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商號見證絲路海商盛況 走出騎樓向南洋

老商號見證絲路海商盛況 走出騎樓向南洋

修繕後的騎樓老街中山路。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攝

老商號見證絲路海商盛況 走出騎樓向南洋

中山路的海口總商會舊址。 海南日報記者 侯賽 攝

平坦的石板路,厚實的石拱門,五彩的玻璃,精細的雕刻……走進海口騎樓老街,一棟棟富含南洋特色的駐廊式騎樓廊廊相接,一個個散發歷史溫度的老字號刻印,讓人嗅覓到當年濃厚的商埠氣息,依稀感受到往日的熙熙攘攘。

歷史建築不會說話,卻見證著時代變遷。歷經百年風雨,飽經歲月滄桑,這些依然矗立的騎樓建築,就像一部厚重的史書畫卷,記錄著清末民初海口作為海上絲綢之路重鎮的繁華和榮耀。

騎樓老街商賈絡繹

1858年,《天津條約》將海口開闢為通商口岸,設立海口海關。隨後,英、法、德等國陸續在海口修建了西洋風格的領事館等建築,外貿及外國輪船也如潮而至,洋棉紗等洋貨源源不斷輸入海南市場,海口漸漸成為面向南洋的商貿中心。

民國時期,伴隨著海南政治、商業和文化中心逐漸由承載瓊州歷史的府城轉向相對年輕的海口,眾多的華僑和國內商人開始在此開店鋪,辦實業,設公司。於是,以南洋、港澳及沿海地區為主要目的地的貿易往來開始頻繁。當時,海口海運航線可到達曼谷、吉隆坡、新加坡、西貢、海防以及香港、廈門、臺灣、廣州、北海等地。

作為當年出發前往南洋的主要港口之一,回鄉的僑胞們在騎樓一帶買地建樓,辦銀行,開商行。作為海口早期“前店後鋪”商業模式的反映,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的海口騎樓老街飽含著濃重的商業氣息,代理業、百貨業和餐飲業繁榮發展,成為當時海口最繁華的地區。“商鋪林立,商賈絡繹”,正是彼時騎樓老街商業興盛的生動寫照。

生意興隆的“九八行”

水巷口街,是烙印在老海口人心靈深處的文化記憶。1920年代前後的水巷口街,城中有河,河在街中,河岸是房,船在街中行,不僅是海口市最早的碼頭和航行通道,更是騎樓老街最為特別的風景。

當時,水巷口靠近海甸溪,小船可以自由出入,於是,小本生意的“九八行”就盛行起來了。“九八行”也稱寄賣行,是當時的一種土特產代理行業,即各縣客商帶貨物上岸後,由代理商行提供場地銷售和飲食起居等服務,商販不用出租金,鋪面老闆也不用出貨款,貨物成交後,所得款項由貨主和代理行按98:2的比例進行分配。

清末民初,“九八行”著名的商號當屬“梁安記”“雲旭記”和“邱厚生”。

“梁安記”的創始人梁建績祖居水巷口路,從小被過繼給經營小商店的叔父。他用叔父遺留給他的少量資金,經營海口和香江(香港)之間的水產品與日用品,有所積蓄後便在海口市中山路開設梁安記商行。他採取“人舍我取、人取我與”的經營策略,經常派人到定安、屯昌、陵水、三亞、瓊山、瓊海等地收購檳榔、荔枝幹、赤糖等土特產,還在瓊山府城開設糖坊、收購赤砂糖。同時,他又與天津、廣州、汕頭等地商行進行長期合作,把貨物銷往外地。隨著生意不斷做大,梁建績在海口博愛路與中山路購買了十餘間大鋪宇,在中年時期便成為當時海口赫赫有名的富商。

“雲旭記”創始人云旭如是瓊山府城鎮甘蔗園人,年輕時從事小買賣。憑著勤儉節約,他積累了大量資財,後來在水巷口開設了商行。他的長孫雲昌漠,為人和氣,聰明勤勞,承了祖業。雲昌漠兢兢業業地經營檳榔、芝麻、赤糖、瓜子等土特產出口,後來擴大經營範圍,大量經營進口“洋紗”,盈利豐厚。此後,雲家的產業不斷擴張,不僅在博愛北路創立“嘉華號”經營布匹,在水巷口開設“尚亦莊”專營匯兌,還設立“同懋號”專營代理,使資產擴大到百萬銀元。

“邱厚生”創建於清光緒年間,創始人邱景祥。這是清末民初在海口經營糧業、糖業與土特產進出口業務中資金最多、實力強、規模大的商號之一,地址位於繁華熱鬧的北門馬路(今博愛北路)。後來,又在中山路開設“邱厚生米行”,由於經營得法,生意十分紅火。“邱厚生”在商場上和“雲旭記”“梁安記”展開角逐,從而形成“三足鼎立”之勢。

歷經風雨繁華不減

興旺的商業為商號帶來了巨大利潤,也給海口帶來了繁華一時的盛況。

翻看《海南島志》,可以看到海口1926年獨立設市後,騎樓街區的商貿情況:“面積約二十六方里,人口四萬五千有奇,有商店六百餘間,商務以第一、第二區為盛,而尤以中山路、北門路、四牌樓、新興街、得勝沙等處最繁榮。”

彼時的海口老街,門庭若市,熱鬧非凡:海口人及各地商旅住宿上泰昌隆、大亞旅店,吃飯喝茶上王昌行、瓊南酒樓,看電影到海口大廈的勝利影劇院,看病抓藥去天元藥店、廣惠藥行,而愛美的女士們愛逛裕大公司、遠東公司等老字號,買上一些時髦的布料……

1935年5月,當時的瓊崖實業調查團對海口商業進行了調查,統計當時在海口共有涉及雜貨、五金、九八行(代理業)、織造業、醫藥業、飲食業、製革業、醬料業等35個行業的572家店鋪。其中有“九八行”(代理業)24家,匹頭雜貨店40家,米穀店65家,洋紗麵粉店39家,五金店25家,旅店24家,海味店39家,中西藥店38家,僑批匯兌找換店24家,茶樓酒館12家等。一時間,繁華的海口雖稱不上“十里洋場”,卻也是商賈雲集。

這裡,有一個數據值得記取。自1930年海口市商會成立到20世紀30年代末期,商店會員從最初的300餘戶發展到了1000餘戶。以“通商情、保商利”為宗旨的商會,在維護和發展民族工商業的同時,還熱心助力社會慈善、公益事業,設養子堂、辦五行學堂、建惠(愛)中醫院、創長春學校、設環海菜市場……

抗日戰爭時期,由於不願意參加由日本人設立的“交易協會”,許多商號被迫關門。商業的凋零,使得海口騎樓在經歷了數十年輝煌之後,一度沉寂下來。抗戰勝利後,運往海口的各縣土特產日益增多,由各縣農戶、商販組成的許多小型代理行不斷湧現,較著名的有“萬興和”“合豐行”“祖安號”等商鋪,還有“南華行”“南生莊”等運銷商。這些代理行將海南土特產源源不斷地銷往香港、廣州、上海等地,積極向人們展示海口的商業繁華。(記者 昂穎)

【來源:海南文明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488 字。

轉載請註明: 老商號見證絲路海商盛況 走出騎樓向南洋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