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國土最狹長的國家,南北地區都無法居住,如今卻成地區最富國

我們閱盡鉛華,只為呈現不一樣的歷史。

放眼全球,任何一個國家若是想要保持長期穩定發展,那麼就必須保證國土擁有足夠的內部凝聚力。比如中國和美國,雖然國土面積都大得令人咂舌,但都是典型的國土聚合力極強的國家。不過有些國家就不是這樣,比如由一萬多個島嶼組成的印度尼西亞、國土極其狹長的越南等。

尤其是越南,國土太過於狹長,南部和北部的文化差異顯著,發展長期受限,目前人均GDP僅有2563.82美元(2018年資料)。有趣的是,全世界國土最狹長的國家——智利,領土最南端和最北端相距4352公里,東西寬度僅362公里(最窄處僅96公里),“狹長”程度遠遠超過越南,但國家經濟卻發展迅猛,甚至一躍成為拉丁美洲最富裕國家之一。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不過智利完全打破了外界對狹長國家的既有印象,如今人均GDP為15923.36美元(2018年資料),是越南的六倍,人均GDP在拉丁美洲也位居前列,僅次於烏拉圭,遠超阿根廷、巴西、哥斯大黎加等國,成為拉丁美洲最富裕國家之一。很多人或許會好奇,智利到底是憑藉什麼發展起來的,其經驗能否為越南所借鑑呢?很遺憾,智利的成功案例無法複製,因為智利之所以能夠脫貧致富,全靠命好。

智利北部的阿塔卡馬沙漠,看似好像沒有任何價值,但該沙漠卻蘊含著世界第一的巨量硝石資源,形成了一個狹長的硝石帶,長達750公里,寬23-30公里。智利憑藉硝石開採大發橫財,智利硝石几乎壟斷國際市場,智利也因此成為世界唯一生產天然硝石的國家。

除此之外,智利中部地區降水充足,土地坡度小且十分肥沃,適宜發展大牧場畜牧業,智利政府顯然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此種植經濟林木、養殖大量牲畜,畜牧業和林業遂成為該國經濟的一大支柱。不僅如此,智利中部地區還蘊含著豐富的銅礦資源,約佔世界已探明銅礦總儲量的30%,每年銅礦出口額佔到了該國GDP的20%,遠超我國和美國,這也是智利國內繼硝石之後的第二大資源。

就連南部的極寒之地,也擁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條件——雖然這裡不適宜人口居住,但這裡幾乎未經人類開發,保留了極其珍稀的原始景色,因此吸引了大量海外遊客。在智利政府的宣傳推動下,如今智利南部成為國際知名的旅遊勝地,每年都能夠創造巨大財富。

第四,智利國土瀕臨太平洋,沿海海域有秘魯寒流經過,海水上泛,帶起底部的營養物質,浮游生物繁盛,漁業資源相當豐富。同時受益於秘魯寒流,智利沿海孕育出了獨有的養殖條件,適合開展經濟魚類養殖業,智利也因此成為全球人工養殖三文魚和鱒魚的主要生產國之一。總體而言,智利雖然國土面積不大,也並非都適宜人類居住,但這些國土所含的資源是大自然的饋贈,使智利形成了採礦業、畜牧業、漁業、林業和旅遊業五大經濟支柱,在這樣的情況下,智利這個國家怎麼能不富裕呢?

參考資料:

《列國志:智利》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41 字。

轉載請註明: 全球國土最狹長的國家,南北地區都無法居住,如今卻成地區最富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