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編者按:

  美國科學基金會宣佈科學家首次發現兩個中子星碰撞出的引力波。愛因斯坦的預言被證實,網友紛紛“不明覺厲”。

  主人公,就曾經受邀給李彥宏、雷軍、周鴻禕、張朝陽、王興等網際網路大佬講解引力波。他的強人榜上,愛因斯坦排第二位,第一位是“海賊王”路飛。

  這個一心想成為“理論物理學家”的北大學霸,現在成了萬千CEO中的一個,創業5年,他說這是“另一種成為科學家的方式”。

  然而,他的經歷和言行,卻一直讓他備受爭議——北大、巴黎高師求學、實名舉報同學騙取助學金、TED現場當面怒懟演講者……

  從25歲開始創業,到今年三十而立,他的故事足夠寫一本《博眼球指南》。

  但在生活中,他其實是個極其低調、謙卑的理工男,甚至讓人覺得“笨笨的”。好友評價他,執著得近乎偏執,真誠得近乎虛偽。

  公開場合的“戲精”,和私下憨厚低調的金牛男,到底哪個才是真的童哲?

  和很多人一樣,童哲小時候的夢想是做科學家;但和大部分人不一樣的是,20歲之後,他依然覺得自己可以碾壓愛因斯坦。

  05級北大物理學院的學生幾乎都認識童哲,他有一輛漆成綠色的28腳踏車,車身上幾個白色大字:“未來物理學家童哲”。不久後他又把“未來”兩字刷掉了。

  雖然是自封的科學家,但他的物理水平也確實得到了諸多驗證。

  初中時物理競賽全市第一,高中獲得奧賽全國銀牌,保送進北大物院,大三考上了全球只招10個國際學生、諾貝爾獎得主輩出的巴黎高師。

  直到站在埃菲爾鐵塔下仰望的那一刻,他仍然堅信,自己未來會成為又一位中國籍的諾貝爾獲獎者。

  但打擊來得很快,巴黎高師的教授告訴他,世界範圍內只需要10個理論物理學家就夠了,其他人就去做實驗物理,做觀測、建模型。

  童哲覺得自己可能沒戲了,“一路上自認是個天才,但是真正在最頂尖的競爭之中,我能夠感覺到自己並不是全世界前十。”

  但是就像《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一定寧願辭職也不會去做Leonard的工作,童哲也不願退而求其次。儘管已經拿到了蘇黎世聯邦理工的博士offer,他還是放棄了這條很大可能不會成功的路。

  他瞞著家人,回國創立了致力於“降低中國教育門檻”的萬門大學,免費釋出大學、高中課程,希望成為中國的可汗學院。

  他在採訪中多次談到“人生的意義”——要做改天換地的大事情,影響全世界,把人生充分燃燒。

  童哲說這些話的時候,剛剛接待完一波加盟商,一邊為之前採訪被打斷而道歉,一邊幾乎是跑著來到座位坐定,氣還沒喘勻。他雙手交握,上身前傾,如傳教士般講述自己最渴望的人生是“做一番大事情然後死去”。

  “我覺得如果拼死在工作上,是一種很好的狀態,因為反正人最後都是要死的。就像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那聞道是什麼?聞道就是你追求最有生命感召力的事情。

  人生就像玩街機遊戲一樣,一旦斷電,你玩過的遊戲就全沒了,甚至這個遊戲是不是存在過也不知道。因此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活著的時候,這段時間就應該要出彩、要有趣,做一番自己覺得佩服的事情。”

  在他看來,萬門大學就是除科學家之外,他力所能及的最有意義的事。“教育是人的槓桿,網路是教育的槓桿,槓桿乘槓桿,所以網路教育會對社會進步有很大的幫助。”

  這是支撐他創業並在諸多反對聲中堅持下來的底層邏輯,但他也從一開始就知道這條路可能會通向萬丈深淵,他列舉了諸多困難:

