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不養、養而不陪,‘渣爹’無疑!”
執筆:明珠
定稿:蘇子後
育兒本是父母雙方的責任,可是如今我國多數家庭都由媽媽帶娃,父親角色缺失、不到位、不合格的現象尤為明顯,在“中國式渣爹”盛行的時代,諸多女性表示有苦難言。
據一項調查顯示,55.8%的家庭是母親陪伴孩子的時間比較長,而父親僅佔到12.6%,父母均等的佔到16.5%;父親每天陪伴孩子的時間比母親少1.7小時,每週少3.2小時。
文中配圖均源於網路,圖文均無關
看到這裡,寶媽們不得不吐槽心中積壓已久的苦楚,“生而不養、養而不陪”,只為傳宗接代,無疑是“渣爹”。那麼具體有哪些表現呢?
1、媽媽帶娃又做家務,父親完全是甩手掌櫃
如今社會,對女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生完孩子後既帶娃,又要工作,更要做家務,整天在職場和家庭中無縫銜接,陷入平衡家庭與事業的兩難境地。
而父親只是純粹地掙錢,以事業拼搏為由,理所當然、心安理得地逃避家務與育兒責任,對孩子的一切不聞不問,從小到大,給娃換尿布、衝奶粉、哄睡、接送上下學、開家長會、參加親子活動等事情的次數屈指可數。
危害:親子陪伴、交流過少,對孩子來說就是冷暴力,他們會認為爸爸不愛自己,變得孤僻又自閉,越來越不喜歡和爸爸交流,非常影響親密父子(女)關係的建立。
2、全職媽媽帶娃,造爸爸嫌棄
有人說,全職媽媽是世界上最累的“職業”,不僅身體累,最主要的是心累,丈夫的不理解、不體貼,讓多數寶媽苦不堪言;有的男性甚至對妻子的付出視若無睹,把一切接受地理所應當,甚至埋怨媽媽帶不好孩子,還一天到晚花錢。
危害:父親不尊重母親,甚至惡語相向、拳打腳踢,會引起娃內心的焦慮、恐懼和情緒不穩定,溫暖幸福的家庭氛圍、父母彼此相愛,是孩子內心最大的安全感,是培養其身心健康的土壤,如果長期生活在“硝煙瀰漫”的環境中,孩子內心很難變得陽光、樂觀、積極向上。
3、“隱形爸爸”的敷衍式陪伴
難道父愛真的如山一動不動麼?有的父親在照顧孩子時,只是陪在孩子身邊,但是心卻完全不在娃身上,要麼打遊戲、要麼刷影片……只需搞點吃的、玩的安撫孩子的情緒,不哭不鬧就行,超級敷衍;明明答應孩子的事情,卻因工作忙、沒空一再爽約,或者隨便編造理由哄騙、搪塞孩子。
危害:當一個接一個的承諾都化為泡影,容易影響孩子不守信的壞習慣,並且內心對爸爸失望透頂。
4、情緒暴躁、控制慾強的父親
有的父親控制慾強,脾氣暴躁,在家說一不二,稍有不順心就要發洩出來,肆無忌憚地向老婆孩子發洩壞情緒,這無疑是個不合格的父親。
危害:長此以往,孩子的性格極易受到影響,變得自我懷疑、懦弱膽小,或者複製成為父親的翻版,變得暴戾易怒。
父親的家庭角色、性格行為等都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孩子,到底會產生哪些方面的影響呢?
1、影響孩子的性格
父親的堅毅、勇敢、豪爽、眼界、格局、幽默等品質,可以幫助男孩樹立起“男子漢”的氣概,避免他們成年後懦弱、膽小、行為舉止“娘娘腔”;能使女孩子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
2、影響孩子的眼界
男性在帶娃的過程中,沒有那麼精細、敏感,在教育孩子時,更偏向鼓勵孩子自行探索,發現新事物,多提幾個‘為什麼’,這在無形中提升孩子的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使其學到更為豐富、廣闊的知識,悄無聲息地提升娃的眼界。
3、影響人際和社交
父親是孩子通向外部世界的主要樞紐,孩子可以從父親身上學會如何與人交往並處理人際關係,在與之相處的過程中,提升交際能力,擴大社交圈,缺少父親陪伴和教育的孩子,性格偏內向,不善與人相處,不懂高情商交流交友。
總而言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親缺席”“隱形爸爸”等都會影響孩子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