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馬裡這樣一個既大且弱的國家而言,靠政變無法解開政治、經濟、教派矛盾等在內的諸多死結。
馬裡總統凱塔宣佈辭職、解散政府和國民議會。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文 | 陶短房
當地時間8月18日,西非國家馬裡發生軍事政變,總統凱塔在被政變軍人拘捕後宣佈辭職、解散政府和國民議會。
據當地訊息人士透露,政變始發於馬裡首都巴馬科郊外卡提鎮的一個軍事基地,這一基地以歷史上馬裡帝國創始人凱塔·松迪亞塔命名。
政變軍人先後逮捕了國民議會主席丹比內、外交部長德拉梅以及不久前剛任職的經濟及財政部長達菲,叛軍控制了包括巴馬科國際機場在內多個要點,隨後進入巴馬科市中心的“地標”——獨立廣場,總統凱塔和總理西塞相繼在家中被捕,並被關押到軍事基地。幾小時後,凱塔出現在電視螢幕上,宣佈辭職,並稱“不希望為保住權力而造成流血”。
有訊息稱,發動政變的是馬裡國民警衛隊的若干單位,政變領導人可能是前馬里布理塔內軍事學校校長、國民警衛隊“干預部隊”指揮官卡馬拉上校。
民族、教派、政黨矛盾長期困擾馬裡
馬裡是西非的內陸國家,該國北部長期受圖阿雷格族分離組織“解放阿扎瓦德民族陣線”(MNLS)分離活動影響。2012年,屬於“基地”系統的國際原教旨武裝“伊斯蘭馬格里布基地組織”和“伊斯蘭後衛”等趁虛而入,和MNLS合流,在很短時間內控制了佔馬裡面積約1/3的地區,建立起原教旨的所謂“阿扎瓦德國”。
自2013年起,素有“非洲憲兵”之稱的法國領銜出兵,先後發動“藪貓行動”“雀鷹行動”和“巴爾赫內行動”,在MNLS有條件倒戈的配合下,基本摧毀了“阿扎瓦德國”,形式上恢復了馬裡的統一和領土完整。
然而馬裡政治、社會形勢積重難返:由於經濟疲弱、軍人待遇低下,加上地區矛盾尖銳,馬裡在2012年爆發以軍官薩諾戈為首的“3·21”政變,引發持續混亂,“阿扎瓦德國”的引狼入室,趁的正是此次軍事政變之虛。
在法國、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和聯合國干預下,政變以2013年“還政於民”和凱塔當選總統告一段落,隨後西非國家經濟共同體維和部隊和聯合國馬裡多層面綜合穩定特派團相繼介入維和。
中國赴馬裡維和部隊。 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但馬裡局勢並未因此得到根本緩解:原教旨和恐怖勢力陰魂不散,針對外國人甚至維和部隊的恐怖襲擊不斷髮生,國內治安壓力巨大。
2018年,凱塔連選連任,但政府行政治理能力繼續受到廣泛指責,本就脆弱的經濟連續兩年走低後,又遭遇新冠疫情重創,國內政治矛盾更趨激化。
今年3月,馬裡舉行議會選舉,總統凱塔所在“馬裡團結黨”獲得全部147個直選議席中51個,成為議會第一大黨,但多個反對黨對選舉結果表示不服。4月30日,馬裡憲法法院宣佈約30個當選議席無效,其中絕大多數裁定對反對派不利,引發廣泛不滿。
5月5日,反對派開始在馬裡各地發動反政府示威抗議,並在隨後組成反政府組織“5月5日愛國聯合力量”(M5-RFP)。自5月至8月,他們不斷髮動抗議示威,其中尤以5月5日、6月5日、7月10日、7月11日規模最為浩大,在示威者與軍警的衝突中,累計造成至少11人死亡,124人受傷。
M5-RFP自8月3日起再度發動抗議活動,但在總理西塞宣佈將解散憲法法院等主動妥協下,人們曾認為“局勢有向好可能”——可政變再一次發生了。
馬裡的穩定,關乎全球反恐大計
馬裡歷史上多次發生軍事政變,控扼首都出入門戶的松迪亞塔軍事基地則常常成為“始禍之地”。遠的不說,2012年的“3·21”政變,叛軍正是從該基地起事,沿著和此次政變幾乎如出一轍的路線,佔領獨立廣場。
這次政變領導人的政治傾向和政變目標,目前都還不明朗,但之所以有這麼多國民警衛隊士兵響應,和近期國內局勢緊張、官兵疲憊厭戰、加上待遇低下不無關係。
事變發生後,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法國總統馬克龍、馬裡各鄰國等,以及世界許多重要國家紛紛發表宣告,強烈譴責馬裡軍事政變,對“任何違反馬裡憲法的政治變革”表示“堅決反對”。北美東部時間8月19日,聯合國安理會將召開緊急會議,商討馬裡局勢。
馬裡的穩定關乎全球反恐大計,正如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所言,不論政變或反對派有何種訴求,其“訴諸武力和暴力的部分”都很難得到國際社會認同和支援。鑑於“藍盔兵”、西非維和部隊和法軍均在馬裡部署重兵,其實力遠超過馬里正規軍,政變軍人很難隨心所欲,將不得不設法尋求某種妥協;而M5-RFP等反政府勢力也會小心翼翼地與政變拉開安全距離,不管他們此前和政變分子是否有什麼“瓜田李下”。
種種跡象表明,在這個國際勢力全面介入、國際武裝掌控大局的國度,此次馬裡政變註定會是一場虎頭蛇尾的“快閃”,套用該國官方語言法語的一個語法術語,是一次“未完成過去時”。
但正所謂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馬裡當前政治困局,是一系列包括政治、經濟、地區矛盾、族裔矛盾、教派矛盾在內,綜合性問題不斷積累所致。這些矛盾積重難返,對於馬裡這樣一個既大且弱的國家而言,一次政變很難解開死結,即便政變化解,矛盾也未必能就此消弭。
□陶短房(專欄作者)
編輯:孟然 校對: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