  1 沒有教育背景

  2 沒有事業人脈

  3 做教育需要大量財力物力和志同道合的夥伴

  4 想做的平臺極難商業化,商業前景渺茫

  經過思考,他意識到萬門大學做成的可能性小於1%,但他依然要做。

  童哲一直偏執地堅持自己的信念並且付諸實踐,他說自己就是個“不和諧的人”。

  今年6月,童哲出席TEDx,在另一位演講者展示自己所謂“不動如山”的意力拳時,當面指出其是騙子。他發微博說“剛剛當面懟了一個偽科學傳播者”,隨後就有人在知乎提問“如何看待童哲在 TEDxYanqihu 上指出 Hawkeye 傳播偽科學?”。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評論者中,有人認為他勇敢、正直,有人指責他沒禮貌、粗暴打斷演講者,也有人各打50大板,說“等校長再成熟一些會發現,這世界上騙子比比皆是,我們不需要非做那個衛道士。”

  實際上,成為衛道士並非童哲本意,但在面對不符合他的價值觀的事情上,他從來都不會做分毫讓步。

  2007年,童哲在北大未名BBS發帖舉報同學家境優渥卻騙領助學金,“我爸是律師,我用普通洗面奶,他領國家貧困助學金,他用歐萊雅洗面套裝。”

  文章登上了未名BBS的十大(最熱的10篇文章),一度在學校引起轟動。在文章的最後,他寫道:“本文產生的任何責任由我負責,我覺得我說出事情,問心無愧。我叫童哲,物理學院大三。”

  物理學院迫於壓力,最終舉行了聽證會,相關同學也退還了助學金。

  2008年6月期末考試期間,童哲又在論壇揭發同學求老師加分,“學問的榮譽與學術的尊嚴,在委曲求全的旗號下蕩然無存。這就是當今世界帶給我們的。”

  2013年9月,童哲與AIESEC大陸總會論戰,揭露AIESEC大陸總會賬目存在問題。這一風波席捲全國的AIESEC組織,最終以共同宣告,總會進一步完善組織管理結束。

  他有自己堅持的正義和原則,一切不能在邏輯上說服他的,都會被他堅決、公開地反對。

  童哲坦言,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是“怒刷存在感”,並且非常渴望“青史留名”。“我的確想留下存在的痕跡,也可以說是留名,但實現的方式一定是對社會有正面貢獻,包括做萬門大學。”

  他的所作所為確實都符合這兩個條件:刷存在感、對社會有貢獻,而且他一直非常努力地為之搖旗吶喊。

  然而與網際網路上、公開場合的高調誇張相反,童哲在生活中謙卑得完全不像北大畢業的創業公司CEO。

  一位朋友回憶與他的初次見面——他深深鞠躬雙手送上名片,席間極少開口發表意見,傾聽同伴發言時專注地看著對方。突然有事提前離席,他默默地把單買了才走。

  他的存在感之低,以至朋友對他的第一印象是“有點拘謹,笨笨的”,完全無法想象他的種種誇張言行。

  童哲還表達過自己的苦惱:偶爾在街上被人認出來,會讓他覺得不快。他希望做個手插兜的路人,不願意失去靜靜旁觀世界的權利。

  他甚至曾想過遊歷中國,記錄中國鄉村的時間截面,但一定是“不參與網路,不做相應的報道或者是宣傳,不引起別人關注”的方式,以保證客觀。

  這種對比讓人困惑,但童哲自己的表述也許可以稍作解釋:“我現在會把網上的童哲當做是我的朋友,會去幫他出謀劃策,會去幫他維護形象,但是他並不是我本身。”

  這也暗合了美國社會學家戈夫曼(Erving Goffman)的“前臺/後臺理論”。戈夫曼認為人生就是一齣戲,人們在不同的情境之下,面對不同的“觀眾”,會有迥然不同的表現。

