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 題:物資保障情況怎麼樣?如何確保不落一人?——透視汛情之下受災群眾安置工作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阮周圍
大疫之後逢大汛,受災群眾的安危冷暖牽動人心。當前防汛進入“七下八上”關鍵時期,重點地區汛情持續發展,受災群眾是否都得到了妥善安置?如何確保應安置盡安置,不落一戶、不漏一人?記者對此進行了採訪。
受災群眾安置現狀如何?
長江三峽水庫17日10時入庫流量漲至5萬立方米每秒,“長江2020年第2號洪水”形成!
淮河干流王家壩閘20日8時32分開閘洩洪!
洞庭湖再次進入全面超警戒狀態 水位仍在上漲!
……
據應急管理部統計,截至22日,洪澇災害已造成4552.3萬人次受災,142人死亡失蹤,320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
洪災帶來的傷痛,唯有用妥善的安置與後續的幫扶來撫慰。洪水滔滔,受災群眾如何轉移、怎麼安置,是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要考題。
江西在南昌、上饒等地開設超百個集中安置點,並從調查摸排、加強物資保障等方面提出明確要求,目前災區安置點整體秩序良好;
安徽派出多個工作組深入集中安置點開展督導檢查,督促災區政府落實屬地管理責任,保障好安置群眾基本生活;
湖北強化救災物資調配,採取“四不兩直”方式對防汛重點區域開展督導,部分地區還印發轉移安置應急處置導則,指導協調做細做實安置工作。
應急管理部救災和物資保障司副司長楊曉東介紹,根據最新排程情況,受災群眾大多數已透過投親靠友方式得到妥善安置,少部分由政府透過借住公房、學校以及搭建帳篷等進行集中安置,基本生活均得到了有效保障。
物資保障情況怎麼樣?
“這裡包吃住,在村部食堂就餐,伙食不錯。”記者在湖南省桑植縣涼水口鎮茶園塔村陽光院看到,村民黃賜忠老人正和“鄰居們”一邊看電視,一邊聊天。
湖南四大水系之一的澧水,穿過桑植縣城。桑植縣今年已遭受多輪強降雨的襲擊。19日清晨,新一輪強降雨造成河水暴漲,桑植縣城河段發生超警戒水位的洪水,不少地勢低窪處的民居進水。
在暴雨來臨前,黃賜忠和村民們接到通知,由村裡統一安排車輛,送到安置點避險。居住在附近地質災害隱患點的65人,有29人被集中安置在陽光院,另外36人選擇投親靠友。
“這裡有飯吃、有房住、有物資,我們安心住,等洪水過去,接到通知再回家。”黃賜忠說。
有了地方安置,還要有飯吃、有水喝、有床睡覺,受災群眾的物資保障工作不容馬虎!
應急管理部日前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向廣西、安徽、江西、貴州、湖南等省份快速調撥13萬件中央救災物資,包括1.1萬頂帳篷、1萬床棉被、3.8萬床毛毯、3.5萬床毛巾被和3.6萬張摺疊床等,有力支援了地方群眾轉移安置工作。
針對部分安置點物資保障不充分、管理不規範等問題,應急管理部前方工作組進行了重點檢查,並及時提出整改建議,督促災區政府妥善安置好受災群眾。
“當前,各地要進一步加強防汛救災物資保障,建立防汛救災物資會商研判機制,強化救災物資需求研判、快速調配等工作,保障好受災群眾基本生活。”楊曉東說。
如何做好後續安置工作?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受災群眾安置工作來不得絲毫鬆懈,容不得半點閃失。科學調配救災物資,妥善安置受災群眾,是防汛救災工作的關鍵。
記者從應急管理部瞭解到,國家減災委、應急管理部已緊急下發通知,對做好受災群眾緊急轉移和安置救助工作進行再部署、再細化,重點針對災害風險防範、轉移避險安置、救災款物保障以及災後恢復重建和防範因災致貧返貧等方面提出要求,全力保障受災群眾基本生活。
“繼續強化對重點省份災區受災群眾安置工作的檢查督導,強化受災安置群眾基本生活保障,確保安置群眾吃得好、住得好、思想穩定。”楊曉東說。
在物資保障方面,應急管理部將會同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抓緊推進新增中央救災物資緊急採購,有效增加中央救災物資實物儲備。同時,在前期已撥付江西、湖北等省份中央救災資金的基礎上,抓緊商財政部撥付後續資金。
寧可備而無汛,不能汛而無備。未雨綢繆,有序做好新災應對是汛情期間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舉措。
據介紹,應急管理部將繼續密切關注各地暴雨洪澇等災害發生髮展,及時啟動國家救災應急響應,派出工作組實地檢視災情,安排下撥中央救災款物,支援幫助地方做好受災群眾安置等救災工作。
在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房屋倒塌、農田損毀,也給不少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帶來影響。據統計,主汛期以來,洪澇災害已造成3.5萬間房屋倒塌,30.8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4354.8千公頃,其中絕收734.8千公頃。
防汛和扶貧都要抓,一個都不能落下。
楊曉東表示,各有關部門、各地減災委要在抓好防汛救災救助安置各項工作的同時,幫助謀劃災後重建,儘快恢復災區生產生活秩序,儘可能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