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社會上,我們都期待被善待,更期待孩子能夠生存在一個友善的世界中。
世間萬事萬物的存在法則是相互給予的,要想被善待,就先要善待別人。要想孩子有個被善待的環境,就要從小教孩子做個善良的人,懂得善待別人。
法國作家雨果說:善良的心就是太陽。
善良的人能以自己滿腹的熱情驅趕掉人世間凍骨的寒冷和陰霾。善良的行為彷彿指路明燈,使人們的心靈得到照耀,智慧得到開啟,情操變得高尚,靈魂變得純潔,胸懷變得寬闊。
我們一起長大,為彼此擋住風和雨
每個人都願意與善良之人相處,因為善良的人沒有害人之舉,沒有騙人之心。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對弱者的幫扶,對貧窮的援助,對逆境的忍耐,對錯誤的寬容。美國作家馬克?吐溫稱善良為一種世界通用的語言,它可以使盲人“看到”、失聰人員“聽到”。
孩子善良與否,與父母的養育有關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人生下來的時候都是好的,只是後天的學習環境不一樣,性情也就有了好與壞的差別
好喜歡你,就像媽媽喜歡我
為什麼在本質上沒有多大差別的孩子,在長大之後無論從性情、行為、品德、成就上卻大相徑庭呢?
跟成長環境、所受到的教育有關。每個人的學習環境和所學內容不同,一天天長大之後,習慣和性情就有所差別了。
一個被善待的孩子,在善良的環境中成長起來並被教導要善待他人,他們的內心是友善的。
1.從小就善待孩子
一個孩子只有從小被善待,情感上獲得充分的滿足,他們對媽媽產生依戀,能感受到身邊親人的愛,那麼,孩子對人類的情感就是積極的,就會覺得人是可以親近的,並願意與人親近。
孩子的年齡越小,父母越以最大的善心和耐心對待孩子,陪伴孩子,及時滿足孩子的需要,孩子的內心溫暖和滿足,他們就會有安全感,就會對這個世界有信任,就會以善良的態度去對待這個世界。
媽媽的愛,就像這原野,遼闊無際
親子間安全型的依戀模式使得他們互相珍惜、互相愛護,這樣的情感交往模式泛化到以後的生活中,他們被友愛,同時也去友愛他人,那麼,孩子就能快速融入一個群體,並在群體中獲得快樂,從而更加地對人友好。
善待是相互的,也是互相促進的,每一份善的付出都是一顆種子,收穫的都是善的參天大樹,被遮風擋雨的人們會傳播更多的善。
2.從小培養孩子善的行為
著名的心理學家李玫瑾老師說,真正的好母親、優秀的母親會告訴孩子如何替別人考慮,要善待他人。教會孩子善待他人,有時是救命的東西。
一點都沒錯。
我們是好朋友,互相關照
徐琛是上海市和田路小學的學生,那天,放學回到家的徐琛開始做作業。突然,她聽見弟弟“哎喲”一聲喊叫,循聲望去,只見弟弟被狠狠地摔到了地板上。
徐琛走過去仔細看了一下,發現頑皮的弟弟把一根鐵釘伸到了帶電的插座裡,一下子,觸電了!多危險呵!徐琛當即出了一身冷汗,連忙扶起摔倒的小弟。
從那以後,那可怕的一幕總在徐琛的腦海裡翻騰。她想到:“如果有一種不會讓人觸電的插座呢該多麼安全呀?”
自從這個想法誕生後,徐琛便開始了行動。最終發明了防觸電插座,這項發明被選送到日本參加第三屆世界青少年創造發明展覽會,獲得金牌。
看你吃,我很開心
如果不是因為太善良,女孩怎麼會想到去發明一種更安全的插座呢?有了這樣發明,會減少多少安全事故啊。
當孩子和他人交往的時候,設身處地多為別人著想,想想自己處在那樣的境地會怎麼樣。
如果一個人常常反觀自己對別人的愛是否真誠,管理別人的方式方法是否得當,尊敬別人是否充分,那麼,善就會永存心間。
3.給孩子一個友善的家庭環境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 “一個人應該在童年就上完情感的學校——進行善良情感教育的學校。”
家是孩子最早的學校,家庭成員之間互敬互愛,尤其是良好的夫妻關係,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好的夫妻關係取決於日常生活中彼此的理解、尊重、欣賞、愛護,這些品質將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孩子,是培養孩子善良之心的關鍵。
父母和我,開心生活,開心長大
達達期待著父母下班回家,一家人說說笑笑。
爸爸媽媽相繼回來了,他們各自冷著一張面孔,誰也不理睬誰,跟達達也無話。看來兩人又吵架了。
爸爸媽媽分別進了兩個臥室,父親換好衣服先出來了。看樣子,是想給達達做晚飯。可是,見到媽媽繫著圍裙走進廚房的時候,父親又一言不發扭頭走進了自己的房間。
哎!達達心裡戰兢兢的!生怕自己那句話說不對哪件事做不好成為父母戰火燃起的導火索!只得自己蔫蔫地去待著了。
和狗狗在一起,我很開心
在家裡,影響孩子心性的,除了夫妻間互敬互愛、和諧相處,即使出現矛盾也不採用暴力解決問題,還有就是維持好親友間的關係。
父母為人善良,樂觀大度,那麼,孩子就能從他們身上學到理解、分享、團結、幫助等品性,對人對事就會很熱情。
4給孩子一個施善的機會
善事做多了,自然就成了善良的人。
為了讓孩子有一顆善良的心,父母可以創造機會,讓孩子幫助弱者、有困難的人、小動物等。
如果在公共場所遇到盲人、老人、殘障人員等需要幫助的人,父母率先行動或者指導、提示孩子給予幫助,都是很好的施善的機會。即使領老人過馬路、給弱者讓座這樣的小事,都會使得孩子從內心裡升騰起對弱者的關愛。
看你餓了,我就餵你
給你賀詞把生活中國,孩子難免會有粗暴的表現,面對孩子的殘暴行為,第一時間就糾正過來。
家長在家裡為孩子養一隻小貓、小雞、小兔子或者小狗什麼的,讓孩子親自照料小動物的生活,在每天的親密相處中,感觸著小動物的快樂和痛苦,與小動物的感情日益深厚,就會更加愛護小動物。由此及彼,就能培養起孩子對天下所有動物的愛,心性會更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