  根據這個理論,人們會在前臺呈現被人和社會所接受的形象,而把不夠“偉光正”的形象隱匿在後臺。

  但問題在於,我們所能接受的前臺形象,似乎暗含某種“政治正確”——“希望別人毫不宣揚自己,但是又在毫不宣揚自己的情況下世人皆知,最好他還能不賺錢。”

  有篇文章說,“在現在的環境,一個不完美的人但凡為自己振臂高呼,底下人總會找到他‘居心不純’的角度。”

  換句話說,人們似乎渴望聽到所有創業者大喊“我就是為了錢”,同時又盼著他們都是低到塵埃裡的苦行僧。

  童哲說這是中國人的道德潔癖。

  實際上,錢在童哲的創業中重要性非常低,他從一開始就在用自己的積蓄貼補公司,直到今年,他給自己發的工資也只有4千多。

  10月初,他發微博稱自己一年間美股賬戶從183萬炒到270萬,投資組合回報率接近50%,再一次引發知乎討論“如何看待童哲 1 年股票的收益超過輪子哥等程式設計師 3 年的工資?”,問題共得到306個回答。

  他從不諱言自己的理財能力和家庭的經濟實力,曾公開表示“遺產夠吃十輩子”,但“鼴鼠飲河不過滿腹”,他以此把創業和賺錢徹底割裂開來。

  2015年股災中,公司面臨資金鍊斷裂,眼看要倒閉。童哲的母親賣了廈門的一套房子,借給他一百多萬,高中學長蔡嘉育借給他了三百萬,公司才安然度過危機。“之後把錢還回去了”,童哲補充道。

  那段時間,公司從原來40多人,裁員到只剩12人。雖然有了家裡的支援,但融資依然沒有著落,為了儘快度過難關,他放棄了之前一直堅持的免費模式,把課程打包售賣,500塊錢可以學習高中階段的全部課程。

  此前,童哲一直宣稱要把萬門做成NGO,這種強行收費的轉型,又給他帶來了一大波非議。

  最初,他創業的目標是“降低中國教育的門檻”,希望透過免費的中學、大學課程,幫助儘可能多的人接觸到優質教育資源,因此,將萬門大學公司化、商業化,其實都是違背初心的事。

  “但是沒辦法,要麼破產,要麼轉型。”

  那年童哲28歲,創業3年,第一次面臨理想和現實的碰撞。網路上的質疑、巨大的自我懷疑和公司難以為繼的壓力,把他逼出了“急性斑禿”。“洗頭的時候一摸覺得不對勁,完蛋怎麼少了大拇指指甲蓋一樣大的頭髮。去了北醫三院,醫生說就是壓力太大身體產生應激反應。”

  還好,陣痛很快過去了,融資到賬,公司逐漸步入正軌。童哲的頭髮又長回來了,隨之回來的還有他的信念——比起NGO,公司是更高效、更適合線上教育的方式。

  他用建築學派做比喻,“瑞士的柯布西耶認為建築應該是密密麻麻的高樓大廈,這樣城市效率最高;像法國很多建築學家,他們想要詩意的生活,因此會建低密度的住宅。”

  “如果效率和公平一定要選一樣,我選效率。”

  雖然最終目標——降低中國教育的門檻——看起來充滿情懷,但他在奔向目標的路上卻一直都以理科生的理智武裝自己,禁止一切感情用事和享樂追求,禁止“詩意”。

  “我的目的不是要幸福和開心,我的目的是想要做有意義的事情。就像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你說他痛苦嗎?顏回可能痛苦,他甚至能感覺到這種身體髮膚的傷害或者貧乏,但是他能夠堅持。”

  “我覺得現在還沒有到想讓自己舒服的時候,只有公司做好了,我才能舒服,公司不好,你讓我在什麼地方度假,我肯定心急如焚。”

