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後就要捱打,我相信作為中國人一定都深有感受。在歷史課本中,我們瞭解到曾經的中國因為落後,被西方列強壓迫的屈辱歷史。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鬥爭,面對落後就要捱打的局面,黨帶領人民開展反抗鬥爭,黨帶領國家走向繁榮富強。曾經的我們是貧窮的、落後的,不發達的生產力難以支撐這個龐大的國家,也難以維持人民的生存。嚴復曾在《天演論》中提出,“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如果不向西方國家學習先進的科學技術就只能逐漸被歷史淘汰。就這樣,在當時的清政府統治下,開展了一系列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希望透過學習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來發展中國的經濟和軍事。
《天演論》
如今的我們已經走在了科技高速發展,經濟繁榮富強的新時代道路上,一路高歌猛進。改革開放的發展中,我們逐漸明白“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只能掌握了先進的科學技術,才能帶領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在建國初期,我們尋求蘇聯的合作,帶動我國的經濟、軍事的科研建設。其中第一個五年計劃中,二彈一星計劃格外受到重視。常言道,弱國無外交,如果沒有強大的武器來保衛自己,中國將一直處於弱國。所以,核武器的研發是當務之急。
在研究核武器的道路上並非一帆風順的,當時的中國處於比較複雜的國際環境之下,美國作為二戰後的世界強國,干涉朝鮮和平統一,對剛建國的中國更是虎視眈眈。在這種危難的關頭,中國人民不怕犧牲,組建抗美援朝志願軍來保衛國家。與此同時,在荒涼的戈壁灘,一群熱愛祖國的科研人員正在夜以繼日地進行實驗研究。科研的道路是曲折的,一路關險重重。原本幫助中國研製核武器的蘇聯科學家因為兩國關係惡化而被撤走,只留下中國科學家孤勇奮戰。
當第一顆原子彈在中國實驗成功,望著天空留下的蘑菇雲,中國科學家流下了激動的淚水。而另一方面,中國抗美援朝部隊也不辱使命抵抗住了美軍的進攻。我們掌握了研發原子彈的技術,中國站在了少數掌握核武器的國家之列,全中國人民為之驕傲。後來的中國陸續研製出了第一枚氫彈,第一座核電站,我們在探索先進的核能源道路上不斷奮勇前進。
為何越來越多的國家重視發展核武器和核能源呢?因為核能源具有強大的能量,不僅可以作為保衛國家的國之重器,也可轉化為千家萬戶日常使用的民生能源。這一科學技術,極大地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從而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但核能源也有其危害性,比如核能源洩露,核廢料汙染等,這些問題都困擾著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如何處理核汙染問題,成為核能源發展道路上的首要難題。面對這一艱難的考驗,中國科研團隊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我國的科學家研發了一項“世界專利”,即建立了一座可以將有害核廢物轉化為無害廢物的裝置——全世界首座鉛基核反應堆零功率裝置—啟明星2號。曾有國外媒體《環球日報》宣稱,我國封鎖“世界唯一專利”,更有甚者透露,日本出3000億要來買,而美國要求共享技術等小道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