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琦 吳星遠 封面新聞記者 楊力
工程檔案
雅中換流站
四川境內目前有三條執行中的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2019年底,全長1711公里的第四條通道——雅中-江西±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開工建設,將依託雅礱江大型配套電源,再外送四川水電清潔能源400億千瓦時,滿足江西、湖南等地電力負荷增長需求,為多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四川力量”。雅中±800千伏換流站是該工程的送端換流站,也是川內第四座特高壓換流站,預計將於2021年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來臨之際投入使用。
1月19日,寒潮後的涼山鹽源縣,清晨氣溫依然徘徊在0℃以下。隨著一陣機器轟鳴聲地響起,這片高原上在建的一項超級工程——雅中±800千伏換流站,也啟動了新一天的建設。
據瞭解,在建的這座換流站是我省在建的第四條特高壓工程的“心臟”工程,也是世界上首個同時建設在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地區的換流站。預計將在今年迎峰度夏用電高峰期來臨之際投入使用,整個工程投運後可再外送四川水電清潔能源400億千瓦時,為江西、湖南等地提供可靠的供電保障,也為多地經濟社會發展提供能源保障。
佔地38個足球場大小
在高原上打造7級無塵建設空間
作為這條特高壓天路的心臟工程,雅中換流站的總用地面積超過了410畝,相當於38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施工點多面廣。其中,最為關鍵的還是換流閥的建設。
換流閥為何如此重要?據瞭解,我國的特高壓輸電技術目前屬於世界前列,其中非常關鍵和核心的一個裝置就是特高壓換流站閥廳裡的換流閥,水電站發電後送到換流站的交流電要想轉變為直流電進行遠距離傳輸,必須的靠它。
“與換流站的其它工程不同,該項工程有著很嚴重的‘潔癖’。”1月19日,國網四川送變電現場施工負責人宋朝蘭說,為了在鹽源這片風沙較大的高原上建好它,建設者還得專門為它打造一個高度無塵的建設環境,“換流閥是精密度非常高的裝置,如果安裝環境沒有達到高度潔淨,很可能會對裝置本體造成損傷,影響效能。”
為此,建設者們針對該換流站的情況,打造了“七級防塵”建設場地。“裝置從北側進,人從南側進,進入閥廳要先穿鞋套,再去風淋除塵間除塵,最後穿上防塵服。”宋朝蘭介紹,七級防塵還包括按功能劃分工作區域,避免交叉汙染,設定揚塵檢測系統,實時監測閥廳內溫溼度、粉塵、PM2.5變化情況,設定閥廳空調系統淨化空氣,設定除塵班組,配置專業清潔車每日定時清掃閥廳內汙染物,真正實現閥廳內無塵化。
繫世界首個
同時建在高海拔、高地震烈度區域
雅中換流站看上去雄偉壯闊,一片好風光,背後卻有很多建設難題,比如閥廳直流穿牆套管的吊裝。
該裝置是連線換流站閥廳與直流場的裝置,經換流閥轉化後的直流電透過套管送到直流場,再透過直流場源源不斷地送出去。
雅中換流站海拔2468米,所在地位於木裡-鹽源地震區,地震基本烈度為8度,是世界上首個同時建設在高海拔和高地震烈度地區的換流站。考慮到一旦發生地震,管子形狀的直流穿牆套管就會隨之震動,造成本體和閥廳牆壁的損壞,建設人員打算採用阻尼式直流穿牆套管的設計,在套管法蘭處加裝8根彈簧抵消地震造成的晃動。
阻尼式直流穿牆套管重達12噸,安裝時要用吊車將套管吊到16米左右的高空,再穿牆而過,精度具體到了直徑三釐米的螺栓都要無誤差的在空中對齊。傳統的吊裝方法是用繩索套在套管的法蘭處,再斜插入閥廳牆壁,但繩索很容易被卡在穿牆的縫隙裡,要耗費大量時間將其取出,可雅中換流站每天下午都會刮五級大風,無法吊裝,留給大家的施工時間僅有每天上午的半天時間。
建設團隊被難住了。
建設創新
研發專用裝置 破解建設難題
“為了儘快解決難題,我們成立了創新團隊,透過摸索設計,理論計算,進行無數次的受力分析後,最後研發了阻尼式直流穿牆套管專用吊具,並總結形成專用吊裝技術。”該專案經理楊承剛說。
之後,該團隊又研發出帶抽屜式隔板的預製插槽式電纜支架解決傳統電纜支架安裝複雜,效率低的問題;可變徑式管母線打孔定位模具輕鬆應對裝置焊接量大加強孔多的難題;長電纜溝控制電纜平直度控制工藝解決電纜因重力和溫差原因導致下沉、彎曲的情況。
據瞭解,目前雅中換流站電氣A包已完成65%的施工任務,預計將於今年3月完成全部閥廳安裝工作,於年中帶電投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