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怕。”
“寶貝,你要大膽一點,不用害怕。”
“怕什麼怕,有什麼好怕的,你膽子怎麼這麼小,你看妹妹都不怕!”
這樣鼓勵的話語,你是不是經常說?
但菌菌今天要告訴你們一個殘酷的真相:這樣鼓勵孩子,沒一點用!
孩子的恐懼感,並不會因為我們的一兩句鼓勵就消失。
想要孩子更勇敢,搞清楚他為什麼害怕,才是當務之急。
1、孩子為什麼害怕?
其實,孩子的恐懼感跟家長脫不開干係。
l 過度反應
曾有行為主義心理學家做過實驗:他們讓小嬰兒去接觸毛茸茸的兔子、溼漉漉的青蛙,甚至是無毒的小蟒蛇......
孩子怕嗎?並不怕!
但為什麼有些孩子長大後會怕狗、怕黑呢?這些可遠沒有青蛙、蟒蛇可怕。
答案很簡單:我們的過度反應,導致了孩子對這些事物的恐懼。
當孩子看到狗狗,想要觸控時,我們一把將孩子拽過來,大聲告訴他:不準摸!它會咬你!
當孩子不聽話時,我們告訴他:再不聽話,把你扔進小黑屋!讓怪獸吃掉你!
l 過度保護
“哎呀,這裡這麼高,摔下來可怎麼辦!”
“你還太小,不能玩這個!咱們換一個玩。”
孩子玩滑梯,怕摔著,孩子去戶外,怕磕著。
孩子根本沒有嘗試,就被家長代替做了決定:你不可以。
慢慢地,孩子也會開始覺得自己不行,不可以,變得不自信,不敢嘗試新事物,不敢邁出第一步。
l 貼標籤
在大多數家長眼中,內向=膽小,但其實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內向區別於外向,內向的孩子慢熱、好靜,除了親密的朋友外,對一般人都比較冷淡,但這是完全正常的。
膽小指的是對某事某物感到害怕、畏縮,繼而沒自信、不敢嘗試,遇事就哭。
本來孩子可能只是內向,但如果家人一直給孩子貼“膽小”的標籤,那麼孩子也會漸漸產生心理暗示,從假·膽小逐漸變成真·膽小。
2、學會這3招,讓孩子更勇敢
l 接納孩子的恐懼
孩子害怕一件事物,背後肯定是有原因的。
當孩子怕的時候,不要急於按照成人的思維模式去評判,更不要急著跟孩子說:不怕,有什麼好怕的呀。
這些都沒用。
當孩子害怕的時候,多陪陪他,引導他說出為什麼害怕後,再去對症解決。
l 用繪本幫助孩子緩解恐懼
當孩子害怕時,講講相關繪本,幫助孩子排解恐懼情緒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的繪本有:《我好擔心》、《膽小鬼威利》、《吃掉黑暗的怪獸》、《尋找勇氣的小老鼠》等。
讓孩子明白:恐懼不可怕,勇敢面對才是小英雄。
l 給孩子體驗的機會
避免過度保護,害怕孩子受傷,可以提前排除掉可能造成傷害的事物,但要允許孩子嘗試。
給孩子機會去嘗試,去犯錯,去感受「第一次」的樂趣。
如果孩子害怕,可以幫孩子尋找別的小朋友一起,有同齡人陪著做,孩子嘗試的興趣也會大大提升。
當孩子感到害怕時,“我在”比“不怕”對孩子幫助更大。
我們要知道:愛和支援,是消除一切恐懼的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