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增資江淮,國內汽車市場或將重新洗牌
新能源時代正在悄然接近,國內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可以預見的是,燃油車時代的品牌格局將不會延續至電動車時代,到那個時候,整個行業會重新洗牌。對於傳統汽車廠商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如果能挺過去,那麼國內的好日子將會是雙重快樂,但如果沒有跟上時代,那麼自身很可能面臨生死存亡的威脅。大眾增資江淮,國內汽車市場或將重新洗牌
很顯然,大眾作為傳統車企陣營中的佼佼者,它比任何人都明白提前佈置新能源領域的重要性。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在近兩年時間不斷推出包括ID.3、ID.4在內的純電動車型,這種理念的轉變甚至影響到旗下燃油車產品,比如剛剛國內上市不久的第八代數字高爾夫,內部搭載了大量科技智慧化配置,種種跡象表明,大眾有條不紊的為智慧電動車提前鋪路。
從大眾官方對新能源領域的展望不難看出,南北大眾依然是未來國內市場的銷售主力,但它們更多是負責像ID系列這類主流中上級別的產品,而在低端電動車市場,目前大眾並沒有任何合作伙伴。為此,大眾看上了國內商用車龍頭-江淮汽車。
2020年5月29日,安徽省國資委、大眾中國投資、江汽控股簽署《關於向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增資之意向書》,雙方各持合營公司50%股權。僅僅過去半年時間,江淮汽車官方釋出公告宣稱,江淮大眾增資相關事宜已獲得安徽省發展改革委備案透過。這意味著原來雙方各佔50%的股權比例將變成大眾中國投資佔75%,而江淮控股股權比例將下降至25%,公司話語權將由大眾中國主導。
至此,隨著德國大眾汽車與江淮汽車的聯姻落地,大眾在國內第三個合資品牌正式步入正軌,未來大眾將會給江淮提供多個電動車產品供其生產,並聯手建立電動車製造工廠和科研中心。雙方會互相成就,都能得到自身想要的東西。
對於大眾來說,入股江淮汽車無疑是加速國內新能源領域佈局,有了江淮大眾的出現,大眾已經完成新能源領域內低端和中端的高低搭配,產品更加細分化。目前大眾已經在一汽大眾和上汽大眾兩家合資廠分別推出ID.4 CROZZ和ID.4 X兩款誕生自MEB平臺的車型,各自預售價均為25萬元,同時ID.3也將在不久的將來引進國內,雖然售價會比ID.4系列要低,但參考國外摺合人民幣超過23萬元的售價,即使國產製造後,相信價格也會處在18-20萬之間。這就給予了江淮大眾很大範圍的價格區間,根據協議內容,江淮大眾將會優先引進4-5款純電產品,並且會為該系列產品單獨開啟一條全新的生產線,力求達到高品質、高效率的生產模式。
另外,由於大眾集團純電車型售價高、續航低、產品力較差等問題,導致大部分消費者對此並不買賬,因而使得大眾集團兩家在華合資廠的新能源積分均為負數,處於合資陣營墊底狀態。並且雪上加霜的是,國家對車企平均燃料消耗量的要求再次提升,大眾兩家合資廠再次未能達標。在新能源和燃料消耗量雙重“掛科”之後,倘若大眾不能將積分扭虧為盈的話,那麼大眾將不得不被強制暫停新車的申報,無法申報就意味著沒法在市場開售,對於大眾來說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所以,為解決這個問題,大眾看上了雙積分富餘的江淮汽車。
對於江淮汽車來說,與大眾進行合作可以說好處多多。首先是品牌加成,眾所周知,大眾在國內可以稱得上是“神一般的存在”,截止到10月份,旗下南北大眾兩家合資廠分別位列車企銷量榜單的第一第二位,做到如此熱銷除了產品多樣性以及價格優勢之外,更多是由於消費者對於大眾LOGO的無條件支援所導致。所以以後江淮大眾上市銷售,拋開產品力不說,單憑全車十多個大眾標誌就能吸引一部分消費者。
其次,兩家車企合作之後人員必定會相互流通,屆時大眾中國的管理人員會帶來更優秀的企業管理方法,最佳化企業內部結構,提升工作效率。
而在技術方面,大眾MEB平臺同樣採用大眾模組化理念設計打造,具有高度拓展性。能涵蓋不同車身尺寸的車型,同時能根據定位的高低來對續航進行不同的調教。既滿足市場不同需求,又能很好的兼顧成本。另外,即便是非大眾品牌,依然能借助MEB平臺打造純電動車型。如此一來,如果未來江淮使用MEB平臺生產,那麼新車賣點又可以多加一行“採用與大眾相同平臺技術”,勢必會得到追求價效比的消費者青睞。
總得來說,大眾入股江淮可以說是雙贏局面,一方面大眾未來入門新能源市場有了著落,雙積分壓力得到緩解,能繼續擴張在中國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江淮與大眾合作能學習到乘用車的造車經驗,加快商用車向乘用車的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