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 生育率低位執行,政策該怎麼做

  全國出生人口“四連降”標誌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堆積效果基本結束

  初婚人數大幅度減少和離婚比例顯著增加後,我國育齡婦女生育的基礎性條件產生顯著變動

  預計2050年全國出生人口規模將下降到873萬人左右,比目前出生人口規模減少1/3以上

  單純的生育政策放開已不足以改變目前生育水平的結構和下降趨勢,迫切需要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

  文 | 王廣州

  141178萬人,中國依然是全球第一人口大國。5月11日上午,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公佈,亮出我國最新的人口“家底”。

  人口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基礎。資料表明,10年來,我國人口總量持續增長,人口質量穩步提升。同時,我國人口正在面臨總和生育率下降、出生人口數量走低、老齡化程度加深等結構性矛盾。

  面對新時期人口發展形勢和人口變化趨勢,“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制定人口長期發展戰略,最佳化生育政策,以“一老一小”為重點完善人口服務體系,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

  “十四五”時期,是把握未來10年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的視窗期,有必要從經濟、社會制度各層面逐漸適應少子化和老齡化的人口發展環境,全面實行全人口全生命週期管理,營造生育最佳化的社會制度、環境和氛圍,使人口再生產回到健康、可持續的發展軌道上來。

瞭望 | 生育率低位執行,政策該怎麼做

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廣益中心幼兒園的小朋友在展示笑臉(5月7日攝)   朱吉鵬攝/本刊

  生育率低位執行

  2020年,我國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每個婦女平均生育子女數)為1.3,已經處於較低水平。

  國家統計局公佈的資料顯示,2016年全國出生人口規模為1786萬,達到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以來的最大值,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出生人口規模分別下降為1723萬、1523萬、1465萬和1200萬,形成“四連降”,總體降幅超過580萬,四年累計下降幅度達32.81%。

  “四連降”不是簡單的隨機波動。2020年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3,遠低於2017年的1.58、2018年的1.495和2019年的1.486,大體恢復到生育政策調整前的水平。

  這實質上標誌著全面兩孩政策的堆積效果基本結束,也標誌著全面兩孩政策很難將總和生育率維持在1.5左右水平。

  目前,造成我國低生育率的主要因素,包括初婚人口規模大幅下降、生育預期保持低迷、生育成本居高不下。

  從新增生育群體的變化看,全國初婚人數從2014年開始持續下降,2019年下降到669.36萬對,比2013年下降493.62萬對,下降幅度高達41.38%。除初婚人數下降外,離婚率不斷上升,從2010年的2‰上升到2019年3.36‰,離婚規模從267.80萬對上升到470.06萬對。

  初婚人數大幅度減少和離婚比例顯著增加,這“一減一增”是生育水平和生育人數下降的關鍵因素,導致我國育齡婦女生育的基礎性條件產生顯著變動。

  從未來生育預期和生育水平的變化看,長期以來我國育齡婦女存在明顯的人群差異和區域差異,特別是不同受教育程度的育齡婦女具有明顯不同的生育水平,受教育程度較低育齡婦女的總和生育率高於受教育程度較高育齡婦女總和生育率的特點不變。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育齡婦女受教育水平不斷提高,預計到2050年接受高等教育的育齡婦女比例將接近70%。可以預見,我國未來生育預期下降和促進生育水平執行機制將比較持續。

  從生育、養育和教育成本的變化看,主要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的變動趨勢顯著,年輕育齡人口結婚、生育等綜合成本快速上升。同時年輕人口的大城市化特徵更加明顯,而城鎮生育率水平長期低於鄉村,這也導致生育率下降。

  “一老一小”的增與減

  目前,我國新增人口進入比較嚴重衰退階段。如果生育水平持續低迷,預計2050年全國出生人口規模將下降到873萬人左右,比目前出生人口規模減少1/3以上。

  這一階段,我國人口年齡結構的主要特徵是:“一老一小”的“增”與“減”。2016年全面兩孩政策的放開,使人口快速衰減的態勢得到有效抑制,但2018年以後人口變動趨勢再次進入快速衰減的程序。同時,近年來持續的低生育率導致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並呈現加快趨勢。

  據測算,預計2026年左右,我國老年人口比例將首次超過少兒人口比例。需要注意的是,上述預測是基於總和生育率持續穩定在1.4以上水平。

  基於目前育齡婦女的生育意願、生育計劃以及平均預期壽命變動趨勢,透過人口預測模型對全面兩孩政策條件下人口規模和結構進行預測的結果顯示,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效果與實現人口均衡發展目標之間存在較大差距。

  按照現行生育政策,大約在2023年,我國人口即將達到峰值14.15億左右。如果人口政策長期不變,我國總人口規模減少速度將逐漸加快,2030、2040和2050年將分別為-0.11%、-0.35%和-0.59%。即使取消生育限制,總人口規模減少速度有所減緩,但減少速度不斷加快的態勢不會改變。

  總之,在全面兩孩政策歷史堆積人口釋放、生育意願不高、生育預期估計較樂觀的條件下,我國人口年齡結構性問題仍將主要表現為人口快速衰減。因此,迫切需要進一步釋放生育政策潛力,以避免人口結構性問題不斷加深所帶來的系統性風險。

  系統佈局生育環境

  傳統的生育水平下降,是由於多孩生育比例或多孩生育水平下降引起的生育轉變,但當前社會普遍存在的晚婚、晚育、不婚、不育,反映出目前我國生育傳統和文化觀念發生了根本變化。

  從遞進生育率(控制了年齡、孩次後的總和生育率)的變化趨勢看,2017年,我國育齡婦女的遞進生育率為1.5783,有明顯下降;0->1孩遞進生育率(從未曾生育到生育一孩的總和生育率)由2010年的0.9726下降到0.8791,遠低於我國曆史上該生育率長期穩定在0.99的水平。

  0->1孩遞進生育率下降,也使生育政策調整的長期效果大打折扣。全面兩孩政策對穩定二孩生育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一孩生育率下降和整體生育水平偏低,影響政策效果。

  這說明,單純的生育政策放開已不足以改變目前生育水平的結構和下降趨勢,因此迫切需要重新審視政策作用和效果。

  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政策設計需要從初婚、一孩生育、二孩生育的遞進過程和結構特徵考慮,在取消生育限制的同時,著眼於穩定一孩、二孩生育,增強生育政策包容性,推動生育政策與經濟社會政策配套銜接,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釋放生育政策潛力。(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研究員)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694 字。

轉載請註明: 瞭望 | 生育率低位執行,政策該怎麼做 - 楠木軒