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印度為何屢屢拿邊境問題挑事?這篇文章說清楚了!為奪領土,印度連恥辱歷史都能承認,中印還能和解嗎?

由 公羊淑軍 釋出於 綜合

張家棟 復旦大學南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中國共有14個陸地鄰國。中國與這些鄰國的陸地邊界線,在歷史上大多沒有劃定,爭端很多。為此,中國還與一些國家發生過軍事衝突甚至是戰爭。但是最終,除了印度和不丹以外,中國與12個鄰國用和平談判的方式解決了陸地爭端。不丹外交是印度指導的,中不邊界爭端能否解決,印度其實有一半的話語權。因此,中國其實只與印度一國沒有解決邊界爭端。這主要是由於兩國間的領土爭端面積太大,認知也非常混亂。

中印兩國間的領土爭端較大。中國和印度兩國各自主張的、在對方控制之下的領土面積,大約有13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一箇中等規模省的面積。這麼大的爭端領土,一旦徹底解決,意味著雙方都要在自己版本的地圖上做重大的、明顯的調整和修改。這對於兩國都是非常困難的事情,與中俄之間在幾個島嶼上的邊界爭端完全不同。

兩國對邊界競爭的根源認識雖有共識,但視角又幾乎完全不同。雖然中國和印度都認可邊界爭端是殖民主義的產物,但兩國認識這一問題的視角和出發點完全不同。中國認為,殖民主義是不道德的、不合法的,是被人類歷史和二戰後國際體系所否定的。因此,殖民主義的遺產、包括邊界劃定在內,也是不合法的、不道德的。雖然我們既不需要也不能對殖民主義者劃定的邊界線全盤否定,但是先否定其合法性、再以新主權國家身份重新議定,則是必須的。

這意味著一個國家真正走出殖民主義時代。在這一視角下,中國與緬甸等國家完成了陸地邊界談判,基本上是以殖民主義邊界為基礎進行的微調。印度則不然。印度認為,中印之間的邊界線是殖民主義者劃定的,無論好壞,都是殖民主義者的事,與新生的印度國家無關。印度只是繼承了英國殖民者的遺產,並不需要再度認定與談判。所以,在上世紀50年代的中印邊界談判中,儘管中國表示進行邊界談判並不意味著中國要全盤否定英國人劃定的邊界,但印度人仍然拒絕了談判的必要性。不僅如此。印度認為,中印不存在邊界爭端,問題出在印度的邊境管控不到位。所以,印度政府命令印度軍隊向前挺進,要把中國人從印度認定的印度領土上趕走。

目前,在中印間的四段邊界線中,雙方各有優勢。在東段,也是中國的藏南地區,印度眼中的阿魯那恰爾邦,中印間的實際控制線基本就是麥克馬洪線。在錫金段,則大致依據19世紀末的一個條約,剩餘爭議也不大。在中段,雙方各有優勢,都沒有實現自己的目標。但總體上,是印度佔據優勢。在爭議最大的西段,雙方間的實控線則是基本按照中國的主張線展開的。這也是印度在邊境上的挑釁行為主要集中在西段的原因。這表明,印度的邊境政策,要比中國激進得多。如果是中國激進的話,中國肯定會把爭議引到印度佔據優勢的東段,而不是在自己佔優勢的西段與印度糾纏。

現在,能否解決邊界爭端不僅要看雙方的軍事力量和外交談判人員的能力,還考驗著兩國決策層承受國內政治壓力的能力。一方面,隨著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普通民眾對外交事務的知情權和參與權上升,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對邊界爭端解決的影響也在上升。在兩國同時上升的民族主義和民粹主義氛圍之下,在邊界爭端中的任何重大的、有實質意義的讓步,都是難以接受的。另一方面,兩國決策者在邊界事務中的決策空間縮小、決策能力下降。在上世紀50-70年代,兩國領導人可以直接透過一些邊界協議。雖然印度是一個民主國家,但尼赫魯當年的政治權威,也不是現在的莫迪總理所可以比的。但是,如果要用和平談判來解決邊界爭端的話,一定意味著兩國之間的互諒互讓。在當前,任何讓步,哪怕是名義上的讓步,都是民意所不允許的。

在這種情況下,抓大放小、推動雙邊關係發展為邊界爭端的最終解決創造條件,是兩國唯一可行的方案。所以,中國長期主張增信釋疑,即透過促進兩國間關係、培養中印戰略互信,為邊界爭端的最終解決創造條件。這也是中國與其他陸地鄰國解決邊界爭端問題的基本路徑。但是印度則不同,堅持釋疑增信,即中印間只有先解決邊界爭端,才能更加發展雙邊關係。兩國只有用超越邊界爭端的心態,從兩國民眾福祉和宏觀戰略利益的高度出發,才有可能解決邊界爭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