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3月9日舉行總統大選,計票結果通常在當天晚些時候或第二天凌晨公佈。這次大選有兩大特點:一是選情膠著,韓國輿論稱之為“史上最難預測結果的韓國大選”;二是前所未有地聚焦中國話題,過去一直是爭論對朝政策,今年各黨派候選人卻都在涉華議題上說過一些比較激烈的話。最終誰將贏得大選?新總統是否會調整韓國現行對外政策?這些問題引發中韓輿論場的共同關注,也引發了一些議論和擔憂。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7日在回答韓國記者提問時,引用了韓國的一句俗語:“三個銅板買房屋,千兩黃金買鄰居”,釋放出中方珍視中韓關係的善意和誠意,相信韓國社會已經接收到了。王毅表示,事實證明,中韓之間不是對手,而是利益交融、優勢互補、潛力巨大的合作伙伴。可以確定的是,這個事實不會因為青瓦臺換了主人而改變。不管大選的結果如何,中韓關係都要往前走,不能朝後退。
今年是中韓建交30週年,在這30年裡,兩國貿易額進入3000億美元時代,較建交初期擴大了約60倍,接近韓美、韓日及韓歐貿易總和;兩國相互間投資達到千億美元規模,人員往來疫情前高峰時已超過年1000萬人次。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伙伴、最大出口市場、最大進口來源國、最大留學生來源國。這些都是中韓互利共贏的具體成果,成為兩國關係的堅實基礎,也說明中韓關係發展具有強大內生動力。
中韓是搬不走的鄰居。韓國社會願意談論中國並不是壞事,問題的關鍵是,能否透過多元聲音的辯論更加客觀、全面地看待中國。隨著不久之後韓國大選結果的塵埃落定,韓國社會在對華關係問題上如何迴歸理性,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對韓國來說,最大的安全關切是半島的和平與穩定,這與中國決不允許半島生戰生亂的立場是完全一致的。中韓關係曾因“薩德”問題降至冰點,但中韓雙方經過共同努力,就階段性處理“薩德”問題達成共識,讓兩國關係重回正常軌道。這是中韓克服外部干擾因素的一次典型案例。這些經驗證明,恰恰與中國保持穩定的關係,才是韓國實現國家安全的重要前提。
近年來,中韓民間出現了諸如“泡菜”“韓服”等爭論,事情不大,但兩國輿論場都有一些過頭話,甚至傷了感情,說實話真的不值得。“泡菜之爭”就像民間賭氣吹出來的大泡泡,它根源於中韓擁有共同的歷史文化淵源,在去情緒化之後,完全可以作為拉近兩國民間心理距離的媒介。務實理性的態度以及更加開闊的心胸,是化解中韓民間紛爭的關鍵。
現在,華盛頓正在加緊做韓國的工作,或施壓或利誘,意在將韓國變成東北亞地緣政治對立的前沿陣地。這顯然不符合韓國的國家利益。如何平衡好韓中關係和韓美關係,繼續充當橋樑而不是“選邊站”,這將是擺在新任韓國總統面前的一道必答題,考驗著他的政治智慧和戰略定力。這裡需要強調一下,並不存在所謂“親美”“親中”的簡單劃分,韓國處在一個複雜、敏感且充滿風險的地緣位置點上,需要有“不畏浮雲遮望眼”的更高站位。
正所謂三十而立,這是一個成熟穩定的年齡。中韓關係應該跨越過了大起大落的階段。無論誰勝選,我們都真誠地祝賀他,並期待中韓關係能夠更上層樓。
【來源:環球網資訊】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