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文/秦明

前不久,保時捷的轉向柱“減配”鬧得沸沸揚揚,標配的電動轉向柱因缺少相應的晶片更換成了手動調節轉向柱,原本保時捷官方承諾後續將免費為車主升級“電動轉向柱”,但今年2、3月份,由於晶片問題遲遲不能解決,保時捷宣佈取消後期恢復更換計劃,並補償消費者2300元代金券,這方案消費者當然不會接受,於是就有大量車主進行投訴。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保時捷的道歉方式就是一句我錯了?

面對大量的投訴,保時捷官方釋出了致歉信,對車主表示歉意,並解釋這一變化是因為晶片短缺再次出現了不可預估的情況。已經迅速成立了特別工作組,由保時捷總部和保時捷中國牽頭,聯合相關供應商,會找到解決方案。

居然還說和客戶進行了溝通,感謝信任?我不相信又有客戶車主能接受這樣的賠禮道歉,2300萬元的代金券能比得上一個價值2萬的電動轉向柱,就因為是保時捷嗎?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一週過去了,保時捷還沒有進一步的回應,不知道是不是在等熱點降下來敷衍了事,還是說實在找不到解決方案?在我看來,很簡單,要麼給車主原本的東西裝回去,要麼原價退錢,不然到時候等著的就是車主的集體維權和一位位車主退車。

奧迪大眾都有晶片,就保時捷沒有?

保時捷的這份宣告並不能成為貨不對板的理由,而且僅靠一份致歉信,就能夠彌補受到欺瞞的傷害嗎?再來根據保時捷道歉信中所說,晶片產能短缺導致無法加裝電動轉向柱,市面上這麼多車型也沒見除了保時捷哪個車企出現大量的電動轉向減配情況,同樣,作為大眾旗下品牌,保時捷的電動轉向柱和奧迪大眾的很多車型都是同一款,那奧迪和大眾怎麼就不受影響呢?難道晶片短缺只針對保時捷?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根據逐步瞭解,保時捷的電動轉向柱晶片是由博世生產製造的,但博世並沒有釋出宣告宣稱晶片出現斷供的問題,最多也是減少供應,保時捷作為豪華大品牌,不可能和博世沒有簽訂合作協議,既然有了合作協議,那就一定有貨,只是多少的問題,所以歸根結底還是保時捷自身的問題,這種甩鍋和不負責的態度,是清清楚楚的看到了保時捷豪華面具下的嘴臉。

國內外區別對待?別忘了國內才是衣食父母

保時捷賠償給國內消費者的2300元的代金券,誰要?來幹嘛?這一套電動轉向柱價格汽配城報價至少都是2W,這兩者價格也相差甚遠了吧,並且保時捷的美國官網在車輛選配頁面則清晰標註部分車型標配電動轉向柱,也就是提前公佈了減配的訊息,並且主動給出了賠償的政策,賠償3000元,不是代金券!從這一點就能看出來,國內外兩種截然不同的方式,保時捷就是在區別對待,瞧不起國人,認為國內消費者好糊弄。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不要忘了,中國已連續7年成為保時捷品牌全球最大的單一市場。去年2021年,保時捷一共賣出了30萬臺車,在中國市場交付9.57萬臺,光一箇中國市場就比歐洲賣出的8萬臺還多。

保時捷會不知道中國市場的重要嗎?當然知道啊,那為什麼還要這樣做?在我看來,就是慣的,認為保時捷已經得到了國內消費者的偏愛,可以恃寵而驕了,要明白中國消費者沒有保時捷,可以選賓士寶馬瑪莎拉蒂,沒了保時捷一樣過日子,但保時捷要是失去了中國市場,以後的日子肯定沒有現在好過。

只有一次打疼了,才能讓它長記性

面對保時捷如此欺騙無良、傲慢敷衍的態度,作為消費者這口氣可不能忍,我國早已完善了相關的法律政策,完全能夠保障維護消費者的權益,那車主就需要對保時捷這種態度回以強硬的打擊,如果保時捷繼續不作為,拿不出讓車主滿意的答覆,那退車和維權就是最簡單直接的出路,只有讓保時捷感覺到賠肉疼了,它才能記住這個教訓,不然這種事還會發生。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最後真的不得不說,國產自主品牌需要加快腳步了,無論是什麼車型什麼級別,都需要進步,就比如像新能源的入門到中端車型中,國產品牌銷量已經完全不弱於什麼豐田和大眾等品牌了,這些品牌也知道了國內市場需要認真對待了,而保時捷就是認為國內還沒有什麼威脅,才敢這麼明目張膽的欺負國內的消費者,如果國內有了媲美保時捷的車型,你看保時捷還敢不敢這麼囂張。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577 字。

轉載請註明: 保時捷減配事件,遲遲拿不出解決方案,妄想敷衍了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