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玉毅
刺桐古港,是泉州港的舊稱,因港口所在的子城遍栽刺桐樹而得名。它發跡於唐代,興盛於宋朝,至宋末元初達到頂峰,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狹義的刺桐古港通常特指後渚港(也有說是南關港,或者南關港轉移至後渚港的),宋元時期有不少的軍事、營商行動都始於此港,而廣義的刺桐古港則泛指晉江下游北起湄洲灣內澳、南至圍頭灣蓮河一帶的港灣。歷史上,這片區域以“三灣十二港”聞名於世,在對外貿易中起著重要作用。
刺桐古港加盟“海上絲綢之路”始於唐代。為了增進溝通往來,李唐皇室在這裡設參軍一職,負責管理海外交通貿易相關事宜。由於出臺的政策十分“吸睛”,來往商販眾多,泉州港出現了“市井十洲人”的盛況,貿易物件輻射阿拉伯半島、東南亞及東亞諸國,這讓它一躍成為當時的“外貿四大港”之一。
隨著海外貿易及交流的興起,刺桐這種熱帶植物也由此時傳入泉州。因刺桐花開時,風景如畫,將泉州城點綴得分外美麗和繁華,它也因此成了這座城市的別名。那些外國商人則約定俗成地將泉州出產的絲綢、陶瓷分別冠以刺桐之名。
五代十國的閩王深知貿易的重要性,為了招徠外商、吸引外資,除了繼續提供具有誘惑力的政策,更親自下令加大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新建道路,增開貨棧,以適應對外貿易發展需求。到了宋元時期,泉州海外交通暢達東、西二洋,貿易空前繁盛,與當時世界上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做起了生意,港口所見異邦人士數以萬計。元祐二年(1087年),行使海關職能的市舶司在城南水仙門(今水門巷)內正式設立,到紹興年間年收入近百萬緡之多。南宋末年,刺桐港先後超越寧波和廣州,坐上了港口界的第一把交椅。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請辭歸國,臨行前奉元世祖忽必烈之命,護送科克清公主遠嫁波斯,就是取道刺桐古港出的海。當時的刺桐港,帆檣林立,水陸交通極為方便,自是吸引得中外商賈紛紛雲集於此。作為一名資深驢友,馬可·波羅也算是見多識廣,可是,當他站在泉州的碼頭和街市,看到那些擁有不同膚色、身著不同服飾的外國人,看到港口貨物堆積如山、帆如蔽日之雲,大有歎為觀止的感覺。之後,馬可·波羅將自己的遊歷見聞寫成文字,其中對泉州城和刺桐古港不乏溢美之詞,甚至將它與埃及的亞歷山大港相媲美。
由於許許多多像馬可·波羅這樣的“中國通”的引薦,來往泉州的商人越發密集。他們運著本國的香料、藥物登陸於刺桐古港,然後又將中國的瓷器、絲織品從港口運輸出去。進口與出口的過程在那個遍栽刺桐的港口日復一日地上演。
及至明代,國家的政策在海的禁與不禁之間兜兜轉轉,其間發生了一件被載入史冊的大事:鄭和下西洋。在鄭和七下西洋的過程中,副總兵王景弘是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生於閩南,熟知南方特點,曾陪著鄭和南下考察路線,僱了不少泉州的大船,也曾登陸刺桐古港招募水手、雜役和會修造船舶的匠師。
鄭和的西洋之行沿著前人開闢的“海上絲綢之路”,將中國的瓷器、絲織品、茶葉、手工藝品等隨隊裝往南洋各地,用以換取當地人的特產和奇珍異寶。而據清代蔡永蒹所著的《西山雜誌》介紹,船隊從蘇州劉家港入海曾至泉州“寄泊”,所謂“寄泊”也就是進行糧食、淡水和貨物的補給。船在刺桐港靠岸後,王景弘經常會帶人前去購買陶瓷、竹器、錦、繡、珠、帛、茶葉等商品,將之帶去南洋,向世界展示“泉州製造”。
歷數唐宋元明各個時期,泉州作為世界性的商貿集散地,吸引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客商來這裡工作和生活,使古城古港呈現出一派“漲海聲中萬國商”的繁榮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