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一凡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隨著德國組閣談判的結束,德國政治開啟了新一輪週期。“默克爾時代”將正式轉向由社民黨、綠黨和自民黨三黨共治的“交通燈時代”。如何處理中德關係也成為新政府最受外界關注的政策議程之一。11月25日,德國新政府公佈其執政綱領,就對華關係的闡述佔據其外交政策部分大量篇幅,調門較默克爾時代明顯強硬。德國將把中德、中歐關係引向何處成為國際輿論關注的焦點。
此次執政協議中12次提及中國,篇幅和措辭都較前政府大幅轉變。事實上,這份政策宣言在對華關係中既有變的一面,也有不變的一面。事實上,德國是近年來推動歐盟對中國作出“夥伴、競爭和制度對手”多重定位的背後重要推手,而此次新政府對於中國的總體定位依舊沿襲了歐盟2019年對華政策檔案和前任政府的主要基調。提出“在夥伴、競爭和制度對手框架”下構建對華關係,以及在歐盟對華框架下構建廣泛的中國戰略。
面對昂揚邁步復興之路、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中國,德國也不得不承認在氣候變化、經濟治理等國際重大挑戰以及地區重點問題上,中國是德國和歐盟繞不開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在社民黨執政小夥伴特別是綠黨的推動下,德國對華政策的意識形態色彩和對抗性明顯增強。新執政綱領提及涉港、涉疆、涉臺等敏感問題,在臺灣問題上提出“支援臺灣參與國際組織”“以兩岸同意的和平方式才能改變臺海”等激進表態,在重大問題上有向激進冒失的方向發展的態勢。德國政府提出,將在南海、核擴散、《中歐投資協定》以及貿易價值觀方面採取更激進的立場。德國與歐洲學者普遍認為,德國新政府欲展示歷史上罕見的對華強硬態度。
德國新政府的對華政策基調,與其政治格局、權力分配以及綠黨和自民黨對華態度有著明顯的關係。此次德國社民黨雖一舉奪魁,但面對更為碎片化的政治格局,其組閣選擇不多,必須依靠綠黨和自民黨才能實現執政,因而在權力分配上也對兩黨進行大幅傾斜,如綠黨和自民黨分別佔據了德國政府中分量最大的外長和財長職位,而德國候任外長、綠黨雙黨主席之一的安娜萊娜貝爾伯克將推動德國外交朝著本黨激進的“意識形態化”道路邁進。
而長期以來,自民黨和綠黨遠離政壇,缺乏與中國實際打交道的經驗,為了拼選舉也往往在政治綱領和競選承諾上劍走偏鋒,以實現與主流政黨的差異化競爭。綠黨高舉所謂“民主自由”大旗,以有色眼鏡看待中國在涉港、涉疆、涉臺、南海等方面政策走向,並打著“環保”“反強迫勞動”等旗號鼓吹面向中國的經濟保護主義措施。自民黨黨主席林德納曾直接將中國的產業政策描述為對德國經濟的挑戰。在此背景下,中德關係可能面臨更為複雜的局面。
然而從中德交往的歷史來看,合作共贏仍然是發展雙邊關係的主流和不容置疑的歷史經驗。每一次德國政局發生變化後,新政府往往需要經過“學習曲線”來了解真實的中國。在2005年默克爾上臺之初,其也曾推動“價值觀外交”,給中德關係造成一些困難。然而隨著默克爾與中國交往日益增多,特別是透過中德在金融危機、歐債危機等國際重大經濟挑戰面前的通力合作,雙邊經濟關係帶動中德整體關係不斷髮展,中德關係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利共贏的格局不斷擴充套件深化,形成了如今雙方互為重要夥伴、共同利益深厚、全球合作廣泛的局面。
中德經貿關係也不斷深化,並且經受住新冠疫情、全球經濟衝擊等的考驗。2020年中德雙邊貿易額達1920億美元,逆勢上升3.9%,中國連續五年成為德國全球最大貿易伙伴,2021年1-10月中德貿易額達到1910億美元,增長率高達25.9%。這種深厚的互利基礎是德國任何政黨和政治家不能否認的事實,而中國的“十四五”規劃、“雙碳”目標等也意味著德國的發展機遇和中德進一步拓展合作的潛在空間。
中方對中德全方位戰略伙伴關係和德國在歐盟領導作用的重視不言自明。展望未來,中國合作的大門將繼續為秉持務實、平等、互利原則處理對華關係的德國政府敞開。正如外交部新聞發言人指出的,發展好雙邊關係符合中德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有利於推動中歐交往合作。明年是中德建交50週年。我們希望德國新政府延續務實的對華政策,與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礎上發展雙邊關係,把精力用在推動中德各領域務實合作上。與此同時,合作的基礎也是相互尊重,只有德國新政府繼續維護和恪守一箇中國原則,尊重中方核心利益,才能讓中德關係在政治互信的健康土壤上繼續枝繁葉茂,惠及兩國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