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在京召開之際,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近日發起“對話中軸線,尋找中軸面孔”計劃,旨在透過一張張平凡的面孔,向世界介紹北京中軸線,助力中軸線申遺。
從永定門到鐘鼓樓,全長7.8公里的北京中軸線是我國現存最長、儲存最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彙集整座城市建築精髓,濃縮古今時空人文風貌。“對話中軸線,尋找中軸面孔”活動發起3天時間內,發起方徵集到許多豐富的作品,一張張“中軸面孔”見證著中軸線的發展。從1921年至今,坐落在中軸線上的大北照相館為數不清的顧客記錄了歲月中的溫情,見證了北京城的發展和變遷。照相館攝影師趙增強感慨良多:“從上世紀70年代到今天,我見證了每一位客人的真誠笑臉,也見證了國家很多重要的時刻。大家的笑臉是我堅持拍攝的動力。”
一條中軸線詮釋著傳承與創新。為保持天壇的面貌,安河琉璃創始人、北京官式琉璃瓦燒製傳承人姬瑞琴不懈努力,她說:“從265片只有5片合格,到如今天壇滿目藍色琉璃,片片閃耀,我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堅持住、熬得住,才能像琉璃一樣出彩。我想讓琉璃燒製這門技藝薪火相傳,在北京中軸線上繼續煥發榮光。”
亞洲文化遺產保護對話會上,北京中軸線文本團隊負責人、清華大學國家遺產中心主任呂舟在主題演講中,向各國代表介紹“亞洲文化多樣性視角中的北京中軸線”;剛剛上線的“北京中軸線”數字展,將中軸線這一中國優秀文化遺產推向國際舞臺;北京中軸線申遺保護工作辦公室發起的“對話中軸線,尋找中軸面孔”活動,則透過一個個平常的故事,致力於同一個目標——助力北京中軸線的申遺與保護,讓北京這座飽經滄桑又歷久彌新的城市與世界文明對話。
來源:千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