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虞醫療廢棄物“日產日清”

■ 記者 周夢琪

本報訊 “已經運了4車了,這是第5車。”18日晚上7點半,當記者找到翟星本時,他正在上虞區百官街道王充路轉運醫療廢棄物。他沒有趁裝車時休息一會,下車小跑過去幫搬運工人一起將裝著廢棄物的袋子抬上車。很快,矯健的身影上了車,消失在夜幕中,誰也看不出這是一個快60歲的老司機。

疫情發生後,上虞各醫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等產生了大量的醫療廢棄物,給轉運處置造成一定壓力。關鍵時刻,一群穿著白色防護服的清運人員挺身而出,他們組建起清運團隊,穿梭在大街小巷。

每天清晨5點,翟星本會準時起床前去公司取車,然後為車輛消毒,穿好防護服。一切妥當後,再開著車,按既定計劃,去往各個醫療單位、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及鎮街中轉站收醫療廢棄物。最後,開車前往20多公里外的杭州灣上虞經開區危險廢物焚燒處置單位,進行集中處理。

“怕不怕?”“一開始當然怕,但我本來就是幹這個的,我不幹誰幹。”年近60歲的翟星本告訴記者,在第一次運輸前,疾控中心的專家為所有清運人員進行了培訓。比起一般情況下的醫療廢棄物運輸,疫情背景下的清運工作要求更嚴格,每次開工前準備更周全,完工後更是需要集體消毒,大家拿著酒精噴壺相互噴,手套、防護服、鞋底,車廂內外,一處都不能放過。運送過程中,為防止包裝袋破損,大家也是異常小心。

他們一般每天晚上10點左右收車,但有時候有些點位醫療廢棄物量比較大,一個電話過來,他們還是會開車去重新收,儘量保證“有必倒”。記者採訪的時候,是翟星本一天內第三次到百官街道收集醫療廢棄物。

47歲的徐阿祥以前沒幹過清運工作。16日,在上虞一家化工廠上班的他主動遞交申請,希望去一線幫忙做轉運工作。“為什麼主動要求來做這些事?”面對記者的問題,徐阿祥停頓了一下說:“盡一份力,我們都是上虞人嘛!”每天三大車,他從早上6點半乾到晚上8點多。

記者看到,所有醫療廢棄物都要先裝進一個黃色的袋子內,包紮緊密後投入垃圾桶,每個垃圾桶約25千克重。清運人員每天上上下下裝車的確吃力費勁,但他們都被同一個目標支撐著——“守護上虞”。

疫情發生前,上虞的醫療廢棄物清運團隊為4人2車。隨著增援力量的加入,目前團隊已增至45人20車。截至18日晚,上虞在疫情期間已累計轉運醫療廢棄物超300次,轉運量超200噸,各大醫院、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鎮街中轉站的醫療廢棄物實現“日產日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988 字。

轉載請註明: 上虞醫療廢棄物“日產日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