  他把公司的生死繫於自己一身,可以說萬門大學就是童哲,萬門大學的路就是童哲的路。

  有人說童哲是堂吉訶德。

  “一個人辦一所大學”、“你是你的大學”、“降低中國教育門檻”創業理念,在很多人眼中怎麼看都像包裹著理想主義外衣的雞湯。

  在這個極端務實的時代,談理想和信念,似乎成了最應該被嘲笑的事情。個人努力的價值被質疑,階級固化成了人人掛在嘴邊逃避現實的理由。

  但童哲認為人區別於動物,就是因為有理想。

  “如果一個人沒有自己的理想的話,那就只能做最動物性的事情,最低階的事情,你的行為就會被基因所控制——多攢錢犒勞自己,多欺騙配偶,多生孩子,就像前段時間的史詩級直男癌。我認為人的尊嚴就體現在有獨特的目標。”

  他的觀點依舊極端、非黑即白,不過這次似乎吃一塹長一智了,他補充道:“但是這沒有正確與否。”

  談到自己的理想,童哲說他想給社會留下永傳的東西——

  “我不願意時間被荒廢虛度,以至於說不出今天最大的收穫與喜悅,也不願意一天的快樂僅僅來源於無厘頭的玩笑和廉價的神經滿足。

  人的一生就是一百年不到,去做永恆的事情就好了。”

  文章首發於公號:灰產圈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

  以上,就是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在患上“漸凍症”以後,清醒時留下的“遺囑”。在和病魔抗爭2年後,2017年10月11日,婁滔所就讀的北京大學歷史學院領導,特地趕到武漢漢陽醫院,將一本北京大學“榮譽博士”證書,交到婁滔父親手中。

  1

  北大優秀女博士,原是恩施土家女

  “女兒得了漸凍症後,強烈要求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10月12日,54歲的婁功餘告訴記者,他和妻子汪豔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女兒婁滔,是兩人唯一的寶貝女兒。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2007年,婁滔以優秀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學院歷史系預科班。5年後,被學校保研送至北京師範大學;2015年,又以筆試、面試第一名,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院,攻讀古埃及史。

  婁功餘說,女兒高中就住校,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自從到北京讀大學後,除手機、電腦需要父母額外贊助外,每月生活費標準,一直都是1000元。不足部分,全靠獎學金。

  女孩子都愛吃、愛穿,婁滔在父母眼中,既乖巧,又會生活。“她能把一份泡麵,煮出美食的味道,衣服不超過50元一件,都是外貿店淘來的……”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英語成績超棒的婁滔,在媒體新聞中心做志願者,義務為全世界運動員做翻譯,獲得好評。

  婁滔很善於學習。在北京師範大學讀書時,別人為論文忙壞了。但婁滔還在寢室看似漫不經心地養花、給同學做美食。最後一個星期,婁滔的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論文交上來,被評為優秀論文。

  婁滔的人生規劃,是畢業後要做一名教授,傳道授業。

  對於未來,婁滔憧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要和父母住一個城市,最好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可以不要天天見面,但要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

  她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在學校跑過萬米長跑,還經常游泳。

  婁功餘說,2015年8月,婁滔回恩施度暑假,經常說身體渾身沒力氣,上樓乏力。當時,父母還笑女兒“太嬌氣”。10月份婁滔返校後,一天早晨給媽媽打電話,說一隻腳尖踮不起來,不聽使喚。起初,以是頸椎或者腰椎問題。直到“北醫三院”和多家大醫院權威教授會診,才確診為“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屬於神經系統疾病,俗稱“漸凍症”,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婁滔所患這種,屬於遠端發病這種,其發病程序十分迅速。其可怕之處在於,患者大腦意識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的,會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後連呼吸肌都無法自主,只有眼睜睜等死。

  為了不拖累男友,在患病1個多月後,婁滔主動提出和男友分手,並謝絕很多同學的看望。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一個健康美好的形象。

  讓家人感動的是,在婁滔患病後,很多人都伸出援手。兩次愛心籌款100多萬元。

  2年來,婁滔踏上了漫漫求醫之路。

  2016年10月,不見好轉的婁滔,被轉回恩施當地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做保守治療。她的病情越來越惡化。發展到最後,連吃飯、張嘴都沒力氣了。2017年元月,因大腦缺氧深度昏迷,婁滔住進了ICU重症監護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用呼吸機維持生命。

