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沒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最可憐的孩子,但放在當下,最可憐的孩子已換了定義,有父母相伴卻被父母語言暴力籠罩的孩子才是最令人痛心。雖然家庭結構完整,但孩子的內心卻充滿了恐懼,被惡毒的語言所充滿,這樣的孩子在他成年時,會成為怎樣的人呢?是翻山越嶺的優秀還是真如父母毒言那般不堪呢。
博博雖有完整的家,但內心卻從沒得到健全的愛。幼年時,每一次問問題都被父母忽略,而到了小學,父母的這種忽略變成了語言抨擊,不管大事小事,凡是博博做錯了,父母都會用最惡毒的語言來批評博博。
“說你是頭豬,都侮辱了豬”,博博又被母親那惡毒的語言所抨擊,事件的起因僅僅是因為博博在洗碗時不小心打碎了一個碗而已。
最終,在四年級時,博博不堪重負,離家出走,博博的母親在當時仍沒有高度重視,母親認為:沒錢了,自然會回來。而等到孩子回來,竟然已過了整整十年。
十年後,別人的家的孩子要麼大學畢業,要麼娶妻生子,而博博怎樣了?在當年離家出走後的第三天,身上積蓄畫完時,本想著回家,卻被傳銷組織帶走,這一走,就是整整十年。
再次見到博博時,早已沒了曾經那般機靈勁,目光呆滯,自卑膽怯。當博博的媽媽看到孩子這副樣,惡毒語言也不再說了,而是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兒啊,娘對不起你啊,當年娘不應該那麼說你。流下了一串串悔恨的淚水。
分析
當人們的素質普遍提升後,在教育孩,父母普遍已經放棄了身體的暴力,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新暴力模式——語言暴力。
“寧可被父母打一頓,都不希望父母透過語言詆譭自己”,這是當代孩子的心聲。身體的暴力雖然疼,但這種疼是看得見摸得到的,而語言暴力是無形的,對於孩子的性格養成與人格培養有著很大的消極作用。
“我不打你,就是說你兩句,怎麼你還受不了”,沒錯,就因為父母這“簡單”的說兩句,就會讓孩子的性格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總是生活在暴力語言中,孩子會潛移默化地認為自己就如同父母所說,像豬一樣笨,啥都做不好,是討債鬼,未來一事無成等,當這種判斷一旦形成孩子的觀念,孩子就會變的膽怯、自卑,做事缺乏自信,沒有足夠的自尊與自我肯定,這樣的孩子在未來怎能大有出息?
這些話語父母要徹底杜絕,放棄語言暴力,才能將孩子培養成優秀的人
1)“為啥我就生出你這麼一個廢物,做啥都不成”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任何事都需要父母耐心的指導。雖然在父母內心,都有一個完美小孩的標準,但想讓自家孩子達到這個標準絕不是簡單的語言詆譭。
再加上每一個孩子都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生命,他們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強行讓孩子成為自己所需要的人,未免太過苛求。既然父母知道什麼樣的孩子完美的,那麼你們自己做到了嗎?
2)“你笨跟頭豬一樣,教了八百遍的東西還不會”
請父母們想一想,在自己年幼時,自己父母教給自己的東西是否一遍就能學會呢?能力的提升正是在每次的錯誤中昇華,孩子也想變得優秀,也想成為父母口中的驕傲,但這一切卻不是三言兩語能夠形成的。
多一些耐心,少一些批評,孩子從最開始的“媽媽”,到後來的走路,都是在一遍遍含糊不清與摔倒中成功的,家長太過心急,只能對孩子揠苗助長。
3)“你這一身缺點,真的一無是處,隨便拿出來一個孩子都比你優秀”
世上沒有完美的人,孩子更會有缺點,包括父母自己,難道敢說是十全十美的人嗎?對待自己的缺點能夠包容,可面對孩子卻做不到,那如此的要求就顯得不人道。
教育孩子,是讓孩子成為人格健全,三觀正確的人,未來他能走多遠就靠他自己,但是年幼時的路完全是父母為其擺道,如此侮辱一個孩子,他的人格必有缺陷,未來的他真的會變成一事無成之人。
TIP:
語言暴力是當今很多父母都會犯的錯誤,將侮辱孩子的語言掛在嘴邊,雖然這讓父母自己痛快淋漓,但是卻會對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影響,既然想讓孩子優秀,就要多一些鼓勵,多一份耐心,多一點包容,這樣的孩子才能在今後的人生中大顯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