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亦是最壞的敵手。”
——美劇《紙牌屋》臺詞
距任期屆滿就剩一個星期,美國現任總統特朗普成為美國曆史上首位在任期內兩度遭到彈劾的總統。
影片為新華社記者1月13日探訪美國國會大廈。
美國國會眾議院當地時間1月13日下午表決透過彈劾條款,指控特朗普“煽動叛亂”。
從國會山騷亂到重新整理總統彈劾歷史,華盛頓各有算計、潛流湧動的群演大戲,遠遠比因男主演身陷醜聞而變相爛尾的政治劇《紙牌屋》還抓眼球。
二度彈劾只是為彈劾而彈劾嗎?兩次彈劾,哪些情勢已逆轉?上回沒彈成,這回有戲嗎?可能帶來哪些長遠影響?三個細節尤為引人關注。且看新華社記者這般分解——
第一個細節,共和黨人的態度。
一方面,看票數。
眾議院表決結果是232票贊成、197票反對。除了所有民主黨眾議員,包括眾議院共和黨三號人物切尼在內10名共和黨眾議員也投票支援彈劾條款。這些人支援彈劾的理由可能不盡相同,但最根本的一條是,不追究特朗普將“開創危險的先例”。
眾議院共和黨領導層此次沒有專門就反對彈劾對共和黨議員“做工作”,這種“放任”態度前所未有。
反觀一年多前,2019年12月18日眾議院第一次針對特朗普的彈劾表決,眾議院共和黨一再呼籲本黨議員站好自己的隊,投票結果基本按照兩黨分界線劃分,民主黨人總體保持團結,共和黨人則“鐵板一塊”、無人投贊成票,彰顯兩黨嚴重對立。
1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一名手持“彈劾”標語的男子從國會大廈前走過。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另一方面,看錶態。
這一次共和黨眾議員多數沒為特朗普本人辯護。即便是反對彈劾的人,提出的反對理由也主要是過於倉促、未經聽證等程式、加劇美國分裂等。反對彈劾的眾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卡錫也承認,特朗普對國會山騷亂“負有責任”。
而在上一次針對特朗普的彈劾案中,包括黨內領導層在內的共和黨議員始終強調,民主黨人純粹為了政治才搞彈劾。
1月13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國會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前右二)走在國會大廈內。新華社發(沈霆攝)
第二個細節,時間點。
按流程,彈劾案隨後將由參議院審理,須有至少三分之二參議員的支援才能將特朗普定罪。這意味著民主黨人需要取得17名即約三分之一共和黨參議員支援,彈劾成功頗有難度,其中諸多變數值得觀察。
國會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13日表示,他尚未就是否支援彈劾做出最終決定,參議院不會為審理彈劾案而提前復會。這意味著,彈劾案審理恐怕不太可能在當選總統拜登1月20日中午宣誓就職前展開。
在總統卸任後展開對其彈劾審理,一來,從法律角度沒有先例可供參考;二來,彈劾過程不可避免與兩黨黨爭、共和黨內部較量、不同人物各自利益考量甚至特朗普支持者的動向等諸多因素糾纏在一起;三來,國會民主黨人恐怕也要權衡會否因彈劾案牽涉過多精力,會否影響拜登政府上臺後推動議程。如上種種均增添變數。
1月13日,國民警衛隊隊員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外警戒。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第三個細節,華盛頓“後怕”了。
經過1月6日國會大廈暴力衝擊事件,華盛頓如驚弓之鳥。在1月13日眾議院辯論投票過程中,白宮和國會大廈之間道路封鎖,國會大廈周圍豎起圍欄,數百名國民警衛隊員自12日晚起就在國會大廈警戒。華盛頓警方13日宣佈,部署到華盛頓的國民警衛隊員將超過兩萬人。而拜登團隊當天也強調說,將高度重視就職典禮前後全美各地的暴力威脅。
另據1月13日公佈的法庭檔案,一名1月7日被捕的科羅拉多州男子曾攜帶突擊式步槍、大容量彈匣和超過2500發子彈赴華盛頓參與國會大廈騷亂,還曾傳送簡訊威脅殺害眾議長佩洛西和華盛頓市長。
2020年2月5日,在美國華盛頓,美國國會參議院多數黨領袖麥康奈爾在特朗普彈劾案投票結束後舉行記者會。新華社發(沈霆 攝)
接下來,麥康奈爾是彈劾審理過程一個重要人物。從他對特朗普一方的態度和策略轉變,或可一窺共和黨在“後特朗普時代”的動向。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以麥康奈爾為首的國會山共和黨人對特朗普有三大不滿:一來,特朗普為施壓共和黨幫忙推翻總統選舉結果而不惜在新冠救助計劃談判中出爾反爾。二來,特朗普不停強調選舉欺詐和受到操縱,被認為拉低佐治亞州共和黨選民投票率;共和黨因輸掉佐治亞兩場聯邦參議員決選,失去參議院多數黨地位。但最重要的一點在於,國會山騷亂的暴力性質。
多家美媒1月12日援引國會參議院多數黨(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助手的話報道說,麥康奈爾對眾議院推動彈劾感到高興,認為特朗普犯下了可以被彈劾的罪行,彈劾有助於使共和黨擺脫特朗普。
近期民調結果顯示,自國會大廈暴力衝擊事件後,特朗普在全美的支援率下降兩位數百分點,在共和黨選民中雖然下降但仍堅挺。如果隨著參議院彈劾審理展開,特朗普民意下滑,可能會有更多國會共和黨人態度鬆動。
1月11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工作人員在國會大廈外懸掛旗幟,為下屆總統的就職典禮做準備。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假如參議院最終裁定特朗普彈劾罪名成立,鑑於民主黨在1月下旬佐治亞州決選結果正式計票結束後便將成為參議院多數黨,參議院下一步勢將就是否禁止特朗普今後再競選公職投票,且簡單多數即可透過。
無論是正考慮如何清洗暴力事件後“特朗普影響”的共和黨陣營,還是考慮2024年參與總統選戰的共和黨人,會如何考量盤算其中得失,也有待觀察。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