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發行20元新鈔,背面印有8位先驅者,為什麼裡面有位中國人!
新加坡是除中國以外,世界上唯一一個華人人口占比超過50%的國家,漢語也是它的官方語言之一。華人不但是新加坡的主體民族(只是人數最多,並不存在超然的政治地位),更是對新加坡的建國和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有“新加坡國父”之稱的李光耀,就是一名華人,新加坡現任總理李顯龍,則是他的兒子。
李光耀父子雖然是華人,卻不擁有中國國籍,所以對於咱們來說,已經是純粹的外國人了。但有一些對新加坡做出過巨大貢獻的華人,卻仍然保留有中國國籍,比如對我國福建省教育事業居功至偉的著名愛國華僑陳嘉庚,他就一直沒有放棄中國國籍,甚至還一度官至副國級。陳嘉庚不但在中國享有很高的地位,在新加坡也同樣受人愛戴,去年新加坡發行的20元新鈔,就把他的頭像印在了背面以示致敬。
2019年6月,為了紀念開埠200週年,新加坡發行了20元新鈔,一共準備發行200萬張,民眾可以等值兌換。新鈔的正面,印著尤索夫.伊沙克的肖像,他是新加坡建國後的首任總統,地位非常特殊,把他的肖像印在上面可以說是理所應當。
背面則印有8個人的肖像,他們都是對新加坡做出過巨大貢獻的先驅人物,其中最值得關注的,則是一位名叫陳嘉庚的男士。很多人可能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但福建人,尤其是廈門集美區的人一定對他不陌生,因為廈門大學以及被統稱為“集美學校”的一大批院校,皆為他所建立或出資擴建。
陳嘉庚對新加坡有什麼貢獻?何以能享受“印上紙幣”的待遇?
新加坡人如此看重陳嘉庚,與他對新加坡教育事業的巨大貢獻有關。陳嘉庚可以說是註定會與新加坡結下不解之緣的,因為他出生時,父親陳杞佰已經在那裡經營多年,是當地一位非常成功的商人。所以早在1891年,15歲的陳嘉庚剛剛讀完私塾,便出國南下,來到了新加坡父親經營的米店裡工作,兩年後回國成婚,婚後兩年又再次回到新加坡直到母親去世。
這所學校,如今已更名為新加坡華僑中學,儘管授課主要語言已變成英文,卻仍然保持著濃厚的中國文化背景,並且也是當今新加坡最頂尖的中學之一。
創辦中學讓陳嘉庚成為新加坡的教育先驅,併為新加坡的發展培養了大量的人才,這才有了今天新加坡的繁榮。所以新加坡人很懷念他的功績,把他與其餘七位各領域的先驅人物一起,印在了開埠200週年紀念鈔上面。
說到陳嘉庚在教育事業裡的貢獻,就不得不提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可以說,福建最頂級的教育資源,都源於這位著名愛國華僑的貢獻。雖然在南洋打拼半生,陳嘉庚卻一直心繫祖國,南洋華僑中學建成以後,他就立刻回國創辦廈門大學,並自掏腰包補貼家鄉的多座小學、初中。
又過了兩年,陳嘉庚把老家集美社的各類學校聯合起來,建成一個多校聯盟,統稱為“集美學校”,其中就包括現在的一本院校集美大學,這所大學目前在福建排名第五,而同樣由陳嘉庚先生創辦的廈門大學,則排名第一。
事實上,陳嘉庚對祖國的貢獻還遠不止教育事業。早在抗戰年間,他就牽頭拉動南洋華僑為祖國捐款捐物,對中國取得抗戰勝利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新中國成立後,他更是毅然回國,全身心地支援中國的社會主義事業,並在1959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成為一名副國級領導。然而彼時的他,也已經85歲高齡了,僅僅兩年後,便因病在北京逝世,遺體則運回了老家集美鰲園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