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現在卻有一種新的觀點,那就是“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
剛聽這句話的時候可能會奇怪,為什麼兒子長大了要和母親保持距離,但女兒卻不和父親保持距離呢?按理來說女兒不更應該需要回避父親嗎?
其實,從性格的角度剖析這句話,會發現它其中蘊含著很大的智慧。
一、“兒大避母”孩子長大之後仍然事無鉅細,什麼事情都幫孩子做,那男孩在這個過程中就會變得懦弱、懶惰、過於依賴媽媽。
在這樣的環境下成長起來的男孩會沒有男孩子應該有的擔當。
在男孩成長的過程中,一般來說,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小時候都和媽媽更親一些,尤其是小男孩,小時候會更依賴媽媽。
因為媽媽總是給予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讓孩子時期的小男生感受到家的溫暖。
但是,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尤其是男孩,卻應該和母親保持一定的距離,學會適時放手。
小時候照顧孩子是因為他們還沒辦法自己照顧自己的衣食住行,當孩子具有滿足自己起居的能力之後,媽媽們應該避免男孩子過於依賴自己,要多鍛鍊他們自己動手的能力和獨當一面的魄力。
否則,當孩子步入社會後,很可能就會變成人們口中沒主見的“媽寶男”。
二、“女大不避父”當女兒長大之後,在生理上其實是應該回避父親的,因為畢竟男女有別。
但在心理上,父親作為女孩在生命中遇到的第一個男人,他對於女兒的影響至關重要。
如果女兒長大後和父親的關係依舊很好,經常溝通,並且經常從父親那裡得到認可,那麼父親就會無形中給予女兒一定的安全感。
這樣當女兒自己結交異性時,就不會貶低自己的價值,也不會從討好異性上來尋求自己的價值。
並且,通常來說女性思維與男性思維是存在差異的,多讓女兒接觸父親的思維,能夠培養她們遇事不軟弱的態度,對她們的學習生活和職場生涯都有幫助。
相反,如果父親在女兒生活中不能起到一個正向的作用,女兒缺少和父親的溝通,那孩子很可能就會在和其他人接觸的過程中也缺乏安全感,很容易被渣男欺騙。
父親的教育模式決定了女兒的高度。①父親是女兒追夢的勇氣
孩子在為自己的興趣或者愛好努力付出的時候,總會出現各種困難和疼痛,通常我們見到的最多的情景就是母親心疼孩子,直接選擇放棄。
還有就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
父親則會更簡單直接,直接指出問題所在,通常父親會陪孩子找出問題,並陪孩子共同渡過難關。
隨著一次一次的調整練習,孩子很快的渡過難關,又走向正軌時,孩子從父親的身上看見了勇氣意義。
②父親是女兒童年的守護者
父親多一份的陪伴,就能給孩子童年多一份的安全感。
父親的愛好比頂天裡的大山,代表著正義和力量,守護者孩子的童年,讓孩子在安全感裡學會勇敢。
③父親是女兒心目中的超級英雄
父親的出現有種榜樣的力量,因為理性的思維會讓女兒更有方向,當女兒獨立、擔當有主見的時候,他的內心都會住著一位超級英雄。
儘管按照常理來說,女兒和兒子在成長到一定年齡之後,都應該在生理上避開異性父母。
但是在心理方面,家長永遠是孩子的參照物,例如媽媽通常是孩子寬容的來源,爸爸通常是孩子安全感的來源。
男孩和女孩的性格不同,在社會上的分工也不同,因此也不能以同樣的方式來培養。
【文章寄語】:
無論是“兒大避母”或是“女大不避父”,都是為了建立更好的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關係,只有在良好的觀念和環境中培養出來的孩子,才能形成健康、積極、向上的品格。
【題外話】:
你支援“兒大避母、女大不避父”這個說法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