  儘管如此,婁滔在患病期間,仍堅持“聽”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

  婁功餘說,“漸凍症”病人發展後期,整個人都如同麵條一樣癱軟。女兒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

  一次,她將護士喊到床邊,以口授護士執筆的方式,寫下了本文開頭那三個願望。

  10月9日清晨7時,經過省紅字會牽線搭橋,婁滔被接到武漢漢陽醫院,家屬代替她在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上,簽下了名字。

  目前,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婁滔處於“深度鎮靜”治療中。

  武漢協和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一許姓負責人稱,依據有關器官移植法規,人體器官移植摘除,必須在“腦死亡”和“心死亡”兩種狀態下才能進行,此外供體器官的指標檢查,也有明確健康標準。

  他表示,婁滔雖然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但其病在大腦神經指揮系統,身體各器官功能仍是正常的。不過,婁滔身體已出現感染,必須在抗感染治療外,才能捐贈器官。即便如此,依然要在家屬的意願下,在法制的框架下進行。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仙桃使用者66xxxx658”:恩施女孩對國人的愛永不放棄好想活下來可惜病折天不由人算一敬有你這樣的人希望人間以後不再有同樣病出現

  (2017-10-13)


  二次元和三次元是相通的!今天傳遍網路的《女博士患漸凍症籤捐贈遺囑:凡能救命的儘管用》這篇新聞,小編看到了也很難受。作為一名高學歷知識分子,在生命的最後還想著犧牲奉獻,著實偉大!那麼,在動漫中是不是也有這類值得我們致敬的人存在呢?小編在這裡一邊為這位女博士祈福,一邊為大家細數其中的三位值得我們致敬的存在。

  一、《re:從零開始的異世界生活》菜月昴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推薦理由:為了報恩而甘願犧牲自己

  平凡而穿越到異世界的他,擁有的特異功能看起來也是最沒用的——死亡之後整個世界重新再來。這個技能既不能形成真正的傷害,也不能形成保護值。在異世界中,艾米利亞作為他的救命恩人,為了報答艾米利亞的恩情,菜月昴奉獻了無數次自己的生命。變著花樣的死亡方法讓觀眾們也感覺到虐心,作者你是不是和男主有仇啊喂!

  推薦力度:★★★★★

  二、《魔法少女小圓》曉美焰

  推薦理由:與同伴之間的羈絆讓人動容

  作為時間系魔法少女,經歷過數次輪迴的曉美焰對待鹿目圓的“愛”已經不是單一的感情了,裡面包含著摯友之愛,信任之愛,甚至是生死之愛。原來天性懦弱的曉美焰,為了守護與小圓的生死約定,不惜犧牲自己,實現人生的重大轉折,在一次又一次的輪迴中默默保護著鹿目圓。只有她才知道,經歷輪迴保護自己的摯愛是多麼的孤單,無助,她為了這份感情的奉獻值得我們向她致敬。

  推薦力度:★★★★☆

  三、《阿爾斯蘭戰記》巴夫利斯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2017-10-15)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

  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

  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

  一個活潑漂亮的咸豐姑娘,

  一個年僅29歲的北大女博士,

  一個與病魔抗爭了近兩年的女孩,

  如今,她做出了自己的決定。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她叫「婁滔」

  一位年僅29歲的北大歷史系博士,

  因罹患運動神經元疾病,

  在生命的最後時光裡她立下遺囑,

  希望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

  “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

  認識婁滔的人都曾感慨:

  “太可惜了,這麼優秀的一個女孩!”

