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聯手抗美”引爆輿論,中俄會否轉變風向?專家:絕不會坐以待斃

由 許愛花 釋出於 綜合

在中美戰略會談結束後,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立刻訪華一事,迅速在國際上引起轟動。外界普遍認為,中俄兩國似乎會“聯手抗美”,向白宮亮劍。據環球時報報道,多名專家就這一動向做出分析。

長期以來,中俄之間都是戰略協作關係,並非“盟友”。雖然中俄兩國與美國之間的關係都在逐漸惡化,但目前也看不到“中俄聯手抗美”的必要性。但值得注意的是,針對美國拉攏盟友對抗中國一事,中方不可能坐以待斃。而且,中方加強與俄羅斯的戰略協調也是應有之義。

據我國外交部網站訊息,拉夫羅夫在訪華期間與中方就雙邊關係發展深入交流,也談到了一些國際地區問題。中方表示,將進一步推進中俄雙方在國際事務中的戰略合作。而且,中俄雙方將兩國關係定義為“戰略合作”,與“結盟聯手抗美”的意義完全不同。

我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原院長季志業分析稱,協作是“各幹各的”,而結盟是“一起做”。長期以來,中俄關系顯然屬於前者。他表示,中俄在很多問題上需要協調立場,但雙方也各有需求。“戰略協作”是指雙方從自身發展需求上來開展合作。據《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規定,中俄兩方奉行“三不原則”,分別為“不結盟、不對抗、不針對第三方”。去年,雙方已經同意繼續履行該條約。

近些年來,美國為了一己私利頻繁針對中國和俄羅斯,已經導致雙邊關係愈發惡化。近段時間,美國指控俄羅斯干涉美大選一事也鬧得沸沸揚揚,俄羅斯總統普京也絕不手軟,已經派出6艘黑海艦隊潛艇出動,似乎是在向美國亮劍。

再拿中美關係來說,美國多次打著“國家安全”的旗號針對中國,中方對此堅決反對。而且,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還開展歐洲之行,試圖強化跨大西洋同盟來針對中俄。分析人士稱,在美國及其盟友日益升級的壓力下,中俄加強協作已經成為趨勢。

據中國青年網報道,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歐洲所所長崔洪建表示,中美關係的未來走向可能會偏向長期競爭和對抗,合作空間逐漸減少。他分析稱,美國總統拜登可能不會再“單打獨鬥”。而且,中國也會做出相應的調整,來應對美國的長期性“圍攻”。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大國博弈背景下很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