收入,與上季度基本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