  婁滔從小聰慧好學,

  2007年,

  她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

  2012年時又以優異表現,

  被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攻讀碩士;

  2015年,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

  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在婁滔的人生規劃中,

  她打算畢業後做一名教授,

  以傳道受業解惑為己任。

  可厄運就在這時候降臨了,

  2015年8月,

  婁滔回恩施度暑假,

  經常說渾身沒力氣,上樓乏力。

  當時父母還笑女兒“太嬌氣”。

  2016年1月中旬,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協和醫院相,

  繼對婁滔的病情作出診斷:

  疑似運動神經元病。

  也就是著名物理學獎霍金所患的病症,

  俗稱為“漸凍症”。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此病的特殊之處在於肌肉萎縮、

  失去行動能力的同時,

  90%以上的患者智力和情感沒有任何變化

  彷彿靈魂被囚禁在身體裡一樣。

  患病期間的婁滔經常說,

  好不容易進入了理想的校園,

  找準了衷情的學業,

  不能繼續奮鬥、有所作為,

  實在心有不甘。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圖為2016年,患病中的婁滔。

  平日生活中的她,

  個性爽朗,自信大方,

  被大家稱為“滔姐”,甚至是“滔哥”。

  她特別喜歡笑,喜歡交朋友,

  喜歡著她這個年齡該擁有的一切美好事物。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圖為媽媽帶婁滔接受治療

  她為了不拖累男友,

  在患病1個多月後,

  婁滔主動提出和男友分手,

  並謝絕很多同學的看望。

  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

  是一個健康美好的形象。

  在患病的兩年間,

  婁滔獲得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援與幫助,

  人們一直關注著這個優秀樂觀的女孩,

  都在祈禱著奇蹟能夠眷顧她。

  “沒有大家的幫助,

  我女兒不可能堅持到今天。”

  父親婁功餘說,

  他們全家人都對此心懷深深的感恩。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在經歷過數次昏迷、搶救之後,

  婁滔最終只能整天躺在病榻上,

  從氣管處置入呼吸機,

  以此維持生命。

  張嘴已是十分困難,

  無法正常交流與進食。

  儘管如此,婁滔在患病期間,

  仍堅持“聽”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圖為2017年4月10日,醫護人員在病房為婁滔慶祝生日。

  2017年10月7日中午,

  婁滔鄭重向父親提出了放棄治療,

  捐獻器官,

  將骨灰撒入江河的願望。

  這個倔強的女孩甚至以“絕食”、

  “不答應就不準父親離開”等方式,

  無比強烈地表達了自己的意願,

  希望父親能夠同意。

  無奈之下親人一起商量後,

  艱難地同意了她的請求,

  並透過咸豐縣紅十字會聯絡捐獻器官事宜。

  父親親手給女兒煮了一碗餃子帶到病房,

  強忍悲痛說:

  “你去可以,

  但是先一定要吃飽,

  你一定要吃下去!”

  日前經過省紅字會牽線搭橋,

  婁滔被接到武漢漢陽醫院,

  正處於“深度鎮靜”治療中。

  她曾在清醒時,

  以口授護士執筆的方式,

  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目前,

  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

  婁滔處於“深度鎮靜”治療中。

  武漢協和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一許姓負責人稱,

  依據有關器官移植法規,

  人體器官移植摘除,

  必須在“腦死亡”和“心死亡”兩種狀態下才能進行,

  此外供體器官的指標檢查,

  也有明確健康標準。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她與“漸凍症”抗爭了兩年,

  病魔使她癱軟無力,

  給她帶來了太多的痛苦,

  婁滔數次差點熬不下來,

  但在父母的支援下她還是挺了過來。

  可如今,她真的累了,

  她選擇像天使一樣將愛撒向人間,

  她用口述遺囑的方式,

  捐獻出自己的器官。

  不知道她當時內心想的是什麼,

  如果能夠看得到,

  那應該很美吧!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希望婁滔在接下來的日子裡,

  能夠少受一些折磨。

  (2017-10-16)


  北大女博士得漸凍症 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

  2017-10-15

  新民晚報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這不是什麼名人名言,而是一位29歲北大女博士的遺囑。

  她最後的願望,就是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

  圖說:婁滔父親手機中儲存的婁滔大

  學時期的照片,當時的婁滔健康充滿活力。

  “一個人活著的意義,不能以生命長短作為標準,而應該以生命的質量和厚度來衡量。得了這個病,活著對我是一種折磨和痛苦。我要有尊嚴地離開,爸爸和媽媽,你們要堅強地、微笑著生活,不要為我難過。

  我走之後,頭部可留給醫學做研究。希望醫學能早日攻克這個難題,讓那些因為‘漸凍症’而飽受折磨的人,早日擺脫痛苦……”

  最近,這份遺囑,讓無數網友淚目。

  將器官捐獻出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

  這段感人的文字,是29歲的北大女博士婁滔,患上“漸凍症”後,清醒時留下的“遺囑”。

  10月9日清晨7時,婁滔被接到武漢漢陽醫院,家屬代替她在人體器官捐贈登記表上,簽下了名字。

  在和病魔抗爭2年後,2017年10月11日,婁滔所就讀的北京大學歷史學院領導,特地趕到武漢漢陽醫院,將一本北京大學“榮譽系友”證書,交到婁滔父親手中。

  目前,在家屬的強烈要求下,婁滔處於“深度鎮靜”治療中。

  武漢協和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一許姓負責人稱,依據有關器官移植法規,人體器官移植摘除,必須在“腦死亡”和“心死亡”兩種狀態下才能進行,此外供體器官的指標檢查,也有明確健康標準。

  他表示,婁滔雖然患有運動神經元病,但其病在大腦神經指揮系統,身體各器官功能仍是正常的。不過,婁滔身體已出現感染,必須在抗感染治療外,才能捐贈器官。即便如此,依然要在家屬的意願下,在法制的框架下進行。

  “女兒得了漸凍症後,強烈要求死後將器官捐獻出來,這是她最後的願望。”10月12日,54歲的婁功餘和妻子汪豔梅是湖北恩施土家族人。女兒婁滔,是兩人唯一的寶貝女兒。

  在婁滔患病後,很多人都伸出援手。兩次愛心籌款100多萬元。朋友圈更是展開了捐助的接力。

  她就是父母口中“別人家的孩子”

  對於身邊的同齡人來說,婁滔就是父母口中 “別人家的孩子”。

  婁滔系恩施高中2004級5班學生。“能如此醉心於歷史,還是深奧難懂的古代埃及史,真是難得”,她的高中班主任兼歷史老師劉榮之這樣評價她。

  “她最大的特點是愛笑。”在高中英語老師周道梅看來,婁滔同學性格開朗。

  “只要有事找她幫忙,她基本都沒問題。”在同學趙怡心中,婁滔很講義氣,樂於助人。

  2007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歷史系。

  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英語成績超棒的婁滔,在媒體新聞中心做志願者,義務為全世界運動員做翻譯,獲得好評。

  本科期間,婁滔的學習成績始終位列全系前三,2012年以優異的表現保送至北京師範大學歷史學院世界上古史專業。

  碩士期間,以世界史第一名的成績榮獲一等獎學金,並在核心期刊上發表譯作一篇。

  2015年,婁滔以筆試第一、面試第一的成績考入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攻讀古埃及史專業。

  她的獨立生活能力很強。自從到北京讀大學後,除手機、電腦需要父母額外贊助外,每月生活費標準,一直都是1000元,其餘全靠獎學金。

  婁滔很善於學習。在北京師範大學讀書時,別人為論文忙壞了。但婁滔還在寢室看似漫不經心地養花、給同學做美食。最後一個星期,婁滔的洋洋灑灑幾萬字的論文交上來,被評為優秀論文。

  在熟悉人眼中,她永遠是那個樂觀開朗、聰明好學的美麗女孩。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圖說

