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小娘明明很軟弱,為什麼會給明蘭留一副《李娘子》的畫像?
1.
第一次看《知否》時感覺衛小娘除了可憐之外還懦弱,明明有才情有相貌,卻不敢爭不敢搶,害得跟著她的一屋子人都受氣。
明蘭明明是府裡的小姐,穿得還不如別人屋裡的丫頭,每天弄得灰頭土臉的,更不用說小桃或者小蝶這些下人了。
被人誣陷了也保不住自己的下人,被人害了也是在臨死的時候才恍然大悟,真的是夠蠢笨的。
但是就是這個外表看著軟弱可欺,靠著隱忍度日的人,房間裡居然掛著一副自己繡的《李娘子鎮守娘子關》,臨死的時候還把這個傳給了唯一的女兒,讓她日日看著,好好活下去。
衛小娘表現出來的性格真的跟李娘子八竿子打不著,要說李娘子是她的偶像,真的不敢相信。
2.
李娘子是何許人也,唐高祖李淵的女兒,丈夫柴紹是隋朝前太子楊勇的伴讀。
在李淵起義時,寫信給李娘子,讓她夫妻二人加入反隋的大軍。李娘子害怕夫妻二人同時離開太引人注意不安全,父親軍中缺少將才,便讓柴紹一人去投奔父親,自己留了下來。
等到柴紹安全到了李淵的大營後,李娘子離開長安回到李家莊園,以李公子的名義變賣家產賑濟災民,很快就招到了幾百人的隊伍。
為了壯大自己的勢力,她到處聯絡拉攏反隋的義軍,收編了有幾萬人隊伍的何潘仁等,形成了一支有相當規模的起義軍。
李娘子治軍嚴明,不允許軍隊掠奪百姓糧食財產,很受當地人的擁護,更有不少人慕名來投軍。
在那個年代,女人本來就不受重視,一個女人能當上將軍,讓一大幫男人聽話,可想而知李娘子絕對是個有勇有謀的人物。
唐高祖開朝後封她為平陽公主,駐守山西綿山的葦澤關。這裡是出入山西的咽喉要道,山西不僅是李家的大本營,也是中原和關中的屏障。李淵把這麼重要的地方交給平陽公主把手,可見對這個女兒和她的軍隊有足夠的信心。
公元623年,平陽公主去世,葬禮按照軍隊的禮儀舉行,這也是破了例的,李娘子一生也是個例外的存在,雖為女子,但是帶兵打仗,智勇謀略樣樣都不熟男子。
3.
再看《知否》時,我特意留意看了衛小娘那為數不多的幾個鏡頭,發現她還是挺有謀略的。
在小蝶被誣陷偷了衛小娘的那份月例和炭火換錢時,她先是力保小蝶是個忠心的丫頭,不會是她幹得,眼看盛紘沒有要在查下去的意思,而林小娘又事先安排好了人證物證,讓小蝶無法逃脫,還煽風點火的要打死小蝶。
衛小娘先是提出要報官,她知道盛紘愛面子不會讓外人知曉插手此事,本想此事主君一心軟就算了,誰想得寵的林小娘不依不饒,攛掇盛紘一定要打死小蝶給下人們一個警戒,還說衛小娘過於心軟。
衛小娘明白自己人微言輕,沒辦法說動主君,便撲通跪地,求主君不要打死她,趕出去就行了,自己懷著身孕而且前院華蘭又在辦喜事,打死人不吉利。
此時大娘子聽到對華蘭不吉利,便開始撒潑大鬧說盛紘不疼華蘭,本來對迎親不滿意的她又開始大發牢騷,盛紘無奈只能把小蝶趕出去處理。
雖然這件事情衛小娘沒能幫小蝶洗刷冤情,但身份地位都處於劣勢的她,能保全小蝶的性命,也算是有勇有謀了。
李娘子的謀略在江山社稷,而衛小娘的謀略只能是在這個內宅活下去。
4.
看劇時我曾經一度不能理解衛小娘,明明要相貌有相貌,要謀略有腦子,為什麼不去爭寵讓自己和孩子都過得好一點?
後來我想明白了,她不是不會爭寵,是不想更是不屑去爭。
衛小娘是因為家裡出了變故,而被迫賣到盛家當妾的,她本來出身在一個讀書人家,自然也跟著爹爹讀了不少的書,要不然也不會以李娘子為榜樣。
要不是爹爹突然去世,母親又等著吃藥,以讀書人的心性,誰願意給別人做妾室。
在如蘭被罰,王大娘子跟盛紘求情時,用了林小娘撒嬌的招數,落個自己渾身不自在,無奈的說:“看來狐媚子這種事兒也是需要天分的”。王大娘子是學不會,衛小娘是不屑去學。
父母是孩子的鏡子也是老師,在那樣的大宅裡,孩子難得見幾次父親,所以母親的言行就成了孩子模仿的榜樣。
王大娘子為人雜咋呼呼但內心純良,所以養出來的三個孩子都是善良的,林小娘爭寵鬥狠機關算盡,所以也造就了墨蘭的悲劇,衛小娘是不想讓自己的孩子從小學會諂媚阿諛奉承,她希望明蘭能夠自立自強,不說個男人一樣闖出一片天地,至少不要為了逢迎男人而改變自己的心性。
5.
衛小娘在臨死之前交代了兩件事情:第一是把屋裡最珍貴的護膝送給恩人顧廷燁,第二是交代明蘭一定要去老太太那裡。
送護膝是教明蘭要感恩,去祖母那裡一是明蘭能活下去,二是老太太可以繼續教明蘭為人處世的道理。
如果按照禮數,明蘭去大娘子屋裡養著,那最多成為如蘭的玩伴和被欺負的物件,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是明蘭沒有嫡女的身份,被大娘子養出來日後也不會尋到好人家。所以只有託付給老太太,她才放心。
老太太本來就出身高貴,讀書識禮,在經歷過丈夫的離棄後還能獨立撐起整個盛家,讓盛紘入仕途,盛家有現在的局面全是老太太的功勞。
在衛小娘看來,老太太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李娘子,能扛起整個盛家的安危,跟著這樣的人,明蘭自然是能學到很多東西。
在古代封建王朝,其實就是男權社會,女子的地位並不高,而且因為“女子無才便是德”這種說說法,大多數的古代女子沒有讀書的資格,無法透過知識改變命運,既不能做官,也缺乏自己的思想,這導致女人只能淪為男人的附庸。
年齡到了就要嫁人,遵循三從四德,依賴父親丈夫兒子,女人的命運往往不在自己手中。
衛小娘留下《李娘子鎮守娘子關》給明蘭,讓她去老太太那裡,就是想告訴她:
女人也可以不依附男人,不依靠自己的父親、兒子和丈夫,依靠別人,終究是不穩定的。
依附於別人是最無用的,一來人心善變,可能今日對你好,明日就棄了你,二來別人能護你一時卻護不了你一世,只有自身強大了,才沒人敢欺負你。
多讀書,雖然不能像男人一樣建功立業,至少不拘泥於閨帷內宅的鬥爭,就算陷入鬥爭也能自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