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主播生態報告 風光無限的背後餓殍千里

  網路主播生態報告,風光無限的背後餓殍千里。風頭正勁的網路主播們並沒有看上去那麼風光無限。9月7日,網紅直播垂直媒體今日網紅髮布《中國網路主播生態調查報告》,該份報告透過大資料對目前的主播群體進行了“素描”。

  “內容為王”的規則依然適用於主播,“頭部(top)主播”透過其優良的內容輸出獲得了超高收入。但以映客、花椒、一直播等平臺top1000的主播為例的資料顯示,45%的主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7%的主播月直播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超3萬元的僅有13%。

網路主播生態報告 風光無限的背後餓殍千里

  近半主播月入不足5000元

  近日,一個名為“崔阿扎”的YY主播震驚了不少人,因為其一週的“粉絲刷禮物”收入為1068萬元。

  然而這只是網路主播收入的“金字塔尖”,絕大多數的所謂“網紅主播”真實收入並不高。今日網紅髮布的《中國網路主播生態調查報告》顯示,以映客、花椒、一直播等平臺各自top1000的主播為例,其平均的累積收入是199665元。45%的主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7%的主播月直播收入在5000~10000元之間,超3萬元的僅有13%。

  網紅主播也是“贏家通吃”的生態。排名前5%的主播收入,佔到了平臺主播全部收入的92.8%,其中1%的主播就佔全體主播總收入的80%。

  “無論哪個行業,做到頂級的都只是少數。更多的主播月收入在中游階段,與白領階層沒有太大差別,只是屬於不愁溫飽。”上述報告如此評述網路主播群體。

  “網紅主播將成為東北產業升級的出路之一。”這只是網友們對直播平臺當紅主播多為東北人的調侃,然而這也是有資料支援的。上述報告資料顯示,主播人數分佈最多的前15個城市中,北京上海霸佔了前兩名,而前15個城市中的東三省城市的主播人數佔這份榜單總人數的比例為16%,為人數最多的區域。

  從更廣的地域範圍來看,北上廣深的職業主播佔23%,二線省會城市的佔32%,三四線城市佔30%,其他城市的15%。

  從年齡層來看,職業主播近一半的人來自於90~95年這一年齡段,而且在校大學生為主播的主力軍。90~95年齡段主播佔比48%,95後佔比18%。

  報告資料還顯示,網路主播的男女比例為36:64。不過,今日網紅也在報告中提出“從主播持久力來看,有實力的男主播人氣地位穩固,女主播更新迭代、人氣變動比較頻繁。”

  “內容為王”支撐可持續

  一個直播網紅要想保持較長時間的熱度,單單有顏值並不夠,長期的優質內容輸出才是關鍵。

  上述調查報告顯示,之前的YY秀場直播,對才藝要求較高,或者會唱歌或者會喊麥。隨著移動直播成為主流,碎片化更強烈,讓許多平常人打開了直播市場,46.15%的主播以聊天為主要內容,靠顏值和個人魅力來撐。受環境和網路的影響,戶外直播僅僅佔7.69%。

  要想保證可持續的內容輸出,團隊化成為很多主播的選擇。資料顯示,60%的主播都有簽約的組織。這60%的簽約主播中,除了直播平臺之外,36%簽約了經紀公司。以前的主播紅起來主要依靠天賦、努力、偶然,現在更多要藉助團隊包裝策劃的推動。

  “機會最大的還是在內容網紅這個領域。”賽富亞洲合夥人蔡翔表示,過去的消費者在傳統的電視臺的內容之下很多的需求是沒有被滿足的,如果平臺或企業能夠選擇好自己的內容,就能夠培養出與之相輔相成的內容網紅出來,像Papi醬、馬東和高曉松等。

  蔡翔還將整個網紅經濟劃分為三個大類:第一類是即時娛樂性的網紅,這屬於一種荷爾蒙經濟的消費;第二類是電商類的網紅,透過商品的交易來獲取收益;第三類的是內容類的網紅,透過持續的內容輸出來獲取收益。

  “真正的網紅應該是超級IP。”達晨創投董事總經理高洪慶對《每日經濟新聞》表示,網紅不等同於明星,新網紅可以不是明星,但明星必須是新網紅,這才才是明星定價的核心標準。

  高洪慶認為,網紅深刻改變了傳統的供應鏈邏輯、推廣路徑,以及行業的成名機制,藉助移動網際網路的優勢,直接跳過了傳統的造星培養模式,以及漫長的成長時間,迅速碾壓傳統的成名與吸金機制,改變著許多行業的生態。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929 字。

轉載請註明: 網路主播生態報告 風光無限的背後餓殍千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