  :2016年,病中的婁滔堅強樂觀

  靈魂被囚禁在了身體裡

  原本,婁滔的人生規劃,是畢業後做一名教授——傳道授業。

  作為父母膝下獨生女兒,婁滔憧憬的生活方式是:一定要和父母住一個城市,最好一個在東,一個在西。可以不要天天見面,但要經常在一起吃飯、聊天。

  她的身體一直都很好,在學校跑過萬米長跑,還經常游泳。

  一切來得猝不及防。

  據婁功餘回憶,2015年8月,婁滔回恩施度暑假,經常說身體渾身沒力氣,上樓乏力。當時,父母還笑女兒“太嬌氣”。

  10月份婁滔返校後,一天早晨給媽媽打電話,說一隻腳尖踮不起來,不聽使喚。經過一系列神經內科檢查,2016年1月中旬,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協和醫院相繼對婁滔的病情作出診斷:疑似運動神經元病。

  運動神經元病,就是大家熟知的“漸凍人症”。

  運動神經元病,屬於神經系統疾病,目前病因病理不明。而婁滔所患這種,屬於遠端發病這種,其發病程序十分迅速。其可怕之處在於,患者大腦意識從頭到尾都是清醒的,會慢慢感受到全身不受控制,最後連呼吸肌都無法自主,只有眼睜睜等死。

  圖說:手部區域性肌肉無力、萎

  縮,是漸凍症的初期症狀

  也因此,這種病被描述為:靈魂被囚禁在身體裡。

  為了不拖累男友,在患病1個多月後,婁滔主動提出和男友分手,並謝絕很多同學的看望。她希望,自己留在大家心目中的是一個健康美好的形象。

  2年來,婁滔踏上了漫漫求醫之路。

  2016年10月,不見好轉的婁滔,被轉回恩施當地一家醫院的神經內科,做保守治療。她的病情越來越惡化。發展到最後,連吃飯、張嘴都沒力氣了。2017年元月,因大腦缺氧深度昏迷,婁滔住進了ICU重症監護室,失去了自主呼吸功能,用呼吸機維持生命。

  圖說:2017年4月10日,醫護人員在病房為婁滔慶祝

  生日

  儘管如此,婁滔在患病期間,仍堅持“聽”完了60多部中外世界名著。患病期間,婁滔經常說,好不容易進入了理想的校園,找準了衷情的學業,不能繼續奮鬥、有所作為,實在心有不甘。

  據瞭解,“漸凍症”病人發展後期,整個人都如同麵條一樣癱軟。面對自己的病情,婁滔曾多次提出,不治了。但父母勸她要繼續堅持。

  最終,這個像天使一樣的姑娘,選擇口述遺囑,捐獻出自己的器官,並要求“將骨灰撒入長江,不給這個社會帶來任何負擔”。

  這份遺囑應該是她留下的最珍貴的“禮物”。

  原標題:能救命的部分儘管用!北大女博士最後的願望讓人淚目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戶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吉玉”:這個病針灸可以治好。趕快治療。我親眼看到醫生針灸治療好了幾個病人。婁滔或者婁滔的家人看到資訊聯絡我。

  網友“石魚”:她是屬於病情快速進展的狀況,目前醫學無能為力。哭著來,微笑走;人生理唸的高境界!是的,美女愽士你做了偉大的榜樣!你的理念會深入人心

  網友“陽光”:我多麼希望用我的生命換呀,但上天不給我這個機會,因他才是國家的棟樑呀

  網友“以胖子為目標”:其實並不是漸凍症。而是罕見的極陰之體 體內寒氣日益增長。難以壓制

  網友“別墅設計胡松(Charlie”:誰都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事情,在有限的生命裡快樂開心的活著,微笑面對

  網友“視覺”:我身邊的一個朋友也是此病,被一個老中藥醫好。這是我親眼看到的。希望女博士看到此資訊聯絡我。

  網友“愛與恨的邊緣”:哎。看得我感動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616 字。

轉載請註明: 曾給雷軍、李彥宏講引力波的北大學霸, 現在怎麼樣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