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寬敞明亮的新搬遷入住的樓房中,曾住在忻城縣遂意鄉增仰村古肥屯的62歲的村民藍金業感覺像做夢一般。他指著新房裡的牆面說:“以前住在山區,房子是木屋,每逢下雨,總擔心房子會倒。”
增仰村地處大石山核心地帶,山高路遠,交通閉塞,石漠化嚴重,是當地有名的“窮窩窩”。
“增仰村有21個自然屯107戶285人,土地只有416畝,土地中間多有石頭,難以耕種,靠農業實現脫貧很困難。”談起增仰村的生產生活條件,該村駐村第一書記肖如宣感觸很深,增仰村很多村屯不通路,基本是靠天喝水。
基礎設施薄弱,生產生活條件艱苦,這是增仰村群眾的一道“疤”。面對一方水土難養活一方人的窘境,要實現脫貧,“搬”成了最根本的出路。從2018年開始,忻城縣對增仰村實施整村搬遷,城南新區成為增仰村民的新家,群眾住上了新樓房、過上了新生活。
“我家現在住在縣城,住的是樓房,三室兩廳,還是縣城的開發區。”藍金業說,搬遷前,新房裡的水、電、門窗等全部裝好,買了床直接拎包入住,最近家裡還進行了重新裝修,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藍金業家在5樓,站在陽臺上,他指著前方不遠處說:“我們現在住的小區叫增仰小區,周邊的聚福新城、光明小區等住著從別的地方搬過來的貧困戶。小區附近還有學校、市場,從‘山區人’一下變成了‘社群人’,想想都很美。”
增仰村整村搬遷後,如何讓群眾放心地搬、安心地住?公益性崗位的開發、“扶貧車間”的引進,徹底解決了搬遷群眾的擔憂。
7月16日,在忻城縣城南新區安置點的忻城縣信榮達有限公司“扶貧車間”裡,200多名工人全力投入到電子配件的生產中。藍金業的兒媳班海橋也在這裡務工。“我老公在外地務工,父母身體不好,我在這裡就近務工,既可以帶小孩又可以照顧老人。”班海橋說,現在每個月能掙2000元左右。
班海橋說,因為家裡勞動力少、人口多,政府還在社群安排了公益崗位,家人每個月不定期在小區門口執勤,一個月也有1000元錢的工資。
像班海橋一樣,實現家門口就業的還有很多。從搬遷至今,增仰村的搬遷群眾外出務工114人,其中貧困人口96人,大部分是在當地的“扶貧車間”務工。同時,針對家庭實際情況,還安排護林員2人、保潔員2人、公益性崗位12人、臨時公益崗位8人,讓搬遷家庭均有家人就業,實現搬得出、穩得住的目標。
“下一步,我們積極對接人社等相關部門,多組織貧困群眾進行生產技能培訓,讓群眾掌握更多勞動技能,進一步拓寬就業面,朝致富目標邁進。”肖如宣在談到脫貧計劃時如是說。
來